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啥也没有,啥都不懂,只有电脑一台,怎么去搞嵌入式LINUX的开发?我是学经济学的

2.自己组装电脑的流程是什么?

3.电脑“无盘系统”怎样安装?

4.我们公司有台小型的服务器,20台左右电脑,但是没有固定ip,能不能构建一个公司的ERP系统?

5.微型计算机由什么组成

6.电脑是Dell的小型台式机,昨天晚上玩的好好的,今天中午重装系统,结果说无法装上去,之后开机一直打

组装一台小型电脑主机,怎么做小型主机电脑系统

目前常用的unix系统版本主要有:unix

sur4.0、hp-ux

11.0,sun的solaris8.0等。支持网络文件系统服务,提供数据等应用,功能强大,由at&t和sco公司推出。这种网络操作系统稳定和安全性能非常好,但由于它多数是以命令方式来进行操作的,不容易掌握,特别是初级用户。正因如此,小型局域网基本不使用unix作为网络操作系统,unix一般用于大型的网站或大型的企、事业局域网中。unix网络操作系统历史悠久,其良好的网络管理功能已为广大网络

用户所接受,拥有丰富的应用软件的支持。目前unix网络操作系统的版本

有:at&t和sco的unixsvr3.2、svr4.0和svr4.2等。unix本是针对小型机

主机环境开发的操作系统,是一种集中式分时多用户体系结构。

啥也没有,啥都不懂,只有电脑一台,怎么去搞嵌入式LINUX的开发?我是学经济学的

DIY装机原则:合理搭配

2002-11-22

现在,计算机界普遍流行着DIY之风,一些DIY高手们更是频频出手,为自己的亲朋好友装机出谋划策。但是常常有这样一类高手,无论是为张三、李四,还是王二配置的计算机,都选择了大体相同的硬件配置,而毫不考虑他们各自的不同需求。

其实由于行业需要的不同、个人爱好的区别,不同用户的电脑的应用范围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硬件配置的侧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才能真正满足人们的需求,这一点对于我们DIY计算机来说更为重要。下面,笔者试举些例子来说明DIY不同用途计算机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小型服务器

现在网络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了,单位有、网吧有,甚至是家庭也组建了小型的局域网,于是服务器的DIY就提上了议事日程,一般而言,服务器的配置主要应该考虑系统的稳定及速度。

1、主板:作为整个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服务器首先需要性能稳定,能够长时间的连续工作,那种动辄死机的机器是无论如何不能担当重任的,而一台服务器的稳定是否与主机板的品质密切相关,因此,在DIY服务器时一定要选择品牌好、性能佳、质量高的主机板,如华硕、技嘉的服务器主板都是不错的选择。

2、CPU:作为小型网络的服务器,一般分工不可能太细,所有的邮件服务、文件服务、程序运行都在一台服务器上,因此服务器的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网络的运行速度,而作为服务器的核心部件CPU便是重中之重,由于目前P4还没有服务器专用的型号,我们可以选购2.0G以上主频的P4 CPU为作为小型网络服务器的核心,当然根据需要,我们也可以选购2颗甚至更多颗CPU组成超级网络服务器,以保证系统的效率。

3、内存:由于服务器需要并行处理多个程序,对于内存的需求自然也比个人电脑要高得多,况且网络操作系统如windows 2000 Server本身对计算机内存的要求也相当高,现在应付一般需求的服务器应配置512M容量以上的内存。

4、磁盘系统:个人认为,这是整台服务器的另一个核心,由于网络用户对服务器的频繁访问,程序的运行,都在折腾着磁盘,因此磁盘系统的速度快慢是服务器整体性能至关重要的部分,根据服务器用途的不同,大家还可以作如下的细分:

速度要求极高型,如视频点播服务器,可以选择SCSI接口配置双SCSI硬盘建立RAID 0模式磁盘阵列,由于SCSI硬盘可以达到1万转/分,性能要比IDE接口的硬盘高出许多,同时SCSI接口在数据传输、资源占用等方面也比IDE接口优先,RAID 0模式的磁盘阵列更是体现速度至上的原则,可以大幅度的提升磁盘系统的速度。由于RAID 0模式对重要数据的安全保护不佳,如果用户对数据安全有较高需求的话,也可以再增加一块硬盘,组建成RAID 3模式磁盘阵列,以最大程度的保护数据安全。

速度要求一般型,如一般的主页发布、邮件服务器,对于这类用户,笔者建议选购一块SCSI控制卡的SCSI接口硬盘,其一是SCSI硬盘的性能大大优于IDE接口,其次这也为今后的升级打下了基础,不必再浪费现有的投资。

速度无要求型,如一般的网络代理服务器,对于一般用户,笔者也建议选购多块IDE接口硬盘,根据需要组建不同模式的RAID系统,虽然一次性投资多了一点,但对提升系统的性能还是大有好处的,千万不要图省事,象普通台式机那样,弄块7200转的IDE接口硬盘了事,那还称之为什么服务器呢?

