玩转苹果电脑系统-贾维斯苹果电脑系统
1.生活中的人工智能之智能音箱及智能家居
2.BAT是怎么自我颠覆互联网金融的
3.真正的科技生活到底离我们还有多远?
生活中的人工智能之智能音箱及智能家居
姓名:陈心语? 学号:21009102266 书院:海棠1号书院
转自: 从智能音箱发展,看智能家居的未来(ofweek.com)
嵌牛导读
智能音箱是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的电子产品类应用与载体,随着智能音箱的迅猛发展,其也被视为智能家居的未来入口。究其本质,智能音箱就是能完成对话环节的拥有语音交互能力的机器。通过与它直接对话,家庭消费者能够完成自助点歌、控制家居设备和唤起生活服务等操作。
支撑智能音箱交互功能的前置基础主要包括将人声转换成文本的自动语音识别(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ASR)技术,对文字进行词性、句法、语义等分析的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技术,以及将文字转换成自然语音流的语音合成技术(Text To Speech,TTS)技术。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智能音箱也逐渐以更自然的语音交互方式创造出更多家庭场景下的应用。
嵌牛鼻子人工智能运用于智能音箱及智能家居。
嵌牛提问人工智能在智能音箱及智能家居中有什么运用呢?
嵌牛正文
今天与大家分享一篇关于智能家居发展的文章。
科技的发展,引领着时代的进步。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提升。而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通信等技术的出现,万物互联、智能家居等新生活方式也开始进入人类的世界。?
由技术的组合进化而产生的智能设备,让万物互联、智能家居等生活方式逐渐成为现实。而在如今热谈的万物互联、智能家居领域,智能音箱或许可以说是覆盖率较高的智能硬件之一。据Strategy Analytics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智能音箱和带屏音箱出货量已经达到了1.51亿台。而从智能音箱产品的发展过程,我们或许可以看清智能家居的未来。
中心化:“ 入口论” 炒热智能音箱
智能音箱最先兴起于2014年,亚马逊的Echo音箱首先将语音交互与音箱结合,让音箱实现了打电话、定闹钟、查天气等功能。语音交互的方式为用户带来新的体验,亚马逊也凭借最先入局的优势,一直占据智能音箱行业最大的市场份额。
我们可以发现,最开始的智能音箱,只是传统音箱的创新产物。Echo也是亚马逊在Kindle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再次进入硬件领域的试水作。在2014年Echo音箱大火之后,国内最先出现的跟随者,也是像亚马逊一样的电商平台。2015年,京东与科大讯飞合作推出叮咚智能音箱。
早期叮咚智能音箱由于先发优势,也在国内的智能音箱行业占据过市场第一的位置。据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叮咚智能音箱销量占国内的2/3,但是只有10万台。后来,随着小米、阿里、百度等竞争对手的出现,叮咚智能音箱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同时,随着小米、阿里、百度等企业出现在智能音箱行业,智能音箱行业与智能家居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
智能家居概念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上世纪。1984年,美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栋将空调系统、电梯、防火防灾等各子系统计算机相连的智能建筑;1994年,比尔盖茨将灯光、暖通、家电等集成在电脑系统中,建造出智能化豪宅。在这一阶段,智能家居距离普通人很遥远,存在于概念当中,引人向往。
