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樊登:你的公司是个大家庭还是个球队?

2.2020最美阅读者让我学会说话的《语言的魔力》

3.怎么把樊登读书的电子书导出来

4.国内很多人用的都是盗版Windows吗

5.樊登读书会《如何养育女孩》

6.《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怎样读书才有效,樊登老师这样说

7.拆解樊登的三段人生经历,我学会了什么?

8.樊登读书Day10:瞬变的9种行动方法,改变你的生活

樊登讲电脑系统,樊登读书有没有电脑版?

《终身学习:哈佛毕业后的六堂课》

荐 语

人生的六堂必修课,

斯坦福和哈佛没有教!

为了寻找答案,他用1年时光,

旅行10万公里、花费50万美元,

向20多位世界顶尖大师求教,

自此走上终身学习之路。

作 者 简 介

黄征宇

金融科技服务及跨国投资专家、宇沃资本美国董事长、首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美国白宫学者、哈佛大学校友面试官、《征途美国》及《终身学习:哈佛毕业后的六堂课》作者、亚洲协会21世纪青年领袖、艾森豪威尔基金会学者、考夫曼基金会学者、萨尔兹堡全球论坛学者、英特尔前董事总经理。

精 华 解 读

以下内容为《终身学习:哈佛毕业后的六堂课》一书精华解读,供广大书友们学习参考,欢迎分享,未经允许不可用作商业用途。

目 录

一、人生MBA

二、价值千金的六堂课

三、英雄征途未完待续

正 文

一、人生MBA

1.顺风顺水的人生赢家

在外界看来,黄征宇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人生赢家”。

他在1977年出生于上海,10岁移民美国,在斯坦福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工业工程学士学位和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之后在哈佛商学院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毕业后,黄征宇进入英特尔公司,很快成为英特尔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华人董事总经理。在英特尔公司的7年中,他还曾主导英特尔公司与中国政府之间的项目合作。

2009年,黄征宇在美国前总统的授权下进入白宫,成为“白宫学者”。

与美国前总统在白宫合影

白宫任期结束后,黄征宇回到中国创业,创办了多家领先公司。

2.与合伙人分道扬镳

2013年,黄征宇迎来了事业上的重大打击。一起创业的三位合伙人选择放弃和他合作,他被排除出了公司团队。

在书中回顾这段经历时,黄征宇写道:“可以说,这是我个人生涯中遭遇的最大挫折。会谈结束,我回到家,一夜无眠,直到看到太阳慢慢升起。”

但是他没有因此消沉,而是在一瞬间顿悟:“我突然认识到,这未尝不是上天给我的一次好机会,一枚改变我人生的‘’。”

于是,他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

3.走上终身学习之路

反思个人成长和创业历程,黄征宇认识到自己此前过度关注事业、工作,而损失了其他的许多东西,例如身体健康、情绪健康、人际关系。

于是他下决心要加以修补,找回自己曾经对人生目标的那份执着。

他决定拿出一年时间,学习、充电,补足自己的这些缺憾,他把这个过程称为“人生MBA”,这是斯坦福和哈佛都没有教会他的课程。

黄征宇的课程表

二、价值千金的六堂课

一年间,黄征宇走遍世界各地,跨越千山万水,寻访各路高人,学习六门重要课程,总行程超过10万公里、花费超过50万美元、前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向20余位世界顶尖专家请教。

第一堂课:健康

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似乎所有人都相信了另一件事:想要成功不得不牺牲健康。

黄征宇不这么认为,他希望找到与成功并不冲突的健康生活方式。

①跟施瓦辛格学健身

黄征宇先是找到一位著名的健身教练克里斯·格辛,参加他著名的“12周增肌减脂训练课程”,经过严酷的体力训练和饮食控制,12周之后,黄征宇的脂肪比例由18.6%下降到了8.8%,达到了专业运动员的水平。

但是黄征宇还不满足于此,他参加了6次这样的课程之后,又报名参加了好莱坞巨星、前加州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的训练课程。

施瓦辛格的课程针对的受众是职业的健美人士,比克里斯·格辛的12周课程更加严格残酷,难度大大提升。黄征宇在经历了这样的课程之后,身体素质又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施瓦辛格在训练中

②拜师“冰人”不怕冷

黄征宇说他从小就非常怕冷,所以经常生病。因此,他希望能够解决自己对于寒冷的畏惧,能够“不怕冷”。

跟谁去学呢?有一位大名鼎鼎的荷兰“冰人”——维姆·霍夫(Wim Hof),他保持着超过20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例如在冰水中停留时间最长的纪录。他还曾经只穿着短裤,在北极圈完成马拉松。

冰人的耐寒能力并不是天赋,而是后天训练的结果。这一点给了黄征宇学习此道的信心,他加入了维姆·霍夫的训练营。

黄征宇在冰人训练营

冰人教给学员的第一堂课关于“吐纳”。通过对呼吸方式的重新梳理,能够让更多氧气在人体内循环,保持热量。

掌握吐纳方法后,维姆·霍夫带领学员们赤脚爬山,在冬天的野外徒步行进数公里。因为他们掌握了技巧,所以并不觉得冷,完成了所有的项目。

除了技巧和练习,黄征宇开始领悟:真正决定健康状况的,其实是思维方式。其实我们身体的能力超乎我们的想象,要引爆它的潜力,需要挖掘我们思维深处的潜能。

第二堂课:情绪

黄征宇认为,“你不管理情绪,就被情绪操纵”,保持情绪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人生任务。

与此同时,他却在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下,感受到个人情绪一天不如一天,遇到了不少问题。因此,他把情绪课列为第二堂课,加以学习。

①情绪由何而来

黄征宇相信,人的内心情绪最容易通过面部表情表现出来。要管理自己的情绪,最直接的角度是从研究表情入手。

因此,他参加了心理学家、微表情研究领域的鼻祖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的微表情课程。

在这个课程中,探讨了微表情的细节和产生方式。人类丰富多样的表情如何而来?这与人类的大脑有关。人类的大脑按照动物在进化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分为“爬行动物脑”(reptilian brain)和“智人脑”(neocortex),二者分别对应不同的人体反应。

爬行动物脑就决定着人的微表情,以及背后的情绪。

保罗·艾克曼著作中的表情实例

②改写人生脚本

了解了情绪背后的生物学原理,黄征宇认识到:如果人要彻底消除脸部的某些微表情,第一步就是先要认识背后的情绪,找到方法去改变深处的“情绪诱因”。改变了“情绪诱因”,就改变了情绪。

如何找到自己的情绪诱因?需要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找到那个给自己留下痕迹的故事,或者说自己的“人生脚本”。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经历过各种各样的事情,事情也许差不多,但每个人的主观认识和理解完全不同,这就形成了每个人独特的“故事”,故事串联起来就是你的“人生脚本”。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脚本是怎样的,也不相信可以改写自己的人生脚本。

其实只要认清了自己身上发生过的故事,理顺自己的人生脚本,通过对过往画面的回顾和改造,是可以改写人生脚本,进而改变情绪的。

第三堂课:思维

思维影响情绪。想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就要改造自己的思维方式,让思维来决定情绪的发生。

如何改造?思维课派上了用场。

①NLP影响情绪

NLP是神经语言程序学的英文缩写,它研究的是神经系统运作、语言和行为模式之间的联系,归纳出了一套帮助人们达成人生目标、解决心灵问题的原理、方法和实用技巧。

NLP的一个重大发现是:人,其实是视觉动物。视觉包含的海量信息,快速直接地触动我们的大脑神经,引发逻辑思维、记忆回路和感情反应,从而影响我们的行为模式。

应用这一原理,可以通过“重画记忆图像”的方法,改善情绪。具体过程分为三步:

第一,重组图像、更换记忆;

第二,运用图像、找到动力;

第三,图像引导、突破情感。

也就是说,把自己记忆里的负面图像替换成正面图像,情绪自然会发生变化。更换图像之后,也会给人带来积极的行动力,获得成长。

②学会讲故事,随机应变、跳出盒子

改造思维,第二个方法就是学会讲故事。黄征宇参加了美国故事大王唐纳德·戴维斯(Donald Davis)的故事课程,学习如何讲故事。

故事为什么如此重要?因为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互动,都存在于所有人一起编织的大故事之中。

作为个体,我们也是在自己的人生故事中成长的。只有真正学会“讲好自己的故事”,才能真正做到“理解别人的故事”,跳脱出思维的藩篱。

说到跳脱思维藩篱,黄征宇又在硅谷学习了一门叫作“随机应变(IMPROV)”的课程,学习如何进行即兴表演。

这套课程的核心要义,就是要用“是的……然后”(Yes…And)这样的方式串联表演。两个人一组,无论对方说了什么,己方都要无条件接受,顺着思路演下去。

这和一般人的沟通方式有很大区别。我们最常说的是“是的……不过”,而不是“是的……然后”。我们太想表达自己,往往忽略了别人,无法理解对方的真正想法。

通过IMPROV的练习,可以让自己更好地完善思维,也可以改善人际关系。

IMPROV表演场景

第四堂课:关系

人人处在关系之中,处理好各种关系是人生的必修课。这其中既包括人与人相处的人际关系,也包括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和组织的影响力。