5、最后值得注意的就是机箱,由于服务器大多为24小时连续工作,加之其内部组件较多,CPU发热量极大,还有SCSI高速硬盘散发的热量,这一切都使得机箱内的温度直线上升,如果选择的机箱散热性能不佳,就会导致机箱内部温度过高,引发系统自行降低CPU运行速度,从而影响系统性能。因此对于服务器机箱的选择一定要注意通风并尽量购置体积较大的机箱,如有可能也可以选购现在新款的全铝制机箱等等。

以上介绍的就是DIY服务器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部分,对于服务器而言,其显示性能和音频性能都是无足轻重的,因此在显示卡、音效卡、显示器的选择问题上可以随意发挥,甚至有些服务器是不配备音效卡及显示器的。

二、作游戏机的电脑

现在有不少朋友购买计算机的最大用途就是玩游戏,由于游戏软件特别是那些大型的3D游戏对计算机性能要求十分苛刻,因此对于DIY游戏用计算机而言,整体要求都比较高,我们在DIY游戏用机时要特别注意显示性能及CPU处理能力。

1、显示卡:一个游戏用计算机的性能有一半都在显示卡上,选择一款功能强大、性能出众的显示卡可以让你在三角洲等大型3D游戏中抢占先机,另外在显示卡的选择上注意最好带有视频输出,这样就可以将视频信号外接至家用电视机上,想想用29英寸的大彩电玩电子游戏是不是很爽,华硕V8200 Deluxe 、丽台A250 LETD myVIVO 等显示卡都是目前不错的选择。

2、CPU:随着现在大型游戏普遍进入3D时代,对计算机CPU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你喜爱游戏类型的不同,可以选购不同类型的CPU,如喜爱大型3D游戏玩家一定要选择P4,其它类型如益智类、RPG类玩家则可以选择赛扬或AMD,

3、音效:由于不少游戏现在都采用了最新的音频技术,如环绕音效、环境音效,甚至有不少游戏是经过杜比认证的(夸张啊!),因此想要得到最佳的音效,你千万不要相信主板集成的这些所谓6.1声道、采用SRS等最新技术的声卡性能,它们的效果往往并不怎么样,你可以配置诸如创新SB Live、丽台6X sound等声卡,相信会给你一个惊喜。

4、显示器:游戏中场景一般变化越快,对显示器的反应速度要求较高,而现在不少玩家却购买了液晶显示器,这是一种极不合适的配置,液晶显示器3000元的投入足以让你选购一款上佳的CRT,我们可以选购17英寸采用最新特丽珑技术的高亮显示器。

除了以上部件,其它部件如硬盘、内存、机箱、光驱等等按照市场上流行配置购买就行,无须太多关注。

三、3维动画设计

现在计算机成了不少朋友的生财之术,如设计3维动画、制作装璜效果图,这类计算机对显示卡的3维显示能力以及CPU的运算能力和内存都有较高的要求:

1、CPU:由于这类计算机需要进行大量的数值运算,对CPU的要求极高,去除了二级缓存的赛扬或AMD都难当此重任,一定要选择P4处理器才能为你卓越不凡的构思增添活力。

2、显示卡:同样由于大量3D运算的需要,对计算机显示卡的要求也很高,如果资金充裕,建议可以购买专门的图型处理显示卡,他们一般具有专业的3D引擎,可以极大的提高显示卡处理3D的能力,节省你制作动画、图像时的时间,最一般也得选择目前主流以上处理芯片的显示卡,否则你工作时那种长时间无奈的等待实在让人心焦。专业级显示卡可以选择3D labs WildCat 6210、WildCat 6110 ,一般级显示卡可以选择V8200 Deluxe 、丽台A250 LETD myVIVO 等。

3、内存:3D运算的时间也会占用大量的内存空间,PHOTOSHOP等图象软件工作时也需要大量的内存空间,如内存不足系统就会用硬盘来模拟内存,而硬盘与内存的速度有天壤之别,听着硬盘哗哗的作响,计算机却没有任何反应时,你一定会很痛心,因此这类计算机一定要安装足够的内存,512M甚至更多容量的内存是它们的首选。

4、显示器:这类用户对显示器的要求也较高,特别是图象处理等对显示器的色彩还原度更有近于苛求的要求,建议购买专业的图形显示器,这类显示器专门针对图象处理、3维设计作了专门的优化处理,可以得到极佳的视觉效果,19或20英寸以上的大屏幕彩显可以达到1600甚至更高的分辨率,给你更大的创作空间,如优派的P225f、索尼的CPD-G520 都是理想的选择。

5、鼠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于3维制作及图像处理的朋友一定要购买一只极品鼠标,一般的鼠标由于精度较低,在制图等操作时把握不好,定位不准,影响你的发挥,而那些极品鼠标则分辨率较高,具有极佳的精度,能够让你事半功倍,如微软的TrackBall Explorer 光学食指鲨、罗技的无限旋貂,定会让你使得得心应手。