随着通信技术、自动化控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智能家居已经可以在某些产品上实现,搭载蓝牙、传感器、WiFi、自动控制等技术的智能设备开始进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智能家居进入了单品智能设备时代。
企业总喜欢押注未来,根据技术的发展,可以判断未来智能家居一定会出现,且其中一定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此时,关于智能家居数据、流量“入口”的争抢成为了企业押注未来的关键。
? 在人们对智能家居的“入口”设想中,智能门锁、智能电视、路由器、智能音箱等产品都可能成为智能家居的入口。在这一“入口争夺战”中,智能音箱明显取得了上风。
一方面因为在美国,智能音箱的普及率极高,已经有了先例证明智能音箱的存在价值;另一方面,智能音箱相较于智能门锁、智能电视、路由器等产品而言,使用频率高,使用门槛低,更有利于培养用户的智能家居使用习惯。
为了给以后的智能家居生态做铺垫,以阿里、百度、小米为首的三家企业,在智能音箱领域疯狂补贴,通过价格优惠吸引人们购买。小米小爱音箱、小度智能屏、天猫精灵的很多产品售卖价和成本价相差不远,或是低于成本价售卖,为的就是用补贴换取流量。
“做硬件不挣钱”,似乎成了“互联网思维”驱使下的企业共识。而这一做法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据IDC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18年起,中国智能音箱的市场竞争格局维持着三强争霸局面,2020年阿里、百度、小米在中国智能音箱市场份额超过95%。不愿意拿钱补贴的叮咚音箱,则彻底消失在智能音箱行业。
智能音箱的火热,离不开各企业对智能家居的控制入口、流量入口、数据入口争抢,而从智能家居的“入口争夺战”中,也可以看出彼时企业对未来智能家居入口中心化的判断。
去中心化: 场景为主的智能互联时代
智能音箱在智能家居入口争夺战中,通过补贴的方式虽然获取了用户,但做智能音箱并不赚钱。我们可以发现,如今占据国内智能音箱市场前三名的企业,都颇具互联网思维。从其他角度探索智能音箱的盈利方式,是这些企业的“拿手好戏”。
恰逢“场景大于流量”的说法甚嚣尘上,企业纷纷通过构建场景来增加某些产品的商业价值。智能音箱企业也逐渐开始构建场景,增加盈利渠道。以国外亚马逊的Echo智能音箱为例,Echo依托亚马逊电商业务,推出语音购物功能,成为亚马逊电商业务的有力增长点。
国内企业们也各展才能,小米智能音箱有米家生态链,小度智能屏有百度的搜索、信息流等优势支撑,天猫精灵则可以依赖阿里旗下生态,每家都在凭借优势寻找适合自己的盈利方式。
各家的智能音箱连接自家或是合作伙伴的智能家电,深入客厅、厨房、看护、教育等场景,探索如直播课、售卖智能家电等盈利方式。智能音箱还与做内容的APP合作,例如喜马拉雅一类的音频APP、QQ音乐一类的音乐APP、51talk一类的教育APP、爱奇艺一类的视频APP等,做会员一类的增值服务业务。
此外,阿里、百度智能音箱也曾探索过TO B业务,与酒店合作,打造智能酒店。最近,小度甚至推出了一款可旋转屏幕的智能屏产品,准备将手机高频使用的短视频、购物、K歌等场景搬到智能屏上。
在智能音箱产品都在构建场景寻找新的盈利渠道时,智能家居也从之前的单品智能设备时代,走向以场景为主的智能互联时代。
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居家场景的不同,智能设备的结合方式也就不尽相同。智能家居内含客厅、厨房、阳台、卧室等场景,用户又有着热爱运动、热爱休闲等多种个性,能精准满足用户场景需求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
