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管理电脑软件-电脑系统企业统一管理
1.ERP是什么 ?
2.什么是终端安全管理系统
3.企业为什么要上ERP系统?
4.erp管理系统那个好用
5.erp是什么?主要是功能有哪些
ERP是什么 ?
ERP 是英文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的简写,意思是企业资源规划。它实际上是一个软件系统,其作用是将企业内部增值链上的各个功能部门的运作过程系统化与优化,并将它们集成为一体,使整个企业的运作能够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充分地实现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减少摩擦。通过对企业所有资源的整体规划与调度,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与分配。ERP在对企业各个部门的运作的集成时必须将企业的经营理念与思想,发展战略与实现手段设计到系统中去,并通过对ERP系统的实施而得以实现。
ERP 不是神话 很多企业老总们认为,只要上了ERP, 企业的很多管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遗憾的是,ERP若被当作灵丹妙药来服用的话,必然会让人失望。事实上,ERP作为一种系统软件,其本身并非是一种战略,而是一种战略的实现工具,其功能仅仅是将企业的商务流程与数据组织化、编码化与标准化,并使之成为支持公司商务的信息。ERP实施周期长,费用大,企业一定要在资金上、认识上、信息基础上、心理上有充分的准备是才可以上马,否则其结果不但不能够为企业带来预期的效益,有时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为企业带来经济损失。ERP是否能够带来成功,关键在于组织实施。
选择
ERP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 。
在选择ERP系统时,企业老总们通常会问“那一种最好?” 事实上,ERP系统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每个ERP系统,不论其企业规模大小,都是基于一种管理理念设计与开发的。一般地讲,如果ERP系统的管理理念与企业的相近,则实施成功的把握较大,反之则较小。当企业与系统的管理思想不一致时,有两种选择:修改系统以适应企业体制的要求或者是改革企业体制以适应系统的要求。在二者中做出选择的时候要进行效益与成本分析、比较二者的利益、改造与修改成本,以及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多企业老总们这样认为:系统的管理思想是很多优秀企业的管理思想的总结,因此企业应该尽量地向系统的管理思想上靠。其实不然,企业的管理思想通常是在特定的商业环境中长期磨合出来的,企业的存在与赢利就证明了其存在的价值。再者,任何一个子系统在一个大系统中都起到一种均衡的作用。一旦子系统产生变化,其大系统将会失去平衡。
ERP的实施,不仅要选择最合适的系统,而且要选择最合适的系统集成公司。系统集成公司作为ERP的实施顾问,除了对ERP系统及其开发工具的了解与掌握外,还应能够深刻理解企业存在的环境,企业的经营理念与文化,对企业与系统的选择上做出正确的判断。更为重要的是选择一家对企业文化与管理思想认同的系统集成公司,这样企业的管理思想就不会被轻易地忽视。
实施
ERP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过程
ERP的实施是一个过程,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如果将ERP的实施当作为一次系统安装,那么企业肯定难于应对ERP的实施将会对企业产生的冲击。一般地说ERP的实施需要2到3年的时间才能够见到成效。 它不仅仅牵涉到企业对系统在资金上的投入,而且会要求所有的员工在职责、工作习惯上作出很大的调整,是企业在权、责、利上的再分配。因此,企业对实施ERP一定要在财力,人力,精力和心理上有充分地准备。
ERP 作为一个过程,其实施顺序的重要性往往被人们忽视。很多企业实施ERP的顺序都是先上硬件与网络,再上ERP软件,最后进行培训。这样的顺序造成ERP前期投入很大,实施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由于软件的实施周期很长,等到软件完成时,硬件价值已经大大地贬值,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另外,在软件确定之前对硬件的需求不明确,往往造成硬件的超标准购买,带来不必要的浪费。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先上培训,再上软件,最后上硬件。
培训工作在内容上可分认识培训与操作培训。认识培训主要是让相关员工,特别是中层管理人员理解ERP,认同ERP,能够积极地配合实施并对其实施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心理准备。而操作培训则是让相关员工熟练掌握系统的操作。
软件实施时应分三个阶段:熟悉、简化、自动化。熟悉是实施单位一定要全面地了解现有的业务流程及其经营的指导思想;简化则是将企业的业务流程分解成易于理解与控制的子系统;自动化则是将所有的系统实现电脑化控制。
实施一个成功的ERP项目
ERP实施失败率如此之高,原因何在呢? 一些学者认为是企业组织结构的不合理;另有一些技术专家认为是企业的决策者不能够下决心对企业的体制与系统作出必要的调整。 这两种观点都有其道理,但是更为重要的两点却是:企业在实施ERP之前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战略取向;ERP系统实施程序具有自我肿大的内在的特性。而针对性地解决这两个点则是成功实施ERP系统的基本保证。