以前这类计算机硬盘的选择也较为重要,现在硬盘大多是7200转,2M Cache的高速硬盘,已经满足它们的需要,或者你也可以购买8M Cache的硬盘甚至是SCSI接口的硬盘,它们可以更好的满足你的需求,至于音效卡、音箱、光驱等等小物件无关紧要,你就随心所欲的选择吧。

四、上网用机

现在越来越多的朋友加入了网虫一族,那么上网用机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呢?这就是显示器及内存等。

1、显示器:这是首当其冲的部件,笔者以为,上网的朋友常常一上就是好几小时,长时间对着显示器眼睛受到的伤害很大,因此,在显示器的购置问题上笔者建议有条件的朋友尽量购买液晶彩显,因为液晶彩显大多辐射较低,对眼睛的伤害较小。如果因为经济问题而选择CRT,也一定要选择那些经过认证的低辐射产品,要知道眼睛可是我们心灵的窗口,要是受到损害那可是一辈子的事情。最近液晶显示器价格大跳水,配机的朋友赶快出手吧!

2、内存:上网的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打开一个又一个的浏览器窗口后,计算机系统的资源极快的下降,导致计算机的运行速度越来越慢,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内存资源的不足,造成系统性能大幅度下降,因此专门用于上网的计算机可以配置较高容量的内存,目前128M已经是基本配置,可以适当配置256M或更高容量的内存。

3、MODEM、网卡:现在上宽带网的朋友越来越多了,选择一块好的网卡就显得很是关键,它可以极大的提高你的网速和稳定性,现在有不少廉价的老式ISA接口网卡,它们大多不支持即插即用,建议不要购买,3COM等品牌的PCI网卡才是较佳的选择。当然现在还有许多驱猫上网的朋友,对于他们,调制解调器的好坏更加关键,因为电话线的信号传输比宽带来得更加脆弱,如果使用性能不佳的调制解调器,断线、掉线就将伴你而行,国内的实达、致福等猫应该成为你的首选。

除此之外,CPU的选择倒是无关紧要,无论是P4、赛扬或是AMD都可以满足你的需要;主板、显示卡、声效卡也不再那么重要,甚至采用那些集成的整合主板也是不错的方法。

五、多媒体计算机

不少家庭购买计算机是出于多媒体欣赏的需要,那么对于这些朋友在购机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1、显示卡:显示卡可谓是多媒体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对于画面的处理、MPEG的解码,以及视频的输入、输出都至关重要,我们在选购显示卡时对显示卡的芯片组、接口都要特别注意。

2、声效卡:现在不少主机板都集成了AC97的声效卡,但你可不要指望这些集成的声卡能有多大的作为,建议你另外选购中高档的音效卡,如SB Live系列等等,它们将让你领域什么是真正的天籁之音。

3、音箱:再好的音效卡也得用音箱来播放,现在有源的计算机音箱随处可见,数得上字号的也很多,不少音箱都声称采用了什么最新技术,用3只或2只就可以实现环绕等音效,甚至可以全面取代5.1音箱,你可千万别天真的相信这些谎言,只有真正欣赏过5.1甚至是6.1音效的你才明白这些谎言是多么可笑。如果你有钱,不妨考虑创新的DDT3500 Digital,不成的话国内的漫步者S5.1也是理想的选择。

4、DVD光驱:对于多媒体计算机而言,DVD光驱可是标准的配置,因为要想欣赏高品质的多媒体效果,CD-ROM可是不行的,只有DVD的画面、音效才是理想的欣赏媒体,建议你在选购DVD光驱时注意一下DVD的区码设置,现在有不少DVD光驱都是全区码设置,不过就算你购买的是锁区码的DVD光驱也无关紧要,因为不少此类光驱是可以解码的,就算不成现在市面上的DVD碟片也大多为全区码,这并不会影响你今后欣赏DVD大片。

5、显示器:在多媒体计算机的显示器问题上,你千万别选择液晶,这家伙的屏幕刷新率较低,容易产生拖尾现象,不适宜作为多媒体显示器使用,最佳的当然还是一贯使用的CRT来得实在,现在传统CRT大多已经进入了高亮时代,它们对于显示多媒体画面时有较大的帮助。

除却以上介绍的东东,还有些诸如CPU、主板、硬盘等部件参照目前的流行配置即可,皆可满足你的需要。

以上笔者针对几种不同应用范围的计算机,突出重点,选择了不同的配置,其实计算机和我们大家一样,根据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工作需要、个人喜好,每台计算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我们千万不可随大流,所有人配出来的计算机都是千篇一律。因此我们在DIY时应根据自己工作的侧重点,个人的喜好,分清主次,挑选适合自己需要的配件,凸显个性、体现特性,亮出自己的风彩,从而达到既省钱又提升了系统性能的目的,这才是我们DIY计算机的真正含义。