①影响力六大原则

研究影响力,不得不提的就是《影响力》的作者西奥迪尼,他是公认的权威,黄征宇就去参加了他的影响力课程。

西奥迪尼总结了影响力的六个方面,也可以概括为六大原则。

第一,互惠性原则;

第二,稀有性原则;

第三,权威性原则;

第四,一致性原则;

第五,社会认同原则;

第六,喜好原则。

了解这些原则,既可以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之中,获取更大的影响力,也可以用作自己的思维武器,抵御不良的影响力影响自己。

在书中,黄征宇以华尔街巨鳄伯纳德·麦道夫为例,破解了他当年掀起金融危机惊天的秘密。麦道夫就是运用了影响力的这些原则。

②“男性计划”

黄征宇认为,人需要在社会关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作为一名男性,他在思考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现代男性”。

美国宾州有一个“男性计划”(Mankind Project)的项目,正好可以满足黄征宇的需求。这个项目为期三天,只限成年男性参与,参考古代印第安人的习俗,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吸引了身份各异的男性。

在这个项目中,黄征宇体验了印第安人的成年仪式(Initiation Ritual),还和伙伴组队在森林中行走,蒙着眼睛,只能依靠同伴的引路。这个过程里,他们感受了责任感的重要,责任心也正是现代男性的必备素养。

另外一个项目叫“汗屋仪式”(sweat lodge),参与者们围坐在一个类似于桑拿房的屋子里,脱光衣服,坦诚相见。

大家在一起分享各自的人生故事,诉说各自的心里话。在这个过程里,大家从陌生人变成了兄弟。

第五堂课:事业

事业是许多人关心的重点所在,黄征宇自己的事业已经非常成功了,也已经从哈佛商学院毕业,学到了最先进的知识,为什么还要去学习?

他在书中写道:“尽管我在哈佛商学院学到了水平很高的前沿知识,分析解决了大量的商业案例,非常深入和充分地进行了各种讨论,但后来在自己创业的时候,还是遇到了新的问题。”

为了解决问题,学习理所应当。

①我们都应该拥有“大头脑”

从一本80年前的老书《思考致富》(Think and Grow Rich)中,黄征宇获得了启发,学到了“大头脑”(Mastermind)的方法。

这是一种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成长方法,它的意义在于:由于个体的头脑是有限的,而群体的智慧可以弥补个人的欠缺,所以如果你通过筛选而与一些优秀的人组成一个“大头脑”,定期聚在一起讨论,分享各自见解,就能够获得远超个体思考的效果。

这让人想到了电脑联机。即使是很普通的计算机,聚集到一起进行联机运算,也能产生巨大的能量。换句话说,这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接下来,黄征宇就走向实践,找到湾区CEO联盟(Bay Area CEO Alliance),这里有四五百位来自各行各业的CEO,在集会中黄征宇受益匪浅。

更进一步,他又找到了更具全球化视野的“大头脑”组织:青年总裁组织(Young Presidents' Organization, YPO)。在YPO,全球超过两万名成员互相影响,共同进步。形成了世界性的社交网络。

②打造个人品牌

黄征宇指出,“拥有事业,更要拥有个人品牌”。他认为,现在是建立个人品牌的最好时代。

他参加了美国励志演说家托尼·罗宾斯(Tony Ros)的课程,得到了启发。

课上的一位专家说,传统的个人品牌要建立在过硬的专业背景和个人实力之上,加上主流媒体的宣传,这才算是建立了个人品牌。但是现在传统媒体已经式微,新媒体大行其道,“个人品牌的时代”已经到来。

如何打造个人品牌呢?有四个要素:

第一,跨平台;

第二,差异化;

第三,互动性;

第四,潜移默化。

掌握这四个要素,就能够打造一个好的个人品牌。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成功,某种程度上也是拜它所赐,他的个人品牌鲜明独特,造就了无比的影响力。

第六堂课:财富

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财富是人人梦寐以求的,如何获取、保持、增长财富,却不是人人都知道其中的奥秘。

最后一堂课,黄征宇留给了财富,学习如何对待财富。他认为,塑造创富思维比创造财富本身更加重要。

①财富需求的四个阶段

理财专家认为,人们对财富的需求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财务保底;

财务蓬勃;

财务独立;

财务自由。

人人都想要财务自由,财务自由的标准人人不同,但不会太少。向往财务自由的同时,很多人连基本的财务保底都做不到,财务状况非常危险。

理财专家说,财务保底的财富值其实不是很高,通常是一个合理而且可以达到的数字。更上一层,财务蓬勃阶段,就可以满足日常开销以外的需求了, 比如应酬、看**、学外语等等。财务独立和财务自由则是更高的境界,生活宽裕、无忧。

一种比较合理的财富观就是,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要盲目追求“财务自由”。事实上,人对财富的需求是分阶段的,也因人而异,各不相同。

②财富观与投资选择

财富管理中,最重要的是你的财富观,要有财富增值的意识,否则财富只会悄无声息地减少。

如何实现财富增值、健康成长?黄征宇建议,了解理财师、用好理财师。因为他们才是更专业的。

黄征宇寻找自己理财师的过程非常严格,先后面试了接近50位独立理财师,最终两位进入最终的选择。

这两位理财师的共同特点是,他们都曾是心理学家,对人性充满洞见。

找好理财师,合理进行财富分配之后,下一步就是做好投资选择,找到值得投资的独角兽。

在投资方面,黄征宇在一级市场、二级市场都有所表现。他曾在华尔街亲身参与基金的运作,还遍访200多位华尔街投资人,学到了很多宝贵经验,帮助自己掌握了投资的法门。现在,他正运用这些心得去帮助中国资本国际化,服务中国高净值个人及家庭客户。

三、英雄征途未完待续

“终身学习”是一种生活态度和长期信念,课程结束了,前进的道路却没有终点。

1.走向未来的第一步是离开舒适区

黄征宇参加了维姆·霍夫的冰人课程后,意犹未尽,又参加了他的冬季课程,迎接新的挑战。

在这次体验中,他感触很深,也铭记了那种克服困难之后的心情——平静安宁,充满自信。他意识到,一直以来,是我们自己限制了我们自己。当我们认为事情做不到,就真的不去尝试的话,那的确就做不到了。

虽然每个人的极限不同,但我们每个人离自己的极限都还很远,我们基本都处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因为这是我们的“舒适区”。

一方面,舒适区的确是舒服的;另一方面,它也带着我们害怕改变、害怕面对。待在舒适区里固然舒服,但也带来了太多焦虑。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有更长远的追求,想要获得进步,就必须认识到自己的舒适区及其边界,然后打破它,逼近自己的极限。

2.《西游记》一样的英雄征途

黄征宇说,《西游记》是他小时候很喜欢读的一本书。

他也曾经有过疑惑:孙悟空翻一个跟头就是十万八千里,明明几下子就可以到达西天,为什么还要走这么多路,经历这么多磨难?

现在他才终于明白,这其实是人生的必经之路,也是让自己成长的“英雄征途”。

每个人也是如此,每一个困难、每一个失败,都是我们英雄征途的一部分,都是我们成长和进步的基石。只有经历一段长长的英雄征途之后,我们才有可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

终身学习的理念,也就是挑战自己、完善自己、实践英雄征途,它是一趟无止境的旅程,永远未完待续。

结 语

我们常规理解的学习,是学习来自外部的知识。

但经过一年的学习和四年的实践,黄征宇深刻认识到,真正的终身学习不仅仅是学习外部的知识,而首先必须从认识自己开始,只有真正认识自己,认识了自己的故事,才能改变自己的故事,才有机会真正去改变自己。

六堂课学完了,是结束,更是开始。黄征宇继续在他的英雄征途上前进,你呢?是否也已经做好准备,终身学习,踏上自己的英雄征途?

樊登读书北城分会//晓东? 13953900168

樊登:你的公司是个大家庭还是个球队?

2000年12月-2001年5月 主持湖北卫视《财智时代》

2001年5月-2002年9月 主持实验节目《再说实话》、《实话发明》、《实话建议》、《谁赞

成谁反对》

2002年8月 主持安徽卫视《金点子行动》

2002年9月 主持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之阿里木与特派员》

2002年9月-2003年8月 主持中央电视台《12演播室》

2002年12月 主持中央电视台《大学生电脑DIY大赛》

2002年-2003年 主持连续两届中央电视台三优晚会

2003年5月 主持中央电视台五一特别节目《世界著名大学》

2009年北京卫视《国际双行线》主持人

2012年 东南卫视《步步为赢》主持人

2013年 网易《网易早点》主持人 1997年学士论文《火箭发动机表面防腐涂料的效果检测》

2000年 《萧条,永恒的经济学课题》发表于《当代经济研究》2000年增刊

2001年硕士论文《广告质量及效果测评研究》

电视随笔类:(发表于央视国际网站)

《跟口香糖较劲儿》

《亚健康与成功学》

《那些充满嫉妒、幻想和挫败感的创业日子》《我没有转系,我凑合》

《西安的文物》

《末位淘汰折磨着谁?》

《民族歌舞与〈英雄〉》

《谁能不赚钱?》

《无从选择》

《利益的力量》

《社区服务令是怎么回事?》

《我的克隆作文》

《那些令人心烦的假艺术青年们》 《关于国际自由人的几种恶意假设》发表于《周末生活报》

《我为什么说大学生就业难是件好事?》发表于《周末生活报》 (参与编写)

1998年《中国之辩》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9年《世纪之辩》西苑出版社

2003年《立场》中国城市出版社

2020最美阅读者让我学会说话的《语言的魔力》

关系

很多公司都会说公司像一个大家庭,可是一旦要解雇人的时候马上翻脸无情,还没听说过家庭要开除人呢,很明显这是一个现在社会普遍存在的虚伪谎言。哎,那为啥?未来这个谎言的出路是什么?