首先,明确的战略取向决定了ERP系统要实现的目标以及对实现这一目标的系统要求。ERP系统对贯穿区域,产品,分支机构及职能部门的关于计划安排,采购,预测,与财务等关键数据进行集成。系统可以实现对上述各个方面在细节上作出准确的反映,并对之进行有效控制。然而,反映的详细与否,控制的程度的高低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企业的特征与文化,并非为越详细,越高越好。然而,对细节处理的方法可谓是百家争鸣,各有道理。倘若企业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战略取向,象ERP这样庞大的系统很难在总体上得到统一。
其二,追求完美是人的天性。然而,在ERP实施时企业一定要坚持实施的预算与实施计划,不为一些细节的完善所动,也不要朝令夕改,否则ERP系统程序就会自我肿大,实施周期就会无限制地延迟,费用也会因此而无限地增大。在制定实施方案时要广泛听取意见,仔细斟酌,一旦实施方案敲定,就应该严格执行方案。频繁修改实施计划是ERP实施失败的最大原因。
转自一个由 Gartner Group 开发的概念,描述下一代制造商业系统和制造资源计划(MRP II)软件。它将包含客户/服务架构,使用图形用户接口,应用开放系统制作。除了已有的标准功能,它还包括其它特性,如品质、过程运作管理、以及调整报告等。特别是,ERP采用的基础技术将同时给用户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的独立性从而更加容易升级。ERP的关键在于所有用户能够裁剪其应用,因而具有天然的易用性。
Gartner Group提出ERP具备的功能标准应包括四个方面:
1.超越MRPⅡ范围的集成功能
包括质量管理;试验室管理;流程作业管理;配方管理;产品数据管理;维护管理;管制报告和仓库管理。
2.支持混合方式的制造环境
包括既可支持离散又可支持流程的制造环境;按照面向对象的业务模型组合业务过程的能力和国际范围内的应用。
3.支持能动的监控能力,提高业务绩效
包括在整个企业内采用控制和工程方法;模拟功能;决策支持和用于生产及分析的图形能力。
4.支持开放的客户机/服务器计算环境
包括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图形用户界面(GUI);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CASE),面向对象技术;使用SQL对关系数据库查询;内部集成的工程系统、商业系统、数据采集和外部集成 (EDI)。
ERP是对MRPⅡ的超越,从本质上看,ERP仍然是以MRPⅡ为核心,但在功能和技术上却超越了传统的MRPⅡ,它是以顾客驱动的、基于时间的、面向整个供应链管理的企业资源计划。
一、ERP系统的管理思想
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
在知识经济时代仅靠自己企业的资源不可能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还必须把经营过程中的有关各方如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客户等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才能有效地安排企业的产、供、销活动,满足企业利用全社会一切市场资源快速高效地进行生产经营的需求,以期进一步提高效率和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换句话说,现代企业竞争不是单一企业与单一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一个企业供应链与另一个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ERP系统实现了对整个企业供应链的管理,适应了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需要。
2、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
ERP系统支持对混合型生产方式的管理,其管理思想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精益生产LP(Lean Production)”的思想,它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提出的一种企业经营战略体系。即企业按大批量生产方式组织生产时,把客户、销售代理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企业同其销售代理、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已不再简单地是业务往来关系,而是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合作伙伴关系组成了一个企业的供应链,这即是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其二是“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的思想。当市场发生变化,企业遇有特定的市场和产品需求时,企业的基本合作伙伴不一定能满足新产品开发生产的要求,这时,企业会组织一个由特定的供应商和销售渠道组成的短期或一次性供应链,形成“虚拟工厂”,把供应和协作单位看成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同步工程(SE)”,组织生产,用最短的时间将新产品打入市场,时刻保持产品的高质量、多样化和灵活性,这即是“敏捷制造”的核心思想。
3、体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