自己组装电脑的流程是什么?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产品的普及,以计算机技术、芯片技术和软件技术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再度成为当前研究和应用的热点,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技术(3C)合一的趋势正在逐步形成,无所不在的网络和无所不在的计算(everything connecting, everywhere computing)正在将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信息社会。

一、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且软硬件是可裁剪的,适用于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等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最典型的特点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能拥有各类形形运用了嵌入式技术的电子产品,小到MP3、PDA等微型数字化设备,大到信息家电、智能电器、车载GIS,各种新型嵌入式设备在数量上已经远远超过了通用计算机。这也难怪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在1999年1月访华时就预言,4~5年后嵌入式智能工具将成为继PC机和Internet之后计算机工业最伟大的发明。

1.1 历史与现状

虽然嵌入式系统是近几年才开始真正风靡起来的,但事实上嵌入式这个概念却很早就已经存在了,从上个世纪70年代单片机的出现到今天各种嵌入式微处理器、微控制器的广泛应用,嵌入式系统少说也有了近30年的历史。纵观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无操作系统阶段

嵌入式系统最初的应用是基于单片机的,大多以可编程控制器的形式出现,具有监测、伺服、设备指示等功能,通常应用于各类工业控制和飞机、导弹等武器装备中,一般没有操作系统的支持,只能通过汇编语言对系统进行直接控制,运行结束后再清除内存。这些装置虽然已经初步具备了嵌入式的应用特点,但仅仅只是使用8位的CPU芯片来执行一些单线程的程序,因此严格地说还谈不上"系统"的概念。

这一阶段嵌入式系统的主要特点是:系统结构和功能相对单一,处理效率较低,存储容量较小,几乎没有用户接口。由于这种嵌入式系统使用简便、价格低廉,因而曾经在工业控制领域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但却无法满足现今对执行效率、存储容量都有较高要求的信息家电等场合的需要。

简单操作系统阶段

20世纪80年代,随着微电子工艺水平的提高,IC制造商开始把嵌入式应用中所需要的微处理器、I/O接口、串行接口以及RAM、ROM等部件统统集成到一片VLSI中,制造出面向I/O设计的微控制器,并一举成为嵌入式系统领域中异军突起的新秀。与此同时,嵌入式系统的程序员也开始基于一些简单的"操作系统"开发嵌入式应用软件,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提高了开发效率。

这一阶段嵌入式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出现了大量高可靠、低功耗的嵌入式CPU(如Power PC等),各种简单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始出现并得到迅速发展。此时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虽然还比较简单,但已经初步具有了一定的兼容性和扩展性,内核精巧且效率高,主要用来控制系统负载以及监控应用程序的运行。

实时操作系统阶段

20世纪90年代,在分布控制、柔性制造、数字化通信和信息家电等巨大需求的牵引下,嵌入式系统进一步飞速发展,而面向实时信号处理算法的DSP产品则向着高速度、高精度、低功耗的方向发展。随着硬件实时性要求的提高,嵌入式系统的软件规模也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RTOS),并开始成为嵌入式系统的主流。

这一阶段嵌入式系统的主要特点是:操作系统的实时性得到了很大改善,已经能够运行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微处理器上,具有高度的模块化和扩展性。此时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已经具备了文件和目录管理、设备管理、多任务、网络、图形用户界面(GUI)等功能,并提供了大量的应用程序接口(API),从而使得应用软件的开发变得更加简单。

面向Internet阶段

21世纪无疑将是一个网络的时代,将嵌入式系统应用到各种网络环境中去的呼声自然也越来越高。目前大多数嵌入式系统还孤立于Internet之外,随着Internet的进一步发展,以及Internet技术与信息家电、工业控制技术等的结合日益紧密,嵌入式设备与Internet的结合才是嵌入式技术的真正未来。

信息时代和数字时代的到来,为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对嵌入式系统厂商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嵌入式技术与Internet技术的结合正在推动着嵌入式技术的飞速发展,嵌入式系统的研究和应用产生了如下新的显著变化:

新的微处理器层出不穷,嵌入式操作系统自身结构的设计更加便于移植,能够在短时间内支持更多的微处理器。

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成了一项系统工程,开发厂商不仅要提供嵌入式软硬件系统本身,同时还要提供强大的硬件开发工具和软件支持包。

通用计算机上使用的新技术、新观念开始逐步移植到嵌入式系统中,如嵌入式数据库、移动代理、实时CORBA等,嵌入式软件平台得到进一步完善。

各类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迅速发展,由于具有源代码开放、系统内核小、执行效率高、网络结构完整等特点,很适合信息家电等嵌入式系统的需要,目前已经形成了能与Windows CE、Palm OS等嵌入式操作系统进行有力竞争的局面。

网络化、信息化的要求随着Internet技术的成熟和带宽的提高而日益突出,以往功能单一的设备如电话、手机、冰箱、微波炉等功能不再单一,结构变得更加复杂,网络互联成为必然趋势。