樊登:你的公司是个大家庭还是个球队?

在 《重新定义公司》 这本书中谷歌的 CEO 施密特多次提到了一本书,就是 LinkedIn 的团队撰写的这本 《联盟》 。

大家都很仰慕硅谷,因为这里产出了很多伟大的公司。但硅谷成功的秘诀究竟是什么?

是可以穿着拖鞋上班,还是有着满街的投资人?都不是,硅谷成功的秘诀在于几乎每一个员工都有着创始人心态!但这岂不是太难了吗?

1

我们的员工在老板眼中基本分成两类:

要么浑浑噩噩不思进取,要么虎视眈眈准备造反。

能够一门心思好好干活还不会有二心的员工怎么就那么难找呢?

在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有没有觉得自己实在是太自私了?你当年就是炒掉了老板走上了创业之路,怎么你的员工离开你就要变得大逆不道呢?

所以,这本书就从职场中两个常见的谎言开始。

谎言一:老板对员工说:“ 你放心,只要你好好干,我是不会亏待你的! ”

谎言二:员工对老板说:“ 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干的!我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死人! ”

但老板一旦遇到风吹草动首先就会裁员,员工只要有机会就会跳槽或者创业。所以很多企业和自己的前员工都有着比较尴尬的关系。

某互联网巨头曾经在裁员的时候派两个保安盯一个员工,不允许员工再碰电脑。自然,这样的解雇过程引发了大规模诉讼。

为什么离职的员工这么愤怒?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 大量的公司喜欢把公司比喻成一个大家庭。

这个比喻是错误的。因为你从来不会对你儿子说:“ 宝贝,你挺棒的,但你不太适合咱们家。要不你去隔壁王叔叔家看看有没有机会? ”所以当你解雇员工的时候员工会觉得你之前讲的实在是太虚伪了。

好的公司应该比喻成一个球队。

当乔丹到芝加哥公牛队找工作的时候双方都绝对没有想过要合作一辈子,但乔丹和球队的目标是一致的。乔丹要成为最伟大的球员,球队要得冠军。这两者并行不悖。

一个球队,场上打球的人可能工作年限完全不同,但不妨碍他们一样努力!

2

那么,怎么能把公司打造成球队呢?这要从 招聘 开始。

在招聘时就不要假设员工会干一辈子,而应该在录取他之前问一个问题:“你打算在咱们公司干几年?”

如果对方说要干一辈子,你得劝他好好想想。这孩子没规划,还特想养老。一个有点计划的人会说个年限,比如五年。

第二个问题更重要:“ 那么,五年后当你离开咱们公司的时候,你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个问题特别重要,它能把员工点燃。

大量的年轻人混日子是因为长期的应试教育让他们养成了被动型人格,这个问题能提醒他们工作最重要的目的是成长而不是加班费。

当员工说出“五年后我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个项目经理”的时候,你可以告诉他:“很好,我可以培养你成为一个项目经理,这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可能需要出差、学习、加班甚至牺牲一些个人时间。我会努力的给你创造机会进步。那么,你要为我做什么?”

注意哦,这里不是提出潜规则的要求,而是要让员工知道他为公司应该肩负的责任和义务。 双方可以就这个目标写一个备忘录。这时你发现,球队的感觉来了。

3

另一个关键点是 离职 。

当员工离职时,如果你只看重自己的利益,员工势必觉得受伤。离职时如果没有特别不愉快的合作经历,你可以给对方写一封认真的推荐信,并邀请他加入前员工计划。前员工可以做神秘访客,可以给公司做猎头,能享受内购价,还能参加一年一度的前员工聚会……

宝洁的前员工联盟有 25 万人,马云说:“一天的阿里人,就是终身的阿里人。”

如果你能够这样对待离职的员工,正在场上踢球的现任员工也会更有劲。因为他们知道老板不是利用他们而已,老板是真替他们的未来着想。

甚至如果有员工想要创业,你还可以投资给他,成为天使投资人。投资给前员工是最靠谱的。

LinkedIn 为什么会有这么深刻的领悟?那是因为他们来自一个非常厉害的老板: 彼得·蒂尔。

这哥们给离开 PayPal 的员工投资,先后投中了 Facebook、YouTube、Yelp、LinkedIn、SpaceX 还有 Tesla。!

“公司”,作为人类的一种协作方式,

发轫几世纪,灿烂一百年。

我们这代人将有幸目睹它的辉煌落幕。

激励、洗脑、忠诚、文化、组织,当一切机巧用尽,仍然不能有效组织协作的时候,“公司”就将走入历史。

公司不在,但协作永在,“团伙”永在。

下一个十年,商业模式的探索渐进尾声,

协作模式的创新揭开序幕。

怎么把樊登读书的电子书导出来

这5个句子,是《语言的魔力》这本书的精选金句。

查理?芒格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也没有。和书交朋友,你会过上更好的生活,得到更好的教育。的确,阅读是最好的自我教育,很同意这个观点。趁着闲暇的时光,读了《语言的魔力》这本书。

生活中我们都在说话,但怎么说一句让人三冬暖,给别人带来极度的喜悦和奋进的心的话语。这本《语言的魔力》可以做到并为你揭开神秘的面纱。

老师可以通过语言影响学生,父母可以通过语言影响子女,演说家可以通过语言影响听众,号召他们起来行动,可以想到只恐近来情绪,似风前秋叶这句话的意思了,也可见语言的魅力巨大。

每读一本书,我都会关注作者,就象进入朋友的家中,知道朋友住在哪个小区?哪个门栋?这本书也不例外。

罗伯特.迪尔茨。NLP(神经语言程式学)大师。是被公认为现今对NLP贡献最多的人。整理和开发了系统NLP、理解层次、重塑印记法、矛盾整合等许多著名的心理学技巧。自1975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把NLP等心理学发现应用于组织发展教育,创造力开发和领导力培养。以顾问的身份长期受聘于迪士尼IBM、汉莎航空等5O0强。

《归属感》,《从教练到唤醒者》、《天才的策略》等。

NLP是一个系统,它的根本使命是创造工具,用工具帮助帮助每个人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回应术就是罗伯特.迪尔茨创造的一种工具,它就叫做语言换框法。

既反映我们的观点,也会改变我们的观点。

用语言打破自已限制性信念,同时鼓励别人的一本书。告诉我们改变语言的模式就能转变信念,转变信念,就能转变心情。还有凡事都要先鼓舞自己,因为自己如果是积极的,正能量的那传递给他人的也一定是积极的,正能量,别人获得的也就是健康的,积极的,否则就是消极的,不健康的!

(1)从前因入手的意义换框法。生活中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不好好做作业,妈妈总会在旁边唠叨,孩子很生气,认为我的妈妈总是说我学不好?其实孩子没有想过他的行为让妈妈有负面的想法,妈妈这样做,是为了提醒他,并不是对他进行伤害。

(2)从后果入手的环境换框法。小时候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人因为偷盗进了监狱,有一天他写信对妈妈说:“从小我拿别人东西的时候,你总是说我是个孩子,长大了就好了,让我一步一步的走上了偷盗的道路上,因为你的溺爱,进了监狱,我恨你!”如果母亲当时对孩子第一次拿别人的东西视为偷盗,及时进行教育,孩子就不会把拿别人的东西养成习惯从而进入监狱。

(3)重新定义的一字换框法。单位来了一位新员工,领导交办了一个重要的任务让他做,没有经验的新员工怕做不好,领导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可以做好的,加油!”结果,他完成的非常棒,正因为领导把不能完成的工作定义为了可以完成的工作,让新来的员工有了挑战和提升自我的信心,顺利完成了工作。

1、向上归类又称为上推,意思是把一个陈述、一个判断放在更大的分类中,创造出对原本含义更丰富的理解,这是把注意力转向更概括、更抽象的信息水平。如抗击肺炎疫情中的医生、护士、军人、快递小哥、志愿者、物业办的这些小人物中的小事情,通过宣传,使事情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从而增强了战胜病毒的勇气。也向世人证明,大难来临之前,中国的抗灾能力有多强,我们是一个摧不垮和打不败的龙的传人。

2、向下分类就是下切。下切既是把一个特定的事情不断细化,一直切分到它的组成成分,这是把注意力转移到更惊喜、更具体的信息水平。比如,销售人员没有完成当月的业绩,就不能用上堆的方法去判断,而应自己询问原因在哪里,找到症结,分析后再做判断。

3、横向相中的相是相当的相,类是类比的类。横向相类就是找出同等信息水平的例子,特点在于发现比喻和隐喻。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爱迪生也是在经历中摸索才有一项又一项的发明。张海迪身残志不残,也曾苦恼过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自学成才。还有在工作上中你很优秀,可是总得不到领导的认可,郁闷喝酒,这种方法可以,但是如果去听歌、健身、读书,爬山这4种方法来解决,是不是会更好一些呢?