ERP系统中的计划体系主要包括: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计划、采购计划、销售执行计划、利润计划、财务预算和人力资源计划等,而且这些计划功能与价值控制功能已完全集成到整个供应链系统中。
另一方面,ERP系统通过定义事务处理(Transaction)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与核算方式,以便在事务处理发生的同时自动生成会计核算分录,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从而实现了根据财务资金现状,可以追溯资金的来龙去脉,并进一步追溯所发生的相关业务活动,改变了资金信息滞后于物料信息的状况,便于实现事中控制和实时做出决策。
此外,计划、事务处理、控制与决策功能都在整个供应链的业务处理流程中实现,要求在每个流程业务处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工作潜能与责任心,流程与流程之间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精神,以便在有机组织中充分发挥每个的主观能动性与潜能。实现企业管理从“高耸式”组织结构向“扁平式”组织机构的转变,提高企业对市场动态变化的响应速度。
总之,借助IT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ERP系统得以将很多先进的管理思想变成现实中可实施应用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二、应用ERP与企业的关系
ERP是借用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来改造原企业旧的管理模式,是先进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ERP软件在实际的推广应用中,其应用深度和广度都不到位,多数企业的效果不显著,没有引起企业决策者的震动和人们的广泛关注。
1.实施ERP是企业管理全方位的变革
企业领导层应该首先是受教育者,其次才是现代管理理论的贯彻者和实施者,规范企业管理及其有关环节,使之成为领导者、管理层及员工自觉的行动,使现代管理意识扎根于企业中,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国外企业实施ERP 似乎没有讨论的余地,全盘接受,自觉性强。其实,办企业这样做是天经地义的,而我们还要等待思想提高,观念更新,有时还要避开锋芒,迁就陈腐,互相推诿。如果我们不坚决向这些陋习告别,这场全方位的变革就会反复、甚至夭折。
2.企业管理班子要取得共识
要眼睛向内,练好内功,做好管理的基础工作,这是任何再好的应用软件和软件供应商都无法提供的,只能靠自己勤勤恳恳地耕耘。把ERP的实施称为"第一把手工程",这说明了企业的决策者在ERP实施过程中的特殊作用。ERP是一个管理系统,牵动全局,没有第一把手的参与和授权,很难调动全局。
3.ERP的投入是一个系统工程
ERP的投入和产出与其他固定资产设备的投入和产出比较,并不那么直观、浅显和明了,投入不可能马上得到回报,见到效益。ERP的投入是一个系统工程,并不能立竿见影,它所贯彻的主要是管理思想,这是企业管理中的一条红线。它长期起作用、创效益,在不断深化中向管理要效益。
此外,实施ERP还要因地制宜,因企业而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要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上相应的系统,而不是笼统地都上小型机,或者不顾企业的规模上 WindowsNT,这样长期运作,对企业危害性极大。其次,这种投入不是一劳永逸的,由于技术的发展很快,随着工作的深入,企业会越来越感到资源的紧缺,因此,每年应有相应的投入,才能保证系统健康地运转。
4.ERP的实施需要复合型人才
他们既要懂计算机技术,又要懂管理。当前高校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远远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一个过程和一定的时间,但企业领导者常把这样不多的人才当作一般管理者,没有把他们当作是企业来之不易的财富,是一支重要的队伍。这与长期忽视管理有关,这些复合型人才在企业中的地位远远不及市场开拓人员和产品开发者,而是"辅助"角色,不是政策倾斜对象,这种因素是造成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另外,当企业上ERP时,这些复合型人才起到了先导作用,而一旦管理进入常规,他们似乎又成为多余的人,这已成为必然规律。在人才市场上,复合型人才最为活跃,那些有眼力的企业家都会下功夫挖掘人才,而这也不利于实施队伍的稳定。
总之,条件具备的企业要不失时机地上ERP管理系统,不能只搞纯理论研究、再研究,长时间地考察。要首先整理好内部管理基本数据,选定或开发适合自己企业的ERP软件,条件成熟了就上。
三、ERP的风险及其预防
企业的条件无论多优越,所做的准备无论多充分,实施的风险仍然存在。在ERP系统的实施周期中,各种影响因素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风险是保证ERP系统实施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
ERP项目的风险
通常人们在考虑失败的因素时,一般着重于对实施过程中众多因素的分析,而往往忽视项目启动前和实施完成后ERP系统潜在的风险。对于ERP项目而言,风险存在于项目的全过程,包括项目规划、项目预准备、实施过程和系统运行。归纳起来,ERP项目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缺乏规划或规划不合理;
2. 项目预准备不充分,表现为硬件选型及ERP软件选择错误;
3. 实施过程控制不严格,阶段成果未达标;