当智能家居进入以场景为主的时代时,传统家电厂商的身影开始频繁出现在智能家居领域。
智能家电在智能家居场景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多么智能的智能家居场景,家电还是要完成其本身的职能。所以海尔、美的、海信、格力等传统家电企业,自然也不愿放弃智能家居带来的机会。
有很多家电企业开始为用户提供场景化解决方案。以海尔智家为例,甚至专门推出场景品牌三翼鸟,搭建智家体验云平台,根据用户画像,为用户提供衣食住娱等方面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随着场景为主的概念深入人心,人们发现,智能音箱的入口价值正在减弱。厨房场景下,拥有大屏+语音+WiFi等功能的智能冰箱完全可以胜任多数情况;客厅场景下,智能电视似乎成了中心。
智能家居进入以场景为主的智能互联时代,通过各个场景之间的协同共同构建出全屋智能,淡化了“中心”,或者可以说形成了多个“中心”,智能家居在这一时代主要特征是去中心化。
未来的智能家居: 中心化与去中心化并存
现在我们其实处于以场景为主的智能互联时代,智能家居的未来必将会在技术的组合进化中到来。而在分析智能家居的未来之前,首先要明确的是,智能音箱是智能家居的一部分,智能家居是物联网(IoT)的一部分。
智能音箱无论发展到什么阶段,其组成部分都是硬件+软件。智能家居、物联网同样是由硬件与软件组成,硬件中最重要的是芯片,软件中最重要的是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管理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需要处理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控制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等,操作系统可以说是物联网时代的神经中枢。
智能音箱厂商不惜低于硬件成本价出售智能音箱的原因,除了押注未来、抢占入口之外,扩大智能音箱背后的物联网系统受众,收集数据让系统变得更加智能,也是原因之一。
三大智能音箱厂商背后,是阿里的Ali OS、小米基于小爱开放平台推出的Vela OS、百度的对话式AI操作系统Duer OS,而这些操作系统中的数据、使用者数量,是企业吸引其他智能设备合作伙伴的关键所在。
想要在智能家居中分一杯羹的企业,都想建立自己物联网系统,打造出自己的一套标准。除了以上三家之外,还有苹果的Siri OS、华为的鸿蒙OS、谷歌的Fuchsia等物联网系统,美的、格力、TCL等家电厂商也曾涉足物联网系统。
由于标准不同、控制方式不同,导致如今的智能家居行业过于分散,人们可控制的智能设备有限,就像小度智能屏控制不了米家家电。物联网系统的割裂,导致现在人们智能家居场景体验的割裂,智能家居停滞不前。
当下各个厂商因为商业利益导致智能家居难以向前发展,那么未来的智能家居究竟是如何的呢?
在笔者看来,未来的智能家居,智能设备可以借助技术,建立用户画像,以用户为中心,提供个性化、智慧化服务,进入主动智能阶段。智能家居对待用户的指令,应当像人类的反射弧(感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一样。
智能家居设备通过各种感应式传感器接收信号,通过网络、传感器传输信号,具有人工智能技术的操作系统在芯片内处理信息,再通过网络、传感器向各个智能设备传出信号,进而执行操作。
基于这一过程,我们可以发现,智能音箱一类的智能设备就像是人类的器官一样,承担感应器、效应器一类的工作,智能家居并不存在单一入口。在入口方面,智能家居是去中心化的。
刘慈欣科幻小说中《三体》曾描绘过这样的画面:执剑人罗辑在冰冻185年后于危机纪元醒来,地球科技基础物理方面因智子的封锁停滞不前,应用物理却突飞猛进,感应式显示屏、感应式可穿戴设备无处不在,机器服务网络也无处不在。
如今的智能音箱可以接受人们的语音信号,而随着柔性屏、传感器等技术的发展,感应式传感器在家中或许会无处不在,可以接收人们语音、手势信号,甚至可以是脑电波。