精简系统内核,优化关键算法,降低功耗和软硬件成本。

提供更加友好的多媒体人机交互界面。

1.2 体系结构

根据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定义,嵌入式系统是"控制、监视或者辅助设备、机器和车间运行的装置"(devices used to control, monitor, or assist the operation of equipment, machinery or plants)。一般而言,整个嵌入式系统的体系结构可以分成四个部分: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外围设备、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嵌入式应用软件,如图1所示。

图1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嵌入式处理器

嵌入式系统的核心是各种类型的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处理器与通用处理器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嵌入式CPU大多工作在为特定用户群所专门设计的系统中,它将通用CPU中许多由板卡完成的任务集成到芯片内部,从而有利于嵌入式系统在设计时趋于小型化,同时还具有很高的效率和可靠性。

嵌入式处理器的体系结构经历了从CISC(复杂指令集)至RISC(精简指令集)和Compact RISC的转变,位数则由4位、8位、16位、32位逐步发展到64位。目前常用的嵌入式处理器可分为低端的嵌入式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中高端的嵌入式微处理器(Embedded Micro Processor Unit,EMPU)、用于计算机通信领域的嵌入式DSP处理器(Embedded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EDSP)和高度集成的嵌入式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

目前几乎每个半导体制造商都生产嵌入式处理器,并且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拥有自主的处理器设计部门,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嵌入式处理器已经超过1000多种,流行的体系结构有30多个系列,其中以ARM、PowerPC、MC 68000、MIPS等使用得最为广泛。

嵌入式外围设备

在嵌入系统硬件系统中,除了中心控制部件(MCU、DSP、EMPU、SOC)以外,用于完成存储、通信、调试、显示等辅助功能的其他部件,事实上都可以算作嵌入式外围设备。目前常用的嵌入式外围设备按功能可以分为存储设备、通信设备和显示设备三类。

存储设备主要用于各类数据的存储,常用的有静态易失型存储器(RAM、SRAM)、动态存储器(DRAM)和非易失型存储器(ROM、EPROM、EEPROM、FLASH)三种,其中FLASH凭借其可擦写次数多、存储速度快、存储容量大、价格便宜等优点,在嵌入式领域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存在的绝大多数通信设备都可以直接在嵌入式系统中应用,包括RS-232接口(串行通信接口)、SPI(串行外围设备接口)、IrDA(红外线接口)、I2C(现场总线)、USB(通用串行总线接口)、Ethernet(以太网接口)等。

由于嵌入式应用场合的特殊性,通常使用的是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板(Touch Panel)等外围显示设备。

嵌入式操作系统

为了使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更加方便和快捷,需要有专门负责管理存储器分配、中断处理、任务调度等功能的软件模块,这就是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是用来支持嵌入式应用的系统软件,是嵌入式系统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包括与硬件相关的底层驱动程序、系统内核、设备驱动接口、通信协议、图形用户界面(GUI)等。嵌入式操作系统具有通用操作系统的基本特点,如能够有效管理复杂的系统资源,能够对硬件进行抽象,能够提供库函数、驱动程序、开发工具集等。但与通用操作系统相比较,嵌入式操作系统在系统实时性、硬件依赖性、软件固化性以及应用专用性等方面,具有更加鲜明的特点。

嵌入式操作系统根据应用场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面向消费电子产品的非实时系统,这类设备包括个人数字助理(PDA)、移动电话、机顶盒(STB)等;另一类则是面向控制、通信、医疗等领域的实时操作系统,如WindRiver公司的VxWorks、QNX系统软件公司的QNX等。实时系统(Real Time System)是一种能够在指定或者确定时间内完成系统功能,并且对外部和内部事件在同步或者异步时间内能做出及时响应的系统。在实时系统中,操作的正确性不仅依赖于逻辑设计的正确程度,而且与这些操作进行的时间有关,也就是说,实时系统对逻辑和时序的要求非常严格,如果逻辑和时序控制出现偏差将会产生严重后果。

实时系统主要通过三个性能指标来衡量系统的实时性,即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生存时间(Survival Time)和吞吐量(Throughput):

响应时间 是实时系统从识别出一个外部事件到做出响应的时间;

生存时间 是数据的有效等待时间,数据只有在这段时间内才是有效的;