4. 设计流程缺乏有效的控制环节;
5. 实施效果未做评估或评估不合理;
6. 系统安全设计不完善,存在系统被非法入侵的隐患;
7. 灾难防范措施不当或不完整,容易造成系统崩溃。
1.战略规划
企业是否存在一个五年的IT系统规划?随着社会的信息化,IT系统对于企业不仅是工具,更是技术手段。ERP作为IT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企业的长期规划,是长期规划的手段和保证。ERP的目标源于IT系统规划,是评价ERP系统成败的基本标准,应依据IT系统规划,明确ERP 系统的实施范围和实施内容。
2.项目预准备
确定硬件及网络方案、选择ERP系统和评估咨询合作伙伴是该阶段的三项主要任务,也是ERP系统实施的三大要素。硬件及网络方案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ERP系统功能的强弱决定企业需求的满足程度;咨询合作伙伴的工作能力和经验决定实施过程的质量及实施成效。
3.项目实施控制
在ERP系统实施中,通常采用项目管理技术对实施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有效的实施控制表现在科学的实施计划、明确的阶段成果和严格的成果审核。不仅如此,有效的控制还表现在积极的协调和通畅的信息传递渠道。实施ERP 的组织机构包括:指导委员会、项目经理、外部咨询顾问、IT部门、职能部门的实施小组和职能部门的最终用户。部门之间协调和交流得好坏决定实施过程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目前,在企业缺乏合适的项目经理的条件下,这一风险尤其明显和严重。
4.业务流程控制
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是在项目实施的设计阶段完成的。流程中的控制和监督环节保证ERP在正式运行后,各项业务处于有效的控制之中,避免企业遭受人为损失。设计控制环节时,要兼顾控制和效率。过多的控制环节和业务流程冗余势必降低工作效率。而控制环节不足又会有业务失控的风险。
5.项目实施效果
虽然项目评估是ERP实施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但这并不意味着项目评估不重要。相反,项目评估的结果是ERP实施效果的直接反映。正确地评价实施成果,离不开清晰的实施目标、客观的评价标准和科学的评价方法。目前普遍存在着忽视项目评估的问题。忽视项目评估将带来实施小组不关心实施成果这一隐患。这正是ERP项目的巨大风险所在。
6.系统安全管理
系统安全包括:操作系统授权、网络设备权限、应用系统功能权限、数据访问权限、病毒的预防、非法入侵的监督、数据更改的追踪、数据的安全备份与存档、主机房的安全管理规章、系统管理员的监督,等等。目前,企业中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人员较少,计算机接入Internet的也不多。因此,在实施ERP系统时,普遍存在着不重视系统安全的现象。诸如:用户不注意口令保密、超级用户授权多人等。缺乏安全意识的直接后果是系统在安全设计上存在着漏洞和缺陷。近年来,不断有报章披露银行或企业计算机系统被非法入侵的消息,这给企业敲响了警钟。
7.意外事故或灾难
水灾、火灾、地震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会给ERP系统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企业正式启用ERP系统后,这种破坏将直接造成业务交易的中断,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未雨绸缪的策略和应对措施是降低这一风险的良方。如建立远程备份和恢复机制;在计算机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恢复手工处理业务的步骤和措施。
四、ERP应用成功的标志
ERP应用是否成功,原则地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衡量:
1. 系统运行集成化:
这是ERP应用成功在技术解决方案方面最基本的表现。ERP系统是对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一体化管理的软件系统,其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供应链(Supply Chain)”的管理。软件的应用将跨越多个部门甚至多个企业。为了达到预期设定的应用目标,最基本的要求是系统能够运行起来,实现集成化应用,建立企业决策完善的数据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
一般来说,如果ERP系统仅在财务部门应用,只能实现财务管理规范化、改善应收帐款和资金管理;仅在销售部门应用,只能加强和改善营销管理;仅在库存管理部门应用,只能帮助掌握存货信息;仅在生产部门应用只能辅助制定生产计划和物资需求计划。只有集成一体化运行起来,才有可能达到:
降低库存,提高资金利用率和控制经营风险;
控制产品生产成本,缩短产品生产周期;
提高产品质量和合格率;
减少财务坏帐、呆帐金额等。
这些目标能否真正达到,还要取决于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实施效果。
2. 业务流程合理化:
这是ERP应用成功在改善管理效率方面的体现。ERP应用成功的前提是必须对企业实施业务流程重组,因此,ERP应用成功也即意味着企业业务处理流程趋于合理化,并实现了ERP应用的以下几个最终目标:
企业竞争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企业面对市场的响应速度大大加快;
客户满意度显著改善。
3. 绩效监控动态化:
ERP的应用,将为企业提供丰富的管理信息。如何用好这些信息并在企业管理和决策过程中真正起到作用,是衡量ERP应用成功的另一个标志。在ERP系统完全投入实际运行后,企业应根据管理需要,利用ERP系统提供的信息资源设计出一套动态监控管理绩效变化的报表体系,以期即时反馈和纠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项工作,一般是在ERP系统实施完成后由企业设计完成。企业如未能利用ERP系统提供的信息资源建立起自己的绩效监控系统,将意味着ERP系统应用没有完全成功。
4. 管理改善持续化:
随着ERP系统的应用和企业业务流程的合理化,企业管理水平将会明显提高。为了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改善程度,可以依据管理咨询公司提供的企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管理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评价过程本身并不是目的,为企业建立一个可以不断进行自我评价和不断改善管理的机制,才是真正目的。这也是ERP应用成功的一个经常不被人们重视的标志。
什么是终端安全管理系统
终端安全管理(endpoint security management)是一种保护网络安全的策略式方法,它需要终端设备在得到访问网络资源的许可之前遵从特定的标准。
终端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众多事件,每一条都有可能与终端安全相关,但并不意味着这些内容都属于终端安全事件范畴,不对这些时间进行严格的区分、限定和归并,就极有可能导致对于终端安全的分析工作陷入误区。
因此记录终端、区分终端产生的事件是否属于安全事件就是终端安全工作需要完成的重要工作。终端自身产生的事件,取决于事件的产生源,不可能把所有的事件全部记录,所以,对于终端安全的相关事件,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来自于网络和第三方工具的分析。
扩展资料:
终端安全防护主要是建立在计算机终端可能发生风险的各个方面的有效管控,通过制度与技术有效结合的方式,减少甚至杜绝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针对终端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风险的操作行为进行详细记录,通过分析之后进行具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和相关功能的管控。如下:
基础类防护措施 操作系统安全防护对操作系统进行安全加固;关闭不必要的服务、端口、来宾组等,为不同用户开放权限较低权限,防止安装过多应用软件及病毒、木马程序的自运行。
进程运行监控对运行以及试图运行的进程、进程树进行监视、控制。防止病毒、木马等恶意程序调用进程。及时了解操作系统开启服务与程序情况,防止恶意程序后台运行。
操作系统性能监控对操作系统内存、CPU利用率等基本性能的监控有助于了解对系统资源占用过大的程序,从而鉴定其是否为正常运行或正常程序。有助于对计算机硬件利用率的掌握和硬件性能的维护。
终端外设使用监控对终端外设接口、外联设备及使用的监视、控制能有效的控制计算机的资源利用率,规范计算机资源使用,防止因滥用计算机外接存储设备造成的木马、病毒的泛滥传播等。
操作系统密码口令检查定期改变具有一定复杂度的密码及密码策略可以有效的防止非授权人员进入计算机终端,防止非法人员窃取计算机终端信息,所以,对操作系统口令的检查能有效的督促、保证计算机终端设置合规的用户口令,保证终端安全。
网络配置信息监控网络配置信息包含计算机网卡的MAC、IP地址、计算机路由器的接口信息等,对网络配置的有效监控可以及时发现非法接入信息系统的非法终端,防止非法终端接入可信网络窃取信息、传播病毒等。
运行类风险防护 操作系统网络流量监控对操作系统各用户、各时段的流量监控可以有效判断计算机内是否存在程序、服务在上传或下载信息,及时判断计算机是否感染木马程序致使信息外发,或成为共享服务站造成信息泄露。
操作系统网络访问监控对计算机终端进行的系统网络访问控制能有效的防止计算机进行违规互联,防止信息因共享等方式进行违规流转,防止木马、病毒在信息系统内大规模爆发。
操作系统运行状态监控对操作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控科有效的了解到计算机终端长时间未登录、企图进入安全模式等绕过行为,监控主机调用的端口、服务等系统信息,保证计算机终端时刻处于被监控状态。
信息类风险防护 安全准入控制非法主机接入可信信息系统可能导致内网信息外泄、病毒、木马传播扩散、对内外服务器攻击等严重后果,因此,对计算机终端的安全防护中,准入控制是极为重要的一项防护手段。
终端使用者变更监控计算机终端始终归属不同人员使用,不同用户及使用者对计算机终端有着不同的操作权限,对于变更使用者的计算机终端应及时改变资产所属人员以保证计算机使用权限正常,资产归属正常。防止计算机终端使用者非授权登录、使用计算机,保证计算机终端信息安全性。
中心信息的防扩散和防泄密监控按照国家保密标准及等级保护标准的明确规定,应有效控制信息的知悉范围,明确信息流向,对外协信息进行安全回收,对外带便携式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进行外协后的信息清除,防止设备再次使用时信息被违规恢复。因此,做好信息的防扩散、防泄漏工作是非常有必要也必须要做的。
管理类风险 管理人员操作监控对管理人员的操作进行安全监控,一方面规范了管理员的操作行为,另一方面也使出现安全问题后的责任追查工作简单、明确、抗抵赖。
管理工具运行状态监控因管理工具为管理员所用,有着相同的用户权限,为防止管理工具内嵌木马、病毒等恶意程序,针对管理工具的状态监控,可有效防止管理员在不知情的状态下将木马、病毒等恶意程序感染传播至服务器等重要资源。
监控信息实时分析对于监控信息,应进行实时、准确分析,在第一时间判断安全事件的发生所在,确定问题所在后进行快速响应与处理。
百度百科-终端安全管理
企业为什么要上ERP系统?