智能家居入口的去中心化,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们在智能家居场景体验上的去中心化。人们在家庭场景内,应该是无论处于任何位置,都可以体验到智能家居带来的便捷。就像美国漫威**《钢铁侠》中的场景,钢铁侠的人工智能管家贾维斯,在家中无论在何处都可以被唤醒,家中各屏幕中的信息也可以根据手势操作。
不过,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还是要有的,便于人们对各个设备查看、控制。功能控制中心化,但控制中心的分布却是去中心化的。随着柔性屏等技术的发展,人们在家庭场景下的任何位置,都应该可以调出控制中心。
而承载操作系统的芯片,在笔者看来,应该是去中心化与中心化特征并存的。
物联网因为分成多个设备,每个设备中的芯片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天生是去中心化的。华为近日发布的鸿蒙系统,就是分布式物联网操作系统,可以调用各个设备的芯片,来进行互联操作。
当下的物联网对芯片的算力要求较低,去年1.51亿智能音箱销量中,有五成是联发科旗下的芯片;三星也曾提出过利用旧手机的芯片和传感器,将旧手机变成物联网设备。
但是未来随着传感器、智能设备的增多,智能家居场景下产生的数据也相应的增加,智能家居推出单独的芯片来处理智能家居内的数据可能性会大些。
在芯片内的操作系统,一定是去中心化的。以手机系统为例,无论是开放的安卓,还是封闭的苹果,对于开发者来说,都是去中心化的。智能家居操作系统对于开发者、合作伙伴、智能设备来说,自然也是去中心化的。
另外,在物联网大环境下,现在的智能手机是智能家居场景与其他场景之间信息交互的控制入口,未来或许会出现更适应人们使用习惯的移动设备,替代智能手机。
未来的智能家居,是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特征并存的。智能设备分布去中心化,用户的场景体验去中心化,功能控制中心化,控制入口分布去中心化,芯片集成去中心化与中心化并存,操作系统去中心化,智能家居与整个物联网环境的连接中心化。
结语:
智能音箱是智能家居的“排头兵”,从其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智能家居在发展过程中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
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13.3万家经营范围包含“智能通讯、智能家电、智能家居、智能家装”的企业,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占比高达87.39%。
智能家居中蕴含的商业利益让各个企业趋之若鹜,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如今标准不一、体验很差的局面,但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
希望真正的智能家居,早日到来。
BAT是怎么自我颠覆互联网金融的
场景、场景、场景!当BAT等互联网厂商用以各种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颠覆了传统金融“线下门店、被动等客、中等收益”的老三篇后,从简单比拼“利息”多寡,开始向更深层次的场景金融这一主动技能谋求扩大差距。
7月初,蚂蚁金服宣布,旗下支付宝的服务窗中接入了极飞农业服务窗,用户可通过支付宝APP上搜索“极飞”,在线订购极飞农业提供的无人机喷洒农药服务。这一新服务,表面上看只是一个很有噱头的O2O尝试,但实际上,一个可以让人轻松想象的农村、农药、农业的金融场景也就蕴含在其中了。
这只是BAT们布局场景金融的一步小棋。在整个互联网金融的大棋盘上,处处都是这样的伏兵,时刻准备对已经触及天花板的各种宝们的互联网金融形态,进行再次颠覆。
腾讯:社交金融里处处都是场景开路