1、从打破框架的方法中的第一种方法是改变框架的大小,这种方法通常是从更大或者更小的视角来重新评估某个行动。常常有时间视角、空间视角和群体视角这三种视角。

我们怎么来看时间视角呢?说说抗击肺炎疫情事。算一算,"宅“家已经40多天了,这种”幸福"让人很难受。一大早去医院帮母亲开药的时候,也有一个病人去拿药,因为医生的电脑出故障了,所以停止了挂号,这个病人一听和挂号大夫吵了起来,直接奔到楼上抓住看病的大夫,骂骂咧咧,出趟门容易吗?这个问那个问,大夫为了稳定这个病人,手工给他开了药方。

等病人走了以后,大夫说:"我们可以体谅病人的心情,但是我们也没有办法啊?“可以想象40多天所有的人都快憋疯了,当这个病人拿到病历开药的时候,他笑了。40多天的确让我们憋的很难受,但是从长远看,忍得了一时寂寞,才能逃离病毒的侵害。

2、再从超越框架这个角度举个例子。超越框架就是从现有的,个人化情境的框架之外来评估信念,建立关于信念的信念。常常看到残疾人,会认为他什么也做到,可是人的潜能很大,残疾人一样也会有灿烂的阳光。

尼克?胡哲(Nick Vujicic尼克?武伊契奇)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生于澳洲,天生没有四肢,这种罕见的现象医学上取名“海豹肢症”,但他却能骑马、打鼓、游泳、样样皆能,没有他不能做的事。他拥有两个大学学位,还是企业的一名总监,在2005年还获得“杰出澳洲青年奖”。为人乐观幽默、坚毅不屈,经常鼓励身边的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樊登他。

今年38岁,却已踏遍世界各地,演讲无数次,聆听人数达万人之多。2012年2月12日与宫原佳苗(KanaeMiyahara)结为夫妇,他们的结合见证了婚姻的美好,这一天世界各地的粉丝纷纷留言,为这对新人送上祝贺的字句。2013年2月14日情人节的凌晨,他们的爱情结晶,清志?詹姆斯?胡哲出生了!你还会认为四肢健全的人会比他更悲惨吗?

总之,一把刀不存在好坏,在好人手里他就能救人,在坏人手里他就能害人,我们应该把工具用在正途上,当身边的亲人,朋友对生活没有希望,无能为力的时候,帮助他们走出限制性的信念,用魔力的语言,给予力量,鼓励和支持他们,看到曙光,走向光明。

个人认为除了语言的鼓励,还要有行动,决定好了的事就去做,不做行动的矮子要做语言的巨人,滴水穿石,定能成功。当然对生活中说风凉话和胡话的人,敬而远之!这样,才能站在山巅之上,做人上人!

寻找[最美阅读者]阅读改变生活Ⅰ征文活动公告

国内很多人用的都是盗版Windows吗

1、打开《樊登读书会》APP,依次点击“设置”—“下载和缓存设置”—“下载位置”,找到下载的音频或视频保存位置信息。

2、打开手机中的文件管理后点击“Android”文件夹。

3、点击“data”,找到“com.ximalaya.ting.android”这个文件夹并将其打开。

4、依次打开“files”,“download”文件夹,打开之后即可看到该文件。

5、点击该文件,选择文件类型为“音频”,然后用自带的播放器即可播放。

6、通过手机QQ,将该文件发送到电脑,即可在电脑打开该文件了。

樊登读书会《如何养育女孩》

基本上出了一些品牌公司比如联想戴尔系统是正版的以外(严格的来说也不是正版 因为公司在windows原系统上加了一些程序) 其他基本都是盗版

而且只有新的品牌电脑才是正版系统

因为电脑使用时间长了必然会重装系统

重装系统除非让售后装基本上都是盗版

而事实是大多数人会选择自已装或者随便找一个电脑维修店装

盗版和正版区别主要在于稳不稳定和能不能更新

盗版一般不稳定 而且不能更新

正版稳定一些

《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怎样读书才有效,樊登老师这样说

荐语:

作者的另一本书《养育男孩》受到了我们会员的热烈欢迎,那些家有千金的会员就会心怀醋意地问我们,什么时候讲《养育女孩》?你们不会重男轻女吧?这个问题,作者也遭人问过,所以又写出了这本姊妹篇。

在我们想来,男孩、女孩不是一样的养大吧,男孩可能皮一点,女孩会安静一点;家有男孩女孩的家长们会知道男孩从小就喜欢玩车、玩枪,女孩可能会更钟爱毛绒玩具,总之他们的差别有那么大吗?或者大到需要我们专门区别开来吗?

读完本书,你会发现他们真的是大不一样的,他们的发育、智力、爱好、交友、学习、运动几乎截然不同。女孩更需要妈妈,男孩更依靠爸爸,当然,爸爸妈妈对谁都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但你需要了解到你对他们的意义和关注的重心会有显著的差异。

用作者的一句话说明你需要学习养育女儿的意义吧:当你的女儿长大,你能看到你给她的童年与如今她拥有的力量和品质之间的关联。当你离开,一个优秀的女人会继续生活,她还把你教她的一切传给她的后代!

女孩早慧:

女孩的发育要比男孩快,特别是大脑能力方面,早在妈妈的子宫里,她们的身体就开始分泌雌激素,刚出生,她们的发育水平就比男孩早几周。在说话、写字、画画方面,女孩也能领先男孩6~12个月。读幼儿园时,女孩也比男孩的分离焦虑少。在发育上,女孩比男孩早两年进入青春期,男孩还懵懂无知时,女孩已经是小淑女了;男孩的大脑大概20岁发育好,而女孩的大脑要早上两三年。

作者在一开始介绍了两位17岁女孩的故事,凯西和吉纳维芙,她俩在小学是好朋友,但长大后却分道扬镳。凯西是那种时髦冷酷的女孩。原因是她在14岁时参加了一个朋友的生日party,她们都喝多了,一个她喜欢的高年级帅哥诱惑她发生了性关系,但那男孩根本不爱她,还与别人嘲笑她。她从此由一个活波独立的女孩变成一个愤怒冷酷的校园辣妹,她开始主动引逗那些男孩,然后再抛弃。17岁时她已经跟7位男孩发生过性关系。凯西的父母工作繁忙,他们要求孩子们独立自主,也根本不知道女儿的事情,直到凯西酗酒成瘾,成绩一塌糊涂时候才带她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吉纳维芙则有一位和她非常亲密的妈妈,她们无话不谈,她在15岁时交了一个男朋友贾斯汀,贾斯汀已经和别的女孩有过性经历,因此他特别想和吉纳维芙也那样做,但吉纳维芙并不想,她和妈妈袒露了她的困惑,她的妈妈并没有暴怒或者斥责,而是帮助她探寻自己的需求,她的感受,并对他们约会的时间和地点做了严格的限制,最终这对小情侣因为这个问题分手了,她虽然因此而痛苦了一段时间。当贾斯汀后来又请求她复合时,她很清楚地拒绝了。她得到了成长。

关于凯西最后的故事,她会不会从心理咨询中走出来,我们最后会揭晓。

女孩成长的5各阶段:

与男孩的3阶段不一样,作者将女孩的成长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出生到2岁时——安全感,我是否被爱,是否安全

第二阶段:2岁-5岁——探索,世界是否有趣快乐

第三阶段:5岁-10岁——与人交往,我跟他人是否能好好相处

第四阶段:10岁-14岁——了解内心,发现自我,发现真正的快乐

第五阶段:14岁-18岁——踏入成人世界,我能对自己负责吗

第一个阶段:我要安全(出生到2岁)

生命的早期是大脑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帮组她们大脑成长的正是爱、微笑、歌唱和各种有趣的互动。研究人员用高速相机记录了妈妈和宝宝之间的互动过程,发现妈妈和宝宝之间存在默契的呼应,这些对话能够帮助孩子确认妈妈对她的爱,这有助于她在成人后察觉他人的情感,学会共情。

但如果妈妈的回应有一点延迟,宝宝就会抓狂,发出激烈的哭声。这时候妈妈用她特有声音回应,如“怎么了,噢,亲爱的,宝贝儿”,她就很快安静下来。在得到数千次这样的安抚之后,她的大脑就逐渐形成了一条从压力通往放松的通道,这也是她今后将使用的通道。

我们都知道,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但其实关键期是在6~12个月,婴儿非常看重谁在她的身边,而且女孩比男孩对社会关系更加敏感。婴儿是不会自己安抚自己的,所以他们很容易烦躁,哼唧,嚎啕大哭,照顾者需要帮她们平静下来,抱起来,安慰她,帮他放松,以后她也会学会安慰自己,你要知道,如果妈妈们在孕期情绪激烈,会对宝宝有着非常不好的影响。

宝宝需要平静和安抚,但也需要伴随着兴奋、快乐,比如躲猫猫游戏,爸爸们会把孩子高高地抛在空中,追跑打闹。有研究表明,跟爸爸们一起疯玩长大的孩子比那些只玩温和游戏的孩子,抗压能力要高得多。

陪孩子玩是非常重要的事,玩耍能够激发她们大脑的潜力,爱玩的人都善于创新,而且在开心状态下长大的孩子不畏缩,也不木讷,活力十足。作者对这个时期的各种早教项目深恶痛绝,不要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一些陌生人,记得她真正需要的是你!

