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系统发展过程表图_个人电脑系统发展

计算机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的是真空电子管,外存储器采用的是磁带。特点是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价格昂贵,但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2、晶体管数字机(1958—1964年)

应用领域以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为主,并开始进入工业控制领域。特点是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性能比第1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

3、集成电路数字机(1964—1970年)

硬件方面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软件方面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以及结构化、规模化程序设计方法。特点是速度更快,而且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产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等。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

4、大规模集成电路机(1970年至今)

硬件方面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软件方面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特点是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在美国硅谷诞生,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应用领域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过程控制逐步走向家庭。

扩展资料:

发展趋势

1、巨型化

巨型化是指为了适应尖端科学技术的需要,发展高速度、大存储容量和功能强大的超级计算机。

2、微型化

随着微型处理器(CPU)的出现,计算机中开始使用微型处理器,使计算机体积缩小了,成本降低了。四十年来,计算机的体积不断的缩小,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平板电脑体积逐步微型化,为人们提供便捷的服务。因此,未来计算机仍会不断趋于微型化,体积将越来越小。

3、网络化

互联网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从此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网络化彻底改变了人类世界,极大的提高了人们使用网络的便捷性,未来计算机将会进一步向网络化方面发展。

4、技术结合

计算机微型处理器(CPU)以晶体管为基本元件,随着处理器的不断完善和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计算机结构和元件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计算机

个人电脑发展史

1971年--英特尔公司生产出它的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

1974年--英特尔公司生产出8080型微型集成电路芯片,随之出现了以该芯片为CPU的"Altair"电脑。这个名称因**"星际旅行"片段中的一个星系而得名,它

成为业余爱好者用一套价值400美元的工具成功制造个人电脑的标志。

1975年--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建立微软公司,并开发出Altair计算机使用的BASIC语言。

1975年--IBM公司宣布以8975美元的价格启动50磅5100型便携计算机市场。1976年--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和史蒂夫·乔布斯工作室推出苹果I型电脑,这种电

脑前面倾斜、放在木箱中、用螺栓连接,并以666.66美元的价格出售。

1977年--乔布斯的苹果公司推出苹果II型计算机,它以彩色图形为特色并用盒式录音磁带存储信息。

1981年8月12日--IBM推出在Intel 8088 信息处理器上运行的个人电脑。这种5150型计算机是现代PC的原形,并在MS-DOS(微软磁盘操作系统)上运行。

1983年11月--苹果公司的乔布斯在Comdex大展上首次展示了令人激动不已的Macintosh计算机,从此,个人电脑千篇一律的字符界面逐渐被生动、极富个性的

图形界面所取代,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的春天即将来临。

1985年--Intel386型芯片可进行多任务处理。微软首次发布Windows操作系统。

1986年,微软公司以每股21.00美元的价格向公众发售股票。

1990年--微软公司推出Windows 3.0

1993年--Intel推出奔腾处理器

1995年--Windows 95面市,并在4天内售出100多万个拷贝。此外,微软公司提出,将把因特网功能加入其所有产品。

1997年--世界国际象棋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被IBM公司的"深蓝"超级计算机击败。

2000年--英特尔公司推出带4200万只晶体管的奔腾4处理器,运行速度达1.5GHz,与1971年第一个英特尔芯片108千赫的速度不可同日而语。

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今年来,平板电脑和掌上电脑也成为个人电脑的两大主流。相对与桌上电脑和笔记本,来说,平板电脑和掌上电脑更加功能完善和便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