在互联网金融产品中,最有草根含量的,非微信红包莫属。作为腾讯互联网金融矩阵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微信支付用红包开路,成功利用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春节,从2014年开始,在3次春节红包的大战中,都完败了百度和阿里两大对手。
红包是中国人最喜欢的场景。春节红包,这就是亿级用户体验下的场景,形象而具体,无师自通。但红包的主要使用场景大多是朋友之间的礼尚往来,腾讯的破局之道即是由此衍生出更多场景。
腾讯在互联网金融上,因为缺少场景体验曾经在很长时间内极度郁闷。2005年即推出财付通,以抗衡阿里2004年推出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可直至2013年,财付通并没有成功的将腾讯的庞大社交用户转化过来。理由同样简单,提供各种转账、水电煤气费代缴乃至各种票务服务的财付通,并没有真正差异于支付宝的服务,甚至这些服务早早就在传统金融里覆盖成块了。
简单的便民不是场景。必须让用户有更多实质性的接触。社交模块显然是最容易生成出用户场景的所在之一,尤其是在场景金融的起步初期。
2014年1月,由嘀嘀打车和微信支付挑头,在全国32个城市以“乘客立减10元,司机立奖10元”的返现方式推广手机支付,打响了中国场景金融的第一枪,随后的春节微信红包大战,更通过各种摇,在短短半年内,让微信支付用户达到了4亿。
有了这个草根用户规模,腾讯的棋盘开始扩大。2014年3月,腾讯实现QQ钱包在安卓和苹果双系统上通行;之后,理财通、腾讯征信等金融产品和信用体系的建立,同年12月,腾讯占股30%的全国第一家民营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问世。
一个围绕社交展开的,以银行业务为中间爆发点,通过以快捷支付(pc端)、微信支付(移动端)、qq钱包(财付通移动端)三大社交支付体系为支撑,用理财通、腾讯征信和呼之欲出的微证券作为广义金融产品拓展,并以“无网点、无柜台、无财产担保”的互联网银行涉足贷款的一个社交金融矩阵就此展开。
可除了红包和各种O2O补贴,腾讯在社交基础上拓展的场景金融依然乏善可陈,尽管它的微信支付触角已经拓展到了庞大的实体经济之中,大量实体门店都将能微信支付作为其收银台的标配。而据融360最近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支付方面,53.3%的受访者选择支付宝或微信支付,选择刷卡的仅有22.9%。通过支付宝或微信转账的人数比例高达72.3%,越年轻的用户越倾向于选择微信、支付宝支付。
除了红包,还能有什么场景?请注意,腾讯的场景金融,依然还是建立在用户消费的基础上,尤其是从2016年3月1日开始,微信支付零钱到银行卡提现收取手续费,更加凸显出微信支付在消费领域外,无力将用户的资金以其他形式留在微信的账面上。“收费”事件的背后,希望将庞大的用户微信零钱融入在年初刚刚和微信打通入口的腾讯理财通的企图,亦不加掩饰。
但尽管到今年4月,理财通宣布全面支持中小银行,支持银行达108家,同时除了多家类似余额宝的货币基金外,还有定期理财、保险理财,甚至还能买指数基金。但在各种宝的吸金魔力已经退散之时,理财通似又陷入了昔日财付通功能齐全、面目模糊的困局之中。
就在5月,微信又一次开始探索红包的混搭场景体验,借助520这一特殊日子,其打出方便用户表白,红包限额上调至520元的场景玩法,并推出如购房折扣在内的理财通福利。而据腾讯官方数据,只有将近万名用户把收到的520元红包一键存入理财通……
最贴心的场景体验(红包)和极度匮乏的广义应用场景,显然是腾讯当下最为头痛也亟待破局的关键所在。
阿里:深挖草根经济的两线合击
比起腾讯,阿里在互联网金融的布局可谓极早,除了支付宝这个因为中国信用问题而出现的特定第三方支付平台和其上聚集的庞大电商用户群落外。马云也是互联网大佬中,最终关注到中小微企业贷款的先行者,这恰恰是其他互联网金融所长期忽视的草根盲点。