第二阶段:学习探索(2岁到5岁)

这个阶段的女孩子们的重点就是探索,要知道艺术、运动能力,都是从1~5岁这个阶段开始的。有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的说话方式是男女有别的。对于男孩,可能更多地会加入数字、空间等概念,而对于女孩,则更多地强调感受和美,也就是说,我们无意中就开始对男孩灌输理性感受,对女孩则强调情感体验。事实上,你可以多跟你的女儿谈数字、搭积木,这对培养他们的数字空间能力大有裨益。

无需给孩子们买那些用电池和闪灯组成的新潮玩具,那些东西实际上中看不中用,对培养孩子的动手、探索能力帮助不大。如果孩子们的玩具、玩偶堆成山,那么她们也无从下手,给孩子准备几样玩具,放到方便易取的盒子里,经常换几样就可以了。对女孩子来说,一些废纸、彩笔、蜡笔、颜料、废旧贺卡、贴纸就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玩具库。

请记住自然最重要,电子产品对她们来说远远没有立体的自然重要,学琴等各种学习活动如果开始得过早,反而会损伤她的智力。孩子需要自己的时间,需要白日梦和无所事事的空间,这样才能让想象力得以发展。关掉电视,让孩子们可以思考,和自己对话。介于我们的独生子女过多,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在小区建立一个玩伴小组。

女孩无疑比男孩更爱美,但有些妈妈把女孩妆扮的美过头了,各种漂亮带褶皱的裙子、漂亮的头饰和鞋子只会让束缚住孩子探索的手脚,反而那些方便结实的衣裤能让她肆无忌惮地玩水、泥巴、颜料。不要给女儿买那种特别强调外表和着装的玩具,女孩也会喜欢火箭、城堡、卡车的和农场的。

要温和但坚定地教给女孩纪律和规矩,帮助她们处理自己的感受,特别是在强烈情绪的时候能够清晰地思考。关于这些可以参看读书会讲授的《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

第三阶段:和他人相处(5岁-10岁)

从发展过程来说,小婴儿并不会对和她一样呆萌的婴儿有多大兴趣,因为爸爸妈妈更好玩;3岁以下的孩子在一起能好好相处的时间也超不过几分钟。但到了4、5岁后,女孩子们就可以在一起好好玩那些幻想和假扮的游戏—比如百玩不腻的过家家。这些游戏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而且我们是在玩耍中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

对于女孩来说,朋友如同氧气一样重要。同龄的男孩与朋友干一架,可能一小时后就又在一起厮混了,但女孩和朋友发生别扭后却没那么容易走出来,她需要家长们关心她,抚慰她,你是她社交上的领路人,但大部分情况你完全可以不用干预,在她求助时,帮她分析,给予建议就可以了。

在交友方面,作者给出了很棒的7个建议:友好、分享、同理心、控制攻击性、道歉、理解情绪和知道什么人可以信任。而且妈妈是女孩子在社交上的榜样,如果你经常和你老公当着孩子面情绪失控,要么她完全和你不一样,要么就完全一样,所以,那样做是非常愚蠢的。在妈妈和宝宝的关系中,如果没有建立起安全的连接,那么你的孩子成年后也会有这方面的问题,男孩子会逃避或者不信任妈妈;但女孩却相反,当妈妈们抑郁、疏离、愤怒,她会更靠近妈妈,试图帮助她、安慰她。这些女孩在交友时也会更愿意和焦虑和压抑的人在一起,因为这些人有妈妈的影子,她要帮助她们。

第四阶段:发现内心(10岁-14岁)

到了小学高年级,女孩们很有大人样,敏感而成熟,你以为终于可以松口气了,但请你注意,这个阶段的女孩需要更多的关注和陪伴,需要多教导、多解释、多询问,参加更多有意义的活动,而不是把她推出去让她独自成长,承受各种压力。

我们常说,教育不是装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美国研究青春期的顶级专家彼得·本森的火花理论非常有用,他认为所有的青少年儿童都具有某种火苗,他将火苗分为三类——天赋(如写作、绘画),性格(勇气、同理心),承担某项任务(如保护大自然),他们能从中得到巨大的快乐,父母的任务就是发现和强化孩子的火花,这些火花能够让孩子们在学校表现得更快乐、自信和健康,还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事情吗?

发现灵魂。灵魂驻扎在孩子的内心深处,帮助她们判别是非,也就是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如果你自己违背了良知,纵然别人不说,你自己也会讨厌自己。灵魂具有创造力,它是真是的自我,孩子们需要去发现它,承认它,和它友好的相处。在发现灵魂方面,如同男孩子需要一个父辈男性作为榜样,女孩子同样需要一个榜样的年长女性,让她知道如何成为一个强大的、有内涵的女性,比如老师、她喜欢的一些项目的教练,她的姑姑阿姨,她们应该具有内心温暖平静,而又不乏味平淡,并且欣赏和支持你的女儿。我们希望会员们给自己的女儿找到这样的精神榜样,也希望妈妈会员们给自己的侄女、外甥女扮演起这样的角色来,比如经常和她们交流,参加她们的音乐会和运动会,邀请她们在你家过夜,理解她们的困难、困扰,帮助她们与她们的父母更好沟通,这样你就会更理解自己女儿了。

第五阶段:为成年做准备(14岁-18岁)

14岁的女孩,她已经很高,度过了青春期,非常聪明,怎么样,是不是可以放手了?或者完全把她当朋友,这样大人是会轻松不少。但请记住,答案是NO,想想凯西的例子吧,这并不能怪孩子,她们的大脑前额皮质的控制中心还没有“完工”,当她有压力、紧张时,大脑的“杏仁核”——冲动和情感反应的中心,就会马上控制她。所以,这时候她们仍然需要父母,而不是朋友,你需要规定她晚上几点必须在家,禁止饮酒,随时知道她在哪儿,和谁在一起,也许这样做有点老套、不受欢迎,但这正是有责任心的父母应该做的。

这个阶段的孩子应该学会自立、思路清晰、情感强大、处理好和别人的关系、做事有目的性,但这个过程非常艰难。有这样一个案例,14岁的玛瑞拉在一天放学后和同学们一起过马路,被一个大货车严重撞伤,1人丧生,5人重伤,历经多次手术治疗后她基本上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但患上了严重的创伤应激障碍,她非常害怕靠近马路和汽车,她的爸爸妈妈给她找了一位应激心理咨询师,慢慢地她们建立了较好信任关系。这一天,心理医生觉得是时候谈谈核心问题了,她问玛瑞拉,这次事故中是谁的责任,玛瑞拉当然认为是那个闯红灯的白痴司机造成的,这时心理咨询师问她有没有在绿灯时观察过过往的车辆,这一下点醒了玛瑞拉,她意识到自己太过信任人行道和交通灯,她和同学们说说笑笑,根本没有观察到周围的环境。她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玛瑞拉被成功地治愈了,她不再害怕公路和汽车。这个课叫“成长”,虽然太过残酷,它告诉女孩们自己要为自己负责,保持清醒和警觉,这可以保护自己。

希望我们每位做爸爸妈妈的会员都要告诉自己孩子这个案例!

危险与帮助:度过五大危险区

1、过早的性感不要

现在女孩子们的成长过于迅速了,女孩子过早地关心美、时尚、化妆、交男朋友以及性关系这些话题,她们会纠结于自己外表是否足够美,身材是否火辣,但对精神健康的重视远远不够。

女孩们在10多岁时勉强能忍受男孩,14岁或15岁觉得男孩有意思但招人厌,慢慢会找到一两个好朋友,如果能够碰到一个有趣善良的男孩,她就愿意跟他相处、约会,发展为亲密的关系,但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信息渠道让他们了解性的角色,她们以为性是获得爱的方式,她们以为不那样做,她的男朋友就会离开,于是过早的性行为就发生了。墨尔本拉贝托大学曾针对青少年性问题做了调查,发现拥有多个性伴侣的女孩的人数从30年间从4%增长到了20%(2008),而2002年还是10%。

首先,如同《养育男孩》一样,要教会孩子区分喜欢、爱和的不同,要告诉孩子喜欢异性是非常正常的,如果恋爱的话会有什么样的问题,而对于则要坚决戒除。

其次,要管好孩子接触的信息渠道。我们知道成年人看电视是为了,而孩子们则是在看世界在流行什么,电视告诉孩子相貌最重要、你的身材不够好、随便发生性关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要记住孩子卧室里绝不能放电视机,大人们在家也基本上不要看电视,不要购买那些女性时尚杂志或者避免让孩子看到。管理好孩子的上网、电子产品和社交工具的使用,限制使用时间,并在青少年适宜的环境下使用(如中国的绿坝)。

也许作者所处的澳洲要比我们中国更开放和前卫一些,问题也更多,但无论如何,妈妈们需要担负起女儿在性问题上的教育!