或许是外部原因的胁迫,或许是内部因素的驱使,或许根本就不需要ERP来帮助您管理企业。到底您属于哪一种情况,不妨从本节分析的几个方面作一些定位思考。
1、考虑竞争对手 讨论企业是否要上ERP时,在许多理由当中有一个很站得住脚的理由是:重要的不是我们该不该上ERP,而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上ERP了没有。这个理由很好地诠释了外部环境在胁迫企业上ERP的一种态势,反映了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已经使得企业间的竞争不仅仅在产品上,而是已经渗透到内部管理手段上的竞争了。当今社会生产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使得产品的技术差异变得很小,企业间的差异更多地体现在运作模式上,而企业的内部管理方式就是企业运作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在面对国际竞争的时候,已经出现了以是否上了ERP来决定你能否成为供应商的情况,这是信息化时代带给企业运作模式的最直接的变化。
从电脑的产生到普遍应用,被称之为一次信息革命。这次革命跟以往的工业革命的最大区别在于,以往的工业革命实际上都是对人类体力的放大。而信息革命则是对人类脑力的放大。所以她几乎改变了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所有方面,她对世界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次工业革命。当人们有了这个对脑力进行放大的工具时,有谁会在渴望取胜的竞争中弃她而不用呢?所有的企业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经营的企业能有较强的竞争力,至少他们不愿意忍受其他对手的脑力被放大,而自己却没有。
ERP是信息革命带给企业管理者的一个工具,如同人们不会拒绝使用互连网和电脑一样,企业管理者应该不会拒绝接受ERP,特别是当您的竞争对手已经上了ERP的时候。
2、企业规模定位 回顾有史以来的企业发展历程,其实就是一个规模化和专业化的演进史。看看今天被世人公认的优秀企业,几乎无一不是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典范。管理者对内部管理的要求,就是要不断地适应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的要求。规模化就意味着企业管理范围的扩大,专业化则意味着企业管理的深度或者是精细程度。
为了认识规模化和专业化是如何演进的,不妨做一个企业发展的进程推演:某企业开始创业时,只有不到十个人。此时企业的老板对企业的方方面面都是清清楚楚的,他的客户是谁、他的供应商是谁、他的产品是如何构成的、客户还欠他多少钱、他欠供应商多少钱、他每卖出一个产品能赚多少钱等。后来这个企业发展到了百人以上,销售区域也扩大到若干地方。老板发现他再也记不住这些数据了,于是他成立了财务部门专门管理财务数据,成立销售部门专门管理销售数据,成立生产部门专门管理生产数据,成立供应部门专门管理采购数据。此时他对企业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部门的汇报。而部门间的责任与协调则要通过数百种单据。再后来该企业发展到上千人,市场扩大到若干省甚至国外。此时由于规模的扩大,部门经理都无法记住本部门的数据,更不用说老板了。于是有了更进一步的专业化要求,部门中又再分为子部门,所有管理人员之间的责任与协调要通过数千种单据来进行。
规模化和专业化的演进结果给企业带来了一个负面的影响,那就是管理的分散化,特别在手工管理状态下,无论你的专业化管理做得有多到位,你的数据始终分散在数千种单据中。很少有企业能够每天对这些单据进行汇总统计,而几乎每一个企业管理者又总是想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企业的各种状态。此时,除了ERP之外,还有什么更好的解决方法吗?如果我们把规模化专业化推演过程中的初始状态称为一种自然的集中管理的话,那么,ERP的意义就在于使企业在规模化和专业化之后,借助电脑系统回归到了集中管理状态。
因此,在考虑您是否要上ERP时,请确定您企业的规模大小,您是否还基本能够做到集中管理,或者您是否还能够忍受分散管理给您带来的种种不便。
3、数据使您烦恼 在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肯定经常需要了解各种经营数据,比如您想了解您的产成品库存是多少?您首先想到的是找到成品库管理者,成品库管理者告诉您目前仓库里的产成品数。此时也许您想通过财务证实一下,于是您又找到您的财务主管,财务主管立刻翻了账本后告诉了您目前的产成品数,结果您发现这个数怎么比仓库管理者给您的数要大一些。带着一些怀疑,您又想到销售肯定知道产成品数,于是又找到了销售主管,结果销售主管告诉您的数量又比财务主管的还要大。这就是数据给您带来的烦恼,如果常常有类似的情况发生,那么,可以肯定您需要一个ERP系统来帮助您进行企业管理。