吞吐量 是在给定的时间内系统能够处理的事件总数,吞吐量通常比平均响应时间的倒数要小一点。

实时系统根据响应时间可以分为弱实时系统、一般实时系统和强实时系统三种。弱实时系统在设计时的宗旨是使各个任务运行得越快越好,但没有严格限定某一任务必须在多长时间内完成,弱实时系统更多关注的是程序运行结果的正确与否,以及系统安全性能等其他方面,对任务执行时间的要求相对来讲较为宽松,一般响应时间可以是数十秒或者更长。一般实时系统是弱实时系统和强实时系统的一种折衷,它的响应时间可以在秒的数量级上,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设备中。强实时系统则要求各个任务不仅要保证执行过程和结果的正确性,同时还要保证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响应时间通常要求在毫秒甚至微秒的数量级上,这对涉及到医疗、安全、军事的软硬件系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时限(deadline)是实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对任务截止时间的要求,根据时限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程度,实时系统又可以分为软实时系统(soft real-time-system)和硬实时系统(hard real-time-system)。软实时指的是虽然对系统响应时间有所限定,但如果系统响应时间不能满足要求,并不会导致系统产生致命的错误或者崩溃;硬实时则指的是对系统响应时间有严格的限定,如果系统响应时间不能满足要求,就会引起系统产生致命的错误或者崩溃。如果一个任务在时限到达之时尚未完成,对软实时系统来说还是可以容忍的,最多只会降低系统性能,但对硬实时系统来说则是无法接受的,因为这样带来的后果根本无法预测,甚至可能是灾难性的。在目前实际运用的实时系统中,通常允许软硬两种实时性同时存在,其中一些事件没有时限要求,另外一些事件的时限要求是软实时的,而对系统产生关键影响的那些事件的时限要求则是硬实时的。

嵌入式应用软件

嵌入式应用软件是针对特定应用领域,基于某一固定的硬件平台,用来达到用户预期目标的计算机软件,由于用户任务可能有时间和精度上的要求,因此有些嵌入式应用软件需要特定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支持。嵌入式应用软件和普通应用软件有一定的区别,它不仅要求其准确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等方面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而且还要尽可能地进行优化,以减少对系统资源的消耗,降低硬件成本。

1.3 关键问题

嵌入式系统是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以及电子技术与特定行业的具体应用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必然是一个技术密集、资金密集、高度分散、不断创新的知识集成系统,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充满了竞争、机遇与创新,需要解决好如下一些关键问题:

内核精巧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一般都是小型电子装置,系统资源相对有限,因此对内核的要求相当高,较之传统的操作系统来讲要小得多,例如ENEA公司推出的OSE分布式嵌入式系统,整个内核只有5KB。

面向应用 嵌入式系统通常是面向用户、面向产品、面向特定应用的。嵌入式系统中的CPU大多工作在为特定用户群定制的环境中,具有低耗、体积小、集成度高等特点,在进行软硬件设计时必须突出效率、去除冗余,针对用户的具体需求对系统进行合理的配置,方能达到理想的性能。

系统精简 嵌入式系统中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通常没有明显的区别,不要求其功能及实现上过于复杂,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控制系统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证系统安全。

性能优化 嵌入式系统通常都要求有一定的实时性保障,为了提高执行速度和系统性能,嵌入式系统中的软件一般都固化在存储芯片或者处理器的内部存储器件当中,而不是存贮在磁盘等外部载体中。由于嵌入式系统的运算速度和存储容量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限制,而且大部分系统都必须有较高的实时性保证,因此对软件质量(特别是可靠性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

专业开发 嵌入式系统本身并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用户不能直接在其上进行二次开发。当系统完成之后,用户如果需要修改其中某个程序的功能,必须借助一套完整的开发工具和环境。嵌入式系统中专用的开发工具和环境通常是基于通用计算机上的软硬件设备,以及各种逻辑分析仪、混合信号示波器等。

回页首

二、嵌入式Linux

Linux从1991年问世到现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已经发展成为功能强大、设计完善的操作系统之一,不仅可以与各种传统的商业操作系统分庭抗争,在新兴的嵌入式操作系统领域内也获得了飞速发展。嵌入式Linux(Embedded Linux)是指对标准Linux经过小型化裁剪处理之后,能够固化在容量只有几K或者几M字节的存储器芯片或者单片机中,适合于特定嵌入式应用场合的专用Linux操作系统。

2.1 优势

嵌入式Linux的开发和研究是操作系统领域中的一个热点,目前已经开发成功的嵌入式系统中,大约有一半使用的是Linux。Linux之所以能在嵌入式系统市场上取得如此辉煌的成果,与其自身的优良特性是分不开的。

广泛的硬件支持

Linux能够支持x86、ARM、MIPS、ALPHA、PowerPC等多种体系结构,目前已经成功移植到数十种硬件平台,几乎能够运行在所有流行的CPU上。Linux有着异常丰富的驱动程序资源,支持各种主流硬件设备和最新硬件技术,甚至可以在没有存储管理单元(MMU)的处理器上运行,这些都进一步促进了Linux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

内核高效稳定

Linux内核的高效和稳定已经在各个领域内得到了大量事实的验证,Linux的内核设计非常精巧,分成进程调度、内存管理、进程间通信、虚拟文件系统和网络接口五大部分,其独特的模块机制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实时地将某些模块插入到内核或从内核中移走。这些特性使得Linux系统内核可以裁剪得非常小巧,很适合于嵌入式系统的需要。