2、阻止坏女孩

我们经常在媒体里看到一些小太妹欺负人的事情,有的甚至特别过分,把被欺负女孩的衣服都给脱光了。要知道大概有1/5的孩子在学校里受过欺凌,这是个需要家长们普遍重视的现象。

对欺凌者群体的研究表明,这类人的家庭虽然富裕,但缺少关爱,她们对自己认识很糟糕,只有将自己的痛苦转移到别人身上,这样才会感觉好点,而且这类人患抑郁症的比例很高,容易出现自杀倾向。

对待欺凌者,作者认为回击不是好的解决办法,因为她敢欺负你,意味着她就比你强大,或者她有小团伙。告诉孩子要大声说出自己的不满,明确表示你很生气,寻求帮助,这都是有用的措施。由荷兰发起的一个全球性的项目“岩石和水”,建议教会孩子挺胸站立、有力地与对方目光接触、大声告诉对方停下、然后走开等技巧。害怕、顺从只会助长坏女孩的气焰,她会一直选择你作为欺凌的对象。要记住拿破仑小时候遭受到一个高大的坏孩子的欺负,拿破仑的选择是反击,屡败屡战,直到最后那高个子服软为止。

也要告诉女儿,当她的朋友被欺凌时,要勇敢地站出来反对欺凌,而不是软弱地躲开,这样那些坏女孩也不敢欺凌她,而且即使发生了,她的朋友也会帮她。

如果孩子的这些措施都没用,家长需要有所作为,采用平静、友好而坚决的态度与校方、老师、对方的家长沟通,跟进处理效果,如果无效的话,坚决转学!爸爸们在这类事件中要站出来,为女儿打气,做女儿的靠山!

3、让减肥滚蛋吧

当前大部分摆脱贫穷的国家都面临与体重有关的两个问题:一是大约有1/4的儿童“超重”或“肥胖”;同时又有很多人饮食紊乱,什么都不吃,而且越来越多的女孩陷入了后一种情况。而事实上,我们不应该那么关注体重,健康比体重更重要!享受美食、锻炼身体才是最好的。

为了减肥的人会选择节食,但50年的研究发现节食几乎无效,95%的人会在2—5年内恢复体重。你要知道,我们人类摆脱饥荒也不过200年的时间,我们从石器时代进化来的机制是:你老吃不饱,身体以为遇到了饥荒,那么得赶紧给你增加体重!在节食者的体内,负责刺激食欲的葛瑞林会增加大约20%。而且反复节食会让我们更胖,对身体损害会更大,那些在青春期有过体重控制的人在成年后体重会明显高于同龄人。用体重指标来衡量健康非常不科学。

记住嘲笑胖子是一种病态的行为,肥胖的孩子受欺凌的可能性要比普通孩子高63%;让孩子节食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她们觉得是自己的错,有些孩子为了节食甚至吸烟,在青春期甚至有8%的女孩吸烟是为了减肥。

妈妈应该成为一个健康的榜样,不要过分关注体重,不讨论节食,不要看那些电视节目,绝对不要考虑减肥。冰箱里不要有软饮料,全家一起吃饭,不要开电视,吃饭时只讨论积极的事情。不要把食物分成“好食物与垃圾食物”,而是“日常食物与偶尔食物”,吃那些高热量食品也不要有负罪感,那只会让你大口吞下。记得全家在一起运动,这会形成对运动的喜爱。

一旦你的女儿过分关注体重,情绪变化大,吃饭显得很挑,很痛苦,那你就要警惕饮食紊乱,早期干预是非常关键的,而且一定要选择专业的治疗师。要记得饮食紊乱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而不是什么普通饮食问题。

4、远离酒精和毒品

在澳洲,大概有35%的酒被学龄期的孩子喝了,这是非法的,而酒是他们父母提供的。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少喝点酒没什么关系,还有所谓“地中海方式”,吃饭时让孩子抿一小口红酒。这是完全错误的,研究证实,即便是十几岁的孩子少量饮酒,都会以非常惊人的方式改变大脑。他们的肾脏、肝脏还没有发育完全,无法像成年人一样快速吸收酒精,于是对大脑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而且青少年习惯性饮酒,他们成年后酗酒的可能性比青少年时期未接触酒精者要多60%。更别说什么酒后乱性之类的危险事情。所以,美国把21岁作为了禁酒的年龄,这是非常合适的。当然,毒品之类的危险就更不用多说了。

孩子们与酒精、毒品的距离与富裕程度无关,与受教育水平无关,与智力、能力无关,唯一的因素是来自家长的监督和指导。家长需要让孩子明白酒精和毒品对身体的危害,对孩子在哪儿,与谁相处的规矩和底线,通过友好但坚决的谈判,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责任,确保她们有能力保证自身安全。

切记不要给孩子喝酒,家长们偶尔喝一杯,逢年过节喝点就够了,特别是不要在压力大的时候喝酒,否则她会看到你“需要”酒精,坏榜样远比言行更重要。

5、撕破网络世界的面纱

我们的生活再也离不开网络了,但网络世界的负面也随之而来了:

虚拟交往取代了真实的人际交往,年轻的女孩们再也不想离线,Facebook、Instagram、微信、微博、QQ空间上随时都有信息在更新,睡觉时手机也不离枕头。因为是虚拟世界,所以有恶毒评论盛行,而对孩子们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比如有一个对肥胖姑娘的评论:“你需要一个拥抱……在你的脖子上……用一根绳子…”而因为网络欺凌造成的自杀也屡屡发生。

网络上的信息更是满天飞。澳大利亚有53%的13岁以下的女孩看过,16岁的女孩的比例则达到了97%。她们在做作业时用搜索引擎就会弹出无数个无关的信息。这是一代没有性经历就看过性暴力的孩子,研究表明,这会诱导男孩子认为可以强迫女孩进行性行为,而女孩也会困惑,女人是不是为男人服务的工具,女孩即使不喜欢这样,她也会困惑于,按照片,她应该享受这些。

父母们应该怎么做:你要和你的孩子进行深度的谈话,让她明白网络的便捷,也要知道网络上到处存在的陷阱和阴暗面;你可以帮孩子注册社交账号,但要设置为最大程度的隐私保护,你要成为他们的好友,告诉孩子父母只是关心你的安全;给孩子用的电脑安装网页过滤系统,你要关注她的上网记录;对他们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做出限制,特别是睡前不得使用电子屏幕;最重要的是你要和你的孩子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她看到了什么让她不开心的事情都会跟你说,而你也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和警觉。

女孩和她们的父母

女孩和妈妈

妈妈是女儿的榜样。对95%的女孩来说,同性的影响力是最大的,而且一般都是母亲让她们懂得了成为一个女人的意义。在她不同人生阶段,她可能会崇拜妈妈、憎恨妈妈、敬仰他、指责她,但没有女儿会认为她不重要。

读书会多次讲过“镜像神经元”—在不知不觉中将我们看到他人的行为转变成为自己做事的方式。所以,做好准备吧,你的女儿将会成为你!你和朋友如何相处?你是如何面对压力?你是如何放松?特别是你如何和你的爱人相处?你是不是个路怒族,你是不是情绪会突然爆发。有了孩子,就是要给自己各种行为装个检查器。

让你的孩子了解你的价值观,比如注重安全,体谅他人,信守承诺,必要的让步和妥协,短期和长期的态度,勤奋与收获等。她虽然可能会表现得不以为然,但她们会逐渐采纳你的见解的。

在女孩们步入学校后,如果你能为她们营造一种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就会帮助孩子们从学校的喧杂和竞争的环境中平静下来,比如全家一起吃饭,固定时间睡觉(睡前阅读),经常性安排一些外出活动,一些智力性竞赛(字谜,填词)的活动,生日party,与父母单独谈话或旅行的活动。

要记得放手是必然的,是帮助她成长的一部分,到了16岁,她就不会想让你陪伴她太多。你把她培育得越出色,她就会走得越远,但要知道得到爱滋养的孩子越长大,虽然空间距离越远,但内心与她的妈妈就越亲密。

女孩和爸爸

研究表明,爸爸如果在培育女儿上投入较多,她就会表现出更多的自信、成绩更好,而且很少出现少女怀孕、酗酒或的问题。爸爸们如果做更多的家务,女儿就会更有自信选择一些挑战性的工作,如成为***、科学家。

孩子小时候就会判断家里这个又高又壮的家伙是威胁还是安全?你要让孩子感到安全,就需要用温柔的声音在家里说话,不仅对她,也包括所有的家人。你要和他玩骑马、摔跤的游戏,假装被她打败,她会非常兴奋,而且感觉到你在保护她。

心理学家发现,爸爸和妈妈对女孩的作用是互补的,妈妈让女孩安心,爸爸则给她们自信。而且爸爸与女儿的关系是她以后与男性相处的基础,如果爸爸尊重她,听她的意见,她就不会接受别的男孩不尊重她;如果爸爸经常和她开玩笑,和她讨论一些深刻的话题,她会更加自信,不被别人操纵;如果爸爸经常开心和她一起玩,她就会知道自己很有魅力,是被人喜欢的!