其实,您的仓库管理者、财务主管、销售主管都没有错,也许他们都是尽职尽责的优秀下属。仓库管理者告诉您的是目前仓库里实实在在的有多少产成品。财务主管告诉您的是目前账面上真实的产成品数,这个数之所以比仓库里的数大一些,是由于一部分发出产成品还没有登账,也许是还没有开票,仍然做为产成品库存在账面上。而销售主管给您的数更大一些则是由于您的销售主管掌握的是所有没有收到款的产成品,包括在库的、发出没开发票的、开了发票没收款的。显然这样的三个数据所反映的并不是同一种状态,在考虑到时间因素的情况下,手工管理时必然都存在滞后,加之这些状态每时每刻都在随企业的经营过程改变。于是您的烦恼就变成了“永远也搞不清楚产成品到底有多少?” ERP系统将通过实时管理和财务业务同步管理来解除类似的烦恼,所以说,如果您有这样的烦恼,就可以认为您需要ERP系统来帮助您进行企业管理了。
4、听完汇报仍然困惑 在没有进行信息化管理的企业中,企业领导通常都是通过汇报这种方式来了解和掌握企业经营情况的,这种汇报方式的最大弊端在于很容易掩盖了隐患,因为人的本能促使下级对上级汇报时总是报喜不报忧。当然,您或许有足够的能力对下级汇报的情况做出较为客观的判断,您或许也有足够的魄力更换那些夸大成绩隐瞒问题的下属。但是,这样做以后,您发现仍然不能使您完全消除困惑。
例如您的财务主管来向您汇报产品成本核算问题,结果发现在您认为很赚钱的某个产品上其成本居然比售价还要高一些,您认为这样的产品还能继续销售吗?财务主管告诉您,他们是严格按照确定的成本核算办法计算出来的,这应该不会有什么错。那么,难道是您的基本判断出错了吗?其实谁都没错,当您企业生产的品种到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的时候,手工管理已经很难将成本精确地核算到每一种产品,甚至每一批产品上去了。特别是不能针对每一种每一批产品准确计算其变动成本。在算粗账的情况下,能使用的最好手段就是将各种不明确的费用进行分摊,这种分摊的办法无疑抹杀了各产品对企业的贡献,所以很容易出现看起来很赚钱的产品,其成本却居高不下。在手工管理的条件下,类似的困惑也许还会出现在生产管理和采购管理中。
如果您在企业经营中时常会出现一些类似的困惑,那么您应该要选择ERP来帮助您消除这些困惑。ERP的精细化管理将最大程度地为您释困解惑。
5、近期企业会有扩展 在我国大陆范围内,企业总数以千万计,然而销售额超过五千万的还不到二十万家。纵观商海,销售额小于2 000万的中小型公司往往比营业额上亿的公司更加运作自如,所谓船小好掉头。但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也都非常清醒,在波涛汹涌的商海中,大船一定比小船更经得起风浪,也更能够赚得更多的绝对价值。所以尽快扩展企业规模几乎是每一个经营者的追求。然而,当企业要实现2 000万到上亿的成长时,一定会面临一道特殊的门槛,这个门槛就是一次系统的管理变革,它是企业成长中必然的管理瓶颈。企业由原先几名创业者管理转变为需要若干部门管理和控制,由几张简单的单据记录管理过程转变成需要数百种单据才能完成,需要更加规范的管理结构和程序、更加专业的技能。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许多企业就因为没有很好地过渡,只有在风浪中迷茫徘徊,更甚者则在风云变幻的商海中翻了船。
因此,如果您的企业已经有明确的扩展迹象,您应该尽早考虑采用ERP系统来帮助您的企业尽快实行规范化和专业化的管理。ERP是一种管理工具,当您使用它时,就迫使您的企业管理逐步进入规范化和专业化。
erp管理系统那个好用
好用的erp管理系统列举如下:
1、用友U8
用友U8成长型企业互联网应用平台,为成长型企业提供预配置的最佳管理与业务实践,以企业全面精细化管理方案为核心,融入互联网时代的新兴元素:移动技术、网络营销、电子商务、体验营销,帮助企业实现产业链协同,推进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变革,助力企业基业长青。
2、浪潮PS
浪潮PS主要以企业工作流程为基础,对企业工作流程中每个节点的质量、进度和成本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高度一致性、同步性和完整性,实现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完全动态化,业务流透明化和规范化,生产管理合理化。
3、金蝶KIS