草根经济不仅仅是消费者模式。2008年7月,马云高调宣称,在全球次贷危机下,阿里巴巴要拿出150亿元,帮助中小企业一起过冬。在此之前,同年1月,支付宝其实已经和建行联手,对符合信贷要求的淘宝网卖家将可获得最高十万元的个人小额信贷。
这是一个抱团过冬的场景体验,谁说草根经济只是普通消费者的钱袋子,其实它也可以是中小创业者们的生命线。
阿里的金融布局,从表面上,是依靠支付宝来构建一个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资金池,而且由于在2013年6月,余额宝的出现,并以高昂的回报率,实现一天之内用户百万,成功撬出银行千亿存款,而被人大多以为,阿里的互联网金融将是一个以理财为核心的体系。
其实恰恰相反,依靠自己电商平台和商家多年之间的交集所形成的交易大数据,阿里比中国的任何一家银行、机构都更了解中小微企业的状况,而且还是个体状况。因此,在互联网金融之上,它一样使用了电商的长尾理论。2014年10月,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以蚂蚁金融服务集团的名义正式成立,其实就很能说明个中关键所在,而其业务包括支付宝、支付宝钱包、余额宝、招财宝、蚂蚁小贷和网商银行,也恰恰体现出了整个阿里的长尾矩阵的构架。
利益挂帅的阿里金融缺了场景。一个立足于商,且尤其是“微”商的信贷架构下,面向同样是“微”的草根,以理财相号召的庞大资金池。而这个体验场景中,除了日常的电商支付这样的花钱体验外,更关键的就是通过理财或信贷,帮草根赚钱。而获取草根的超长尾巴,聚沙成塔,则是阿里金融的关键要义所在。
其实至此,通过余额宝神话了互联网经济的阿里,所给予用户的体验依然还是非场景化的,更准确地描述依然是和传统金融机构在对用户的利益诱惑水准上的比拼。
但用户基数和黏合度由此已经稳固,接下来阿里的战略开始从线上转到线下,2014年和腾讯在打车补贴上的对战只是一次初试锋芒,阿里的目的更明确,就如马云所说:“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破局点同样放在了场景之上,这本身就是聚合庞大草根的互联网的优势所在。
情怀?技术?和草根愉快玩耍。阿里的场景金融由此变成了两条截然不同的线路。
其一是情怀系。因余额宝而一战成名的天弘基金,就依托阿里,开始针对用户,细分场景,比如其为情侣开发“爱基金”,情侣“亲密存”、“亲密取”,并可参加情侣任务,进入情侣论坛进行社交活动,此外还有事项记录、互动提醒等功能,类似于在小恩爱这类的情侣应用中加入理财场景。另一个以“孝基金”为名的产品,其玩法也大同小异。这颇为类似上文提到的理财通520玩法,也同样,暂未找到合适的破局口。
但真正在阿里体系中,最为有情怀感、也颇为成功的,则是娱乐宝,其主打网民出资100元即可投资热门影视剧作品,预期年化收益7%,并有机会享受剧组探班、明星见面会等娱乐权益的泛娱乐玩法,以及背靠阿里影业这一阿里泛娱乐体系的资源优势,使得其对有投资能力的影迷群体的挖掘能力达到空前,更成为了全球最大的C2B**投资融资平台。
一个可供产生足够联想的情怀释放空间,其实只是在传统后援团模式上激发粉丝经济活力后的跨界混搭产品而已,但战力缺非同一般。
其二则是技术系。7月22日于上海世博展览馆举办首届“淘宝造物节”中,阿里虚拟现实(VR)购物技术“buy+”首次向公众开放。表面上看来通过VR技术来构造一个虚拟卖场,只是阿里电商大视野下的一个新进击点,是为了确保其电商的优势而进行的技术加分项。但实质上这样的技术一旦在购物环节上实现,也同样能够在金融服务中实现更多场景——谁说购买金融服务就不是一种购物呢?谁又会拒绝导购,而只是枯燥的看一堆数字呢?
至少,对于立足草根的阿里来说,如果不能用情怀下的场景把草根经济变成粉丝经济,就用更真实的虚拟场景,让并不精通理财的草根们,随时随地能够得到优质的客服,而且看着很真实。
但一切依然还是不能和电商脱了关系,阿里其实就是在造世界,无论买、卖、理财、投资,都在阿里的金融闭环里完成。
百度:场景体验要在线下更要技术
在互联网金融上,百度可谓出招最晚,布局最慢的一家。除了百度百发、百赚等理财产品在“余额宝热”的当口惊鸿一瞥外,大多数时候,百度都像一个置身事外的存在——当然了,如今看来这显然只是外界的误读。