许多青春期的女儿会跟爸爸对着干,爸爸对女儿看不顺眼,女儿想成为自己;爸爸想控制女儿,女儿则用敌意来对待控制。但建议爸爸们要知道一些事情,青春期女儿的情绪是很难控制的,她的前额皮质在重建,杏仁体控制了她的大脑,要么反击,要么逃跑,她很难听得进别人的意见,喜欢迷恋一些疯狂的事情,但那都是短暂的。你想要帮助她,需要拿出你的倾听、耐心、温和、幽默、同理心,而不是道理、指责。

凯西的故事

还记得我们开始讲得凯西吗?她的爸爸妈妈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痛苦不堪!在咨询师的建议下,他们下决心做出改变:

凯西的妈妈原来经营了几家服装店,生意还不错,但花费了她大部分的精力。于是她决定要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家里,当孩子们回家时,她就要在家!妈妈在事业上的牺牲彻底改善了家庭的感受!

凯西的爸爸刚开始心烦意乱,但终于痛苦地承认他是个糟糕的爸爸,他也做了很多的努力,倾听,参与孩子的活动。由于他经常出差,在凯西假期时,他邀请女儿跟她一起去旅行。这次的旅行让凯西看到了爸爸的工作状况,她知道爸爸非常能干和智慧,但也非常辛苦,压力很大。在度假的第一天,凯西和她的爸爸又发生了争执,她指责她爸爸缺席她的活动,对妈妈大吼大叫,在家心不在焉,……她的爸爸第一反应是辩护、找理由,但终于深呼吸,控制住这种下意识的反应,他向女儿道歉,并让女儿把所有的怨言都讲出来……。这让爸爸和女儿打破了坚冰,他们之间的关系逐渐融合、好转。度假结束后,凯西很开心地告诉妈妈,这是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终于,凯西走出了曾经的阴影,变成了一位阳光女孩!

积分换书

拆解樊登的三段人生经历,我学会了什么?

《笑林广记》讲了这样一个笑话。

有一个秀才要考试,考试前他非常忧郁,惴惴不安。他的妻子怀孕了,在一旁看到他如此,就对他说:“看你写文章,就像我生孩子一样难。”

秀才说:“还是你生孩子容易。”他的妻子说:“怎么见得?”

秀才说:“你是肚子里有货,我是肚子里没有货。”

在双十一樊登读书的直播间,樊登老师讲过这个《笑林广记》的笑话。

在双十一的樊登读书直播间,樊登老师在谈笑古今事,就将直播间的热度推到很高。听书会员卖的很高,连主播的年收入都达到百万以上。

读书的价值被社会广泛认可。可每个人读书效率却差别很大。有的人看完一本书侃侃而谈,有的人看完书,差不多也忘记了书里的内容。请自问一下:

你有没有很久没有读完一本书?

你有没有不知道怎么选书?

你有没有感觉读完一本书后,脑子里没有留下什么印象?

樊登老师的《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给我们作了很好的回答。

1. 你有没有很久没有读完一本书?

双十一,各大商家平台上开始促销打折,包括购买书籍的平台,作为爱书的我们,看到优惠的价格,我们不知不觉购买了很多书。

收到书籍的那一刻是幸福满满的,可真正阅读起来,往往好长时间没有读完一本书。看到书架上,又多了几本未拆封的书,我们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快看完这些书。可是加快速度后,又没有记住多少。

樊登老师在书中劝大家看书不要着急,读书是一个累积的过程。一个人在刚开始时,读书是不可能快的,樊登老师是在读了一百本书以后,才开始感觉读书速度越来越快的。

正如樊登老师所说:“技能的习得来自刻意练习。”

当然刻意练习也是有方法的。樊登老师推荐沉浸式学习和讲书。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在印度贫民窟,有人做了一个测试。在房间里安装了一台电脑,只露出键盘、鼠标和显示屏,没有教贫民窟的人怎样使用电脑。

可是过了两周,贫民窟的小孩都自动学会了玩电脑游戏。

因为小孩子都喜欢游戏,他们愿意花时间探索如何使用电脑玩游戏,这就是沉浸式的学习。

沉浸式学习是有目标导向的。

因为想知道怎样玩电脑游戏,所以自动学会了使用电脑。

因为想知道怎样搭配衣服更好看,所以研究搭配技巧。

因为想知道如何做饭更好吃,所以从书中学习成为美食达人。

我们要知道看书的意义和目的,因为每本书自带使命。意义和使命相配合,我们才会进入沉浸式阅读状态,才会有效地快速看完一本书。

2.你有没有不知道怎么选书?

樊登读书平台,每年选择52本书,每周一本,选出的书吸引超过15亿次收听,获得了2200万会员认可。

樊登老师在书中披露了樊登读书的选书标准,就是TIPS原则。

T(Tools)是工具,就是选择的书能够提炼出一套方法,教读者使用。

I(Ideas)是理念,给读者带来新的想法、新发现的书籍。

P(Practicability)是实用性,给读者带来可以运用到日常生活的使用书籍。

S(Scientificity)是科学性,是经历科学论证,严谨的书籍。

樊登老师总结说,选书的两个原则是科学性和建设性。

科学有多种维度,特别是科学是开放的,能够促使人修正观点,不断进步。

书中,樊登老师举了三个例子。

陨石,刚开始大家都不相信,天上怎么会掉石头呢?事实证明,确实有陨石,相信科学的人发现自己以前的想法是错误的,修正观念接受陨石的存在,这就是开放性。

催眠,以前人们以为催眠是一种巫术,后来证明可以真的能够将人催眠。

针灸,过去西方人不接受用扎针方式缓解疼痛,而现在西方不仅广泛接受,美国还将针灸纳入了医保。

科学是开放的,读科学性书籍让人心态开放。虽然绝对的科学是不存在的,这样才更能够保持修正观念去看待世界。

另外一个选书原则是建设性。

什么是建设性,樊登老师将建设性与行车导航连在一起。

我们在开车用导航时,如果没有按照导航路线走,它会让你在前方掉头。如果你不掉头,它会重新规划路线。

而如果是你的老婆或者老公引路,你如果不按照她(他)的路线行驶,她(他)就会生气,有时还告诉你爱走不走,不给你导航了。这就缺乏建设性。

建设性书籍,是能够帮我们探索新的路径,给我们生活带来改变。

3.你有没有感觉读完一本书后,脑子里没有留下什么印象?

樊登老师经常被人问到,为什么你看完书能够记得住,拿着一张思维导图就能讲出书的内容?

樊登老师说,要挑战自己的大脑。看书不是拿着笔在书上画线,而大脑并没有记住。看完书后要隔一段时间回忆内容,然后讲书给别人听。

以教为学,把自己学到的教给别人,加深记忆,这是很有效的方法。

当然在看书时,要摒弃一些坏习惯,也有几个提升阅读效能的小窍门。

第一个坏习惯是,不一气呵成,间歇性阅读。

樊登老师说他母亲是小学老师,她在读书时发现有不认识的字,就去查字典,查完后标上拼音,再写上三遍。等在去读书时,发现这本书没有意思不想读了。

第二个坏习惯是一边看书,一边玩手机。

樊登老师说,看手机是会上瘾的,这种上瘾甚至与抽烟一样。所以他看书的时候,都是把手机放在楼下,人为限制看手机。

怎样有效看书?樊登老师给了4个方法:

一是找出书的主线,这本书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

二是熟悉书的写作背景。

三是书中提供了哪些解决方案?

四是找出书的意义和价值。

在掌握书的内容后,绘制一张思维导图,讲给别人听,分享给公众,这是最有效的记忆方法,也是最有价值的一件事。

樊登老师在书中分享了一个令他感动的一件事。

有一次,他在山东淄博演讲时,有位80多岁的老奶奶专门从德州一大早赶高铁去听他的演讲。他问老奶奶为什么这么大年纪了还来听他的演讲?