金蝶KIS是小型企业以低成本、高效率、快速入门的方式实现管理信息化的解决方案。在实现企业决策者对管理信息实时掌控和灵活的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的同时,突破局域网应用模式,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在线订货平台应用。
4、新中大企业管理软件A3系统
新中大企业管理软件A3系统采用了更易操作的框架结构,科学、美观、易学易用。新A3更注重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旨在实现规模化快速成长的单体制造业的物流、计划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效协同。
5、Aisino?ERP
Aisino?ERP系列产品成功覆盖到企业人、财、物管理的各个关键环节,逐步形成了面向制造、流通、服务等多行业领域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其蕴含了先进的ERP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和业务实践,成为推动成长型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最佳经营管理平台。
erp管理系统的简介
ERP系统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简称,用来管理客户、销售、生产、采购、仓储、财务等所有资源,全面提效降本增质,已是每个企业必备。
erp是什么?主要是功能有哪些
erp是企业资源计划或称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简称,是指建立在资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企业资源计划也是实施企业流程再造的重要工具之一,是个属于大型制造业所使用的公司资源管理系统。
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点:
一、财务管理
1、会计核算:会计核算主要是记录、核算、反映和分析资金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变动过程及其结果。它由总账、应收账、应付帐、现金、固定资产、多币制等部分构成。
2、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功能主要是基于会计核算的数据,再加以分析,从而进行相应的预测,管理和控制活动。它侧重于财务计划、控制、分析和预测。
二、生产控制管理
1、主生产计划:它是根据生产计划、预测和客户订单的输入来安排将来的各周期中提供的产品种类和数量,它将生产计划转为产品计划,在平衡了物料和能力的需要后,精确到时间、数量的详细的进度计划。是企业在一段时期内的总活动的安排,是一个稳定的计划,是以生产计划、实际订单和对历史销售分析得来的预测产生的。
2、物料需求计划:在主生产计划决定生产多少最终产品后,再根据物料清单,把整个企业要生产的产品的数量转变为所需生产的零部件的数量,并对照现有的库存量,可得到还需加工多少,采购多少的最终数量。这才是整个部门真正依照的计划。
3、能力需求计划
4、车间控制
5、制造标准
三、物流管理
1、分销管理:销售的管理是从产品的销售计划开始,对其销售产品、销售地区、销售客户各种信息的管理和统计,并可对销售数量、金额、利润、绩效、客户服务做出全面的分析。
2、库存控制:用来控制存储物料的数量,以保证稳定的物流支持正常的生产,但又最小限度的占用资本。它是一种相关的、动态的、及真实的库存控制系统。它能够结合、满足相关部门的需求,随时间变化动态地调整库存,精确的反映库存现状。
3、采购管理:确定合理的定货量、优秀的供应商和保持最佳的安全储备。能够随时提供定购、验收的信息,跟踪和催促对外购或委外加工的物料,保证货物及时到达。建立供应商的档案,用最新的成本信息来调整库存的成本。
四、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规划的辅助决策
1)、对于企业人员、组织结构编制的多种方案,进行模拟比较和运行分析,并辅之以图形的直观评估,辅助管理者做出最终决策。
2)、制定职务模型,包括职位要求、升迁路径和培训计划,根据担任该职位员工的资格和条件,系统会提出针对本员工的一系列培训建议,一旦机构改组或职位变动,系统会提出一系列的职位变动或升迁建议。
3)、进行人员成本分析,可以对过去、现在、将来的人员成本作出分析及预测,并通过ERP集成环境,为企业成本分析提供依据。
2、招聘管理
3、工资核算
4、工时管理
5、差旅核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