起手式未必一定要很金融。布局O2O这个看似和金融关联不大的战略,其实这恰恰是百度金融的关键。看似迟到者的百度,其之前的布局都在金融之外,却实实在在的目标指向金融。百度需要的,是先构筑好足够丰富的场景,再用金融之力实现足够的体验。因此,百度布局O2O,其实就是这个隔山打牛布局的一个重头戏。
目前而言,BAT公司的O2O布局排名分别是百度第一,阿里第二,腾讯第三。以O2O布局老大而知名的百度拥有百度外卖、去哪儿、携程、糯米、Uber打车等等一系列布局,其植入线下之深,对应的场景之广,是后两家所不能比拟的。
而现在已经呈现出来的百度金融布局,大体可以简约划分为:面向用户的“百度理财”、面向中小企业客户的“百度小贷”,面向金融客户的“金融知心”,以及百度钱包,还有刚刚浮出水面的保险和银行。
虽然O2O,但总在跟随着别人的场景。百度金融有一个很特别的节点,即较之腾讯、阿里都在走“自营”业务的闭环模式,百度的这些业务,大多数都和它的O2O一样,走的是和传统机构的联营路线。银行联手中信、保险联手安联,百度钱包深度植入其O2O伙伴的支付链条,百度有戏、百度有钱这类的理财产品也纷纷和影视公司、教育机构玩联产承包。同时,百度也在充分利用它的搜索流量大数据、地图LBS大数据等进行深层次的融入。这些技术元素,和腾讯的社交、阿里的电商一样,属于互联网基础应用,而且其结合O2O之类的场景更加深透。其对资金的导向性也就更为明显。最终,所有落脚点都在线下,尤其是在百度糯米的O2O小伙伴们的洗车、点餐等服务中得到具象化和场景化体现,而早前百度投资优步,则是进一步完善这一O2O多样化场景体验的链条,把百度地图、百度钱包等全线接入其中,真正实现其在金融乃至百度整体功能上“连接人和服务”的战略导向。
除了依靠自己在底层互联网技术上制造出来的流量为王优势,希望在O2O领域扩张外,百度的其他场景体验乏善可陈。在第三方平台和类余额宝产品上,百度钱包、百度百发等均采取战略跟随态势。而在春节红包大战中,其利用百度的图像识别技术,和线下实体店联手推出“拍‘福’送福袋”互动形式,虽然新颖,但因为切入的春节场景体验角度不佳(走亲戚依然较之逛商超更主流)、过程比“摇一摇”更繁琐,而战绩不佳。
最为典型的是5月25日,百度贴吧宣布贴吧娱乐频道正式上线,并同时发布了百度贴吧的首款理财产品:娱乐盈。其跟随腾讯娱乐宝的特质更为明显,尽管百度通过贴吧的社交体验,对粉丝情怀这一场景体验进行了强化。
技术将是百度场景体验的杀手锏。真正在未来百度的场景金融上最有看点的,依然是技术。7月初,百度创始人兼CEO李彦宏现身巴黎Viva科技大会,表示多数的服务都已经基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作为互联网的“水电煤”,以图像识别为例,早已成功融入百度云服务。而早在4月1日愚人节,百度通过散发的一张facebook截图对外宣称,百度公司美国研发中心研发中的超级理财机器人AI DU或将问世,这将是百度推出的第一款人工智能金融理财管家。
尽管是一个愚人节新闻,但以百度早前用愚人节试水发布自己新产品如筷搜的惯例来说,用AI来协助用户理财,或许将是百度真正破解互联网金融跟随战术的关键点。
谁会不乐意又一个类似钢铁侠中AI管家“贾维斯”的场景体验呢?
真正的科技生活到底离我们还有多远?
所谓的“科技生活”,涵盖其中的智能家居一定是紧密相连的,大如家里的排风系统、小至卧室的台灯都可以协同工作,但要实现这样的场景,就需要产品有非常强的资源整合能力。而说到智能家居的资源整合呢,可能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米家,米家可以说是智能家居行业中最为领先的品牌,但是真正将整个智能家居产品体系落户到实处的却是一家汽车企业,它就是上汽通用旗下的别克 VELITE 5 “美好屋托邦”。今年 4 月份,别克正式推出了“美好屋托邦”这样一个概念,它将现有的一些智能家居产品装置放入房屋当中,配合各种高端科技设备和可循环使用的建筑材料,让房屋兼具了智能、环保、低能耗三大特性,是别克对近在眼前的未来先进生活的探索。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