老奶奶告诉他,以前她的家庭关系不好,因为带孙子问题经常和家里人吵架。可自从听了樊登读书关于家庭关系的书,现在家庭关系改善了,她也特别会带孙子,收获很大。

这就是讲书的魅力,讲书是在原文基础上再创作,抓住书中的核心知识点,以更加被人理解的方式讲给大家听,在丰富自己同时,传播知识。

4

古人云:“君子无故,不撤琴书。”

读书是我们获得知识、成长的有效途径。一本书,我们会遇到不一样的人生;一本书让我们生命被他人阅历所丰富。

从书中,我们可以从更广的视角审视所处环境,以辩证思维来思考问题,提升自身格局和竞争力。

让我们从书中获得实力,以此匹配下次更好的遇见。

樊登读书Day10:瞬变的9种行动方法,改变你的生活

生活中,不同的人对着听众讲同一本书,却会有不同的效果,这就是讲书能力的体现。讲书作为分享的一种形式,其实是在考验我们的综合能力。如何让你的分享带来更大的反响呢?

最近在读的《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让我看到了职业讲书人的非凡能力。这本书记录了樊登的成长经历及拆解图书的思维方法,书中有很多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论。

樊登在成为一名职业讲书人之前,曾有过三段经历,这为他日后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其实,人生走的每一步路都算数,每一段经历都不会徒劳。

第一段经历是樊登在校期间辩论赛的训练,这为规范他的发声体系和控场能力起了很大作用。那么,如何培养正确的发声体系和控场能力呢?

樊登运用腹部发声法练习了一个暑假。所谓腹部发声法,就是在每次吸气的时候,肚子要鼓起来,然后呼气的时候,用腹部的气慢慢的把声音顶出来,用这种方式说话,连续说一个礼拜嗓子也不会哑。

同时,辩论赛的训练也培养了樊登对于时间的掌控力。当然,我们平时可以用秒表练习,培养自己的控场能力。

每一次辩论赛的训练,也是对人的心理素质的磨炼。在心理学上,有个术语叫"脱敏",对于樊登这样的讲书人来讲,脱敏这一关是必须要过的,没有捷径,只能多讲,对着各种各样的人讲。

于我们而言,一生中会有很多场面试,很多人在面试环节会极度紧张。但如果在考前进行脱敏练习,就不会错失机会。比如,"公交车演讲"也是很好的脱敏方式。

可见,一场小小的辩论赛,其实是对辩论者各种能力的考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樊登讲书的硬件条件。

第二段经历是在电视台的训练,培养了樊登的幽默感和讲话的趣味性。樊登在电脑上建了一个文档,叫做"幽默素材",他会把听到的好玩的段子记录下来。这些素材来源于一些综艺节目、美剧、崔永元的节目,还有一些相声节目。

在我们身边,也许有人天生自带幽默细胞,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后天的积累让自己具备这样的素质。当你开口讲话的时候,让别人有兴趣听你讲到最后,这也是一种讲话的能力。

他的第三段经历是在校园讲课。这是樊登第一次实战,他用三本书撑起了一门课。在大学讲课,需要追求的是讲课内容本身有没有意义,人们愿意买单吗?有人想要花钱听你讲课吗?这是有价值属性要求的。

读懂一本书,讲好一堂课,学会提炼内容,这至关重要。校园讲课培养了樊登内容提炼和价值挖掘的能力。

这三段经历对樊登的影响是巨大的,每一段成长故事都是他成为职业讲书人的基石。

但樊登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正如书中所言,对待讲书要有"将然"的心,每个人的能力都是不断变化的,就算你开始讲得不好,慢慢的你也会越来越好。

所谓做一件一年以后才知道结果的事,脚踏实地,要让每一步路都走得坚实。梁漱溟先生常说,用一种"将然"的态度来看待每一个人的发展,很多问题就不存在了。

慢积累,快成长。愿我们所有的付出,在未来某一天,都会有所收获。相信时间会给予你最好的答案。

在上一本书中读到:成长性思维的人总是认为一切都可以被塑造,被改变。而固定型思维的人总认为一切都是固定的,不可逾越的。如何让改变有迹可循,瞬变这本书就是最好的方法论。

对于那些只需要付出小小的努力就能获得美誉的事情人们往往很容易坚持,所以把改变的幅度放小一些,让每个阶段的改变都有里程碑的喜悦,那么坚持下来就是一个很大的改变。

比如每天要写一片万字长文会觉得很难,但是每天写50个字的朋友圈却很容易。

比如每天看一本书会很难,但是每天看5页却很容易,事实上当我们拿起书翻的肯定不止5页,但这种坚持的满足感会让自己觉得很快乐。

比如每天跑10公里很难,但每天跑200米却很容易,坚持下来又是一项很大的改观。

改变的第1路径是:缩小改变的幅度。

当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过程中,那些改变所带来的亮点会促使我们做更多类似的事情,比如通过5分钟的读书我们收获了内在的充实,通过8分钟的香薰获得了内心的安定,通过20分钟的跑步收获了健康的身体,这些亮点会让我们更加的有动力坚持。

在一个团队中有做的好的也有的不够好的,把那些做的好的亮点找出来,他们为什么能够做到,做到的路径是什么,一二三步骤写出来,推广到其他地方狠狠执行,这样就会引发更大的改变。

在商场里卖产品,为什么A卖的比B好,客单价又高,研究一下,把这个亮点找出来形成一套方法论并传播出去。

改变的第2路径是:找到团队里的亮点,并复制下去

拥有明确的目标会让改变变的更容易,比如学演讲给自己定个阶段性目标:7天内早上在群里发一句话,30天内在群里朗读一片演讲稿,8月份要上台脱稿演讲一次,12月份要开一场自己的演讲秀,当目标越明确改变就越大。

当摆在面前的路只有A或者只有B,就只能坚定的走下去,反之如果路太多就很容易迷失方向,不知道到底走哪条路好,这就是我们在做个人品牌咨询的时候经常遇到的问题,选好自己的定位的往这个方向走就可以了。

改变的第3路径是: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制定关键性的举措。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头大象,它代表着感性,情感的一面,她的内在力量很大,而控制我们做出决策的是理智,就是那个骑象人,如何能理智的驾驭好这头力量无穷的大象,就需要让大象找到感觉,这项事情是自己内心真正喜欢的,热爱的,擅长的,走起来步子就会坚定无比。从内心感受到改变后的喜悦与快乐,切身实地的体会这种改变带来的美好。

改变的第4路径是:真正找到感觉,发自心底的热爱

改变环境,收拾出干净整洁的屋子,身处图书馆时说话自然放低声音,身处嘈杂之处时说话不自觉拔高几个声调,所以做出改变,环境会比人的因素更加重要。

当我们每天接触的都是投资人,慢慢的自己也会有投资意识,当身边都是微商,你也会被感染去做微商,当身边都是考各种证书的你也会想要考个证,看**的时候身边的人流泪自己也会跟着流泪,环境太能影响人了。所以如果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先把环境布置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用精美的茶具喝茶,用水晶杯喝酒,穿高跟鞋,认真护肤,每天都打扮的美美的出门,不自觉的说话就会开始柔和,讲话细声细语,仪态自然就优雅起来了。

给自己设定一个触发扳机有助于养成习惯。把行为控制权交给环境,有意识培养,比如我一按下电脑开机键俩吗写作的状态,一开启某个音乐立马进入激情的状态,一焚香立马进入安静的状态,一穿高跟鞋就慢慢走的状态,有意识的培养这种肌肉记忆慢慢习惯就自然养成。

在做的过程中用检查清单激发灵感,经常跳出来观察哪些地方做的不错,哪些还需要加强,久而久之,气场自成。

改变的第5路径是:从技术层面上做环境的改变,并有意识的培养,让环境影响你的习惯。

改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点一滴的慢慢影响他人,比如先邀请她帮你做某件事情,给自己贴一个乐于助人的标签,然后再提下一件事情,最后提出自己的真正意图,这种方法会比直接提出要求获得答应的概率要高的多。所以下次如果想要影响别人做出某些改变的时候,先让她自己给自己贴一个标签,让她认同你的理念,然后在进行下一步的思考我这样一个身份的人应该怎样做?

比如你长期以来就是一个读书爱好者,快速阅读达人,某一天邀请你为大家来做一个快速读书方法论的分享,你是不会拒绝的,因为给自己贴了标签,我就是这样一个形象,我要维护好这个形象。那么你不自觉的原来很慢的读书方式就会变的很快了。

要想自己成为某类人,就给自己贴一个标签,时间一久你每一件事情就会考虑这个事情与我身份相符吗?循序渐进在之前的行动中不断认定自己就是这样的人。这点应用在社群领域同样好用。

改变的第6路径是:影响他人贴标签循序渐进的打造认同感。

为什么最近各种社群很火呢,什么读书社群,演讲社群,早起社群,健身社群等等,就是因为同伴的力量太强大了,当你一个人的时候很难坚持,但是一群人的时候却坚持的特别轻松。

因为大家都在坚持,而你不坚持,那是很没有面子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i要找虐,加入一个社群,做出一个公众承诺,这种方法往往都很用,能促进自己完成很多原以为完不成的事情。我们总是在各种环境中有意或者无意的模仿他人的行为,这种行为也引发更多人成为自己的同伴。

改变的第7路径是:召集路人成为同伴,扩大改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