开放源码,软件丰富

Linux是开放源代码的自由操作系统,它为用户提供了最大限度的自由度,由于嵌入式系统千差万别,往往需要针对具体的应用进行修改和优化,因而获得源代码就变得至关重要了。Linux的软件资源十分丰富,每一种通用程序在Linux上几乎都可以找到,并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在Linux上开发嵌入式应用软件一般不用从头做起,而是可以选择一个类似的自由软件做为原型,在其上进行二次开发。

优秀的开发工具

开发嵌入式系统的关键是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开发和调试工具。传统的嵌入式开发调试工具是在线仿真器(In-Circuit Emulator,ICE),它通过取代目标板的微处理器,给目标程序提供一个完整的仿真环境,从而使开发者能够非常清楚地了解到程序在目标板上的工作状态,便于监视和调试程序。在线仿真器的价格非常昂贵,而且只适合做非常底层的调试,如果使用的是嵌入式Linux,一旦软硬件能够支持正常的串口功能时,即使不用在线仿真器也可以很好地进行开发和调试工作,从而节省了一笔不小的开发费用。嵌入式Linux为开发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工具链(Tool Chain),它利用GNU的gcc做编译器,用gdb、kgdb、xgdb做调试工具,能够很方便地实现从操作系统到应用软件各个级别的调试。

完善的网络通信和文件管理机制

Linux至诞生之日起就与Internet密不可分,支持所有标准的Internet网络协议,并且很容易移植到嵌入式系统当中。此外,Linux还支持ext2、fat16、fat32、romfs等文件系统,这些都为开发嵌入式系统应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2 挑战

目前,嵌入式Linux系统的研发热潮正在蓬勃兴起,并且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除了一些传统的Linux公司(如RedHat、MontaVista等)正在从事嵌入式Linux的开发和应用之外,IBM、Intel、Motorola等著名企业也开始进行嵌入式Linux的研究。虽然前景一片灿烂,但就目前而言,嵌入式Linux的研究成果与市场的真正要求仍有一段差距,要开发出真正成熟的嵌入式Linux系统,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提高系统实时性

Linux虽然已经被成功地应用到了PDA、移动电话、车载电视、机顶盒、网络微波炉等各种嵌入式设备上,但在医疗、航空、交通、工业控制等对实时性要求非常严格的场合中还无法直接应用,原因在于现有的Linux是一个通用的操作系统,虽然它也采用了许多技术来加快系统的运行和响应速度,并且符合POSIX 1003.1b标准,但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一个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Linux的内核调度策略基本上是沿用UNIX系统的,将它直接应用于嵌入式实时环境会有许多缺陷,如在运行内核线程时中断被关闭,分时调度策略存在时间上的不确定性,以及缺乏高精度的计时器等等。正因如此,利用Linux作为底层操作系统,在其上进行实时化改造,从而构建出一个具有实时处理能力的嵌入式系统,是现在日益流行的解决方案。

改善内核结构

Linux内核采用的是整体式结构(Monolithic),整个内核是一个单独的、非常大的程序,这样虽然能够使系统的各个部分直接沟通,有效地缩短任务之间的切换时间,提高系统响应速度,但与嵌入式系统存储容量小、资源有限的特点不相符合。嵌入式系统经常采用的是另一种称为微内核(Microkernel)的体系结构,即内核本身只提供一些最基本的操作系统功能,如任务调度、内存管理、中断处理等,而类似于文件系统和网络协议等附加功能则运行在用户空间中,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取舍。Microkernel的执行效率虽然比不上Monolithic,但却大大减小了内核的体积,便于维护和移植,更能满足嵌入式系统的要求。可以考虑将Linux内核部分改造成Microkernel,使Linux在具有很高性能的同时,又能满足嵌入式系统体积小的要求。

完善集成开发平台

引入嵌入式Linux系统集成开发平台,是嵌入式Linux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的内在要求。传统上的嵌入式系统都是面向具体应用场合的,软件和硬件之间必须紧密配合,但随着嵌入式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出现就成了一种必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促成嵌入式系统朝层次化和模块化的方向发展。很显然,嵌入式集成开发平台也是符合上述发展趋势的,一个优秀的嵌入式集成开发环境能够提供比较完备的仿真功能,可以实现嵌入式应用软件和嵌入式硬件的同步开发,从而摆脱了"嵌入式应用软件的开发依赖于嵌入式硬件的开发,并且以嵌入式硬件的开发为前提"的不利局面。一个完整的嵌入式集成开发平台通常包括编译器、连接器、调试器、跟踪器、优化器和集成用户界面,目前Linux在基于图形界面的特定系统定制平台的研究上,与Windows CE等商业嵌入式操作系统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整体集成开发环境有待提高和完善。

回页首

三、关键技术

嵌入式系统是一种根据特定用途所专门开发的系统,它只完成预期要完成的功能,因此其开发过程和开发环境同传统的软件开发相比有着显著的不同。

3.1 开发流程

在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开发中,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

嵌入式系统发展到今天,对应于各种微处理器的硬件平台一般都是通用的、固定的、成熟的,这就大大减少了由硬件系统引入错误的机会。此外,由于嵌入式操作系统屏蔽了底层硬件的复杂性,使得开发者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API函数就可以完成大部分工作,因此大大简化了开发过程,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者现在已经从反复进行硬件平台设计的过程中解脱出来,从而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满足特定的需求上。

嵌入式系统通常是一个资源受限的系统,因此直接在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平台上编写软件比较困难,有时候甚至是不可能的。目前一般采用的解决办法是首先在通用计算机上编写程序,然后通过交叉编译生成目标平台上可以运行的二进制代码格式,最后再下载到目标平台上的特定位置上运行。

需要交叉开发环境(Cross Development Environment)的支持是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时的一个显著特点,交叉开发环境是指编译、链接和调试嵌入式应用软件的环境,它与运行嵌入式应用软件的环境有所不同,通常采用宿主机/目标机模式,如图3所示。

图3 交叉开发环境

宿主机(Host)是一台通用计算机(如PC机或者工作站),它通过串口或者以太网接口与目标机通信。宿主机的软硬件资源比较丰富,不但包括功能强大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和Linux),而且还有各种各样优秀的开发工具(如WindRiver的Tornado、Microsoft的Embedded Visual C++等),能够大大提高嵌入式应用软件的开发速度和效率。

目标机(Target)一般在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期间使用,用来区别与嵌入式系统通信的宿主机,它可以是嵌入式应用软件的实际运行环境,也可以是能够替代实际运行环境的仿真系统,但软硬件资源通常都比较有限。嵌入式系统的交叉开发环境一般包括交叉编译器、交叉调试器和系统仿真器,其中交叉编译器用于在宿主机上生成能在目标机上运行的代码,而交叉调试器和系统仿真器则用于在宿主机与目标机间完成嵌入式软件的调试。在采用宿主机/目标机模式开发嵌入式应用软件时,首先利用宿主机上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开发环境开发和仿真调试目标机上的软件,然后通过串口或者以网络将交叉编译生成的目标代码传输并装载到目标机上,并在监控程序或者操作系统的支持下利用交叉调试器进行分析和调试,最后目标机在特定环境下脱离宿主机单独运行。

建立交叉开发环境是进行嵌入式软件开发的第一步,目前常用的交叉开发环境主要有开放和商业两种类型。开放的交叉开发环境的典型代表是GNU工具链、目前已经能够支持x86、ARM、MIPS、PowerPC等多种处理器。商业的交叉开发环境则主要有Metrowerks CodeWarrior、ARM Software Development Toolkit、SDS Cross compiler、WindRiver Tornado、Microsoft Embedded Visual C++等。

3.2 交叉编译和链接

在完成嵌入式软件的编码之后,需要进行编译和链接以生成可执行代码,由于开发过程大多是在使用Intel公司x86系列CPU的通用计算机上进行的,而目标环境的处理器芯片却大多为ARM、MIPS、PowerPC、DragonBall等系列的微处理器,这就要求在建立好的交叉开发环境中进行交叉编译和链接。

交叉编译器和交叉链接器是能够在宿主机上运行,并且能够生成在目标机上直接运行的二进制代码的编译器和链接器。例如在基于ARM体系结构的gcc交叉开发环境中,arm-linux-gcc是交叉编译器,arm-linux-ld是交叉链接器。通常情况下,并不是每一种体系结构的嵌入式微处理器都只对应于一种交叉编译器和交叉链接器,比如对于M68K体系结构的gcc交叉开发环境而言,就对应于多种不同的编译器和链接器。如果使用的是COFF格式的可执行文件,那么在编译Linux内核时需要使用m68k-coff-gcc和m68k-coff-ld,而在编译应用程序时则需要使用m68k-coff-pic-gcc和m68k-coff-pic-ld。

嵌入式系统在链接过程中通常都要求使用较小的函数库,以便最后产生的可执行代码能够尽可能地小,因此实际运用时一般使用经过特殊处理的函数库。对于嵌入式Linux系统来讲,功能越来越强、体积越来越大的C语言函数库glibc和数学函数库libm已经很难满足实际的需要,因此需要采用它们的精化版本uClibc、uClibm和newlib等。

目前嵌入式的集成开发环境都支持交叉编译和交叉链接,如WindRiver Tornado和GNU工具链等,编写好的嵌入式软件经过交叉编译和交叉链接后通常会生成两种类型的可执行文件:用于调试的可执行文件和用于固化的可执行文件。

3.3 交叉调试

嵌入式软件经过编译和链接后即进入调试阶段,调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嵌入式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交叉调

电脑“无盘系统”怎样安装?

安装CPU以及散热器? 首先将主板从主板盒子上,主板出厂时,CPU底座都有塑料保护盖和金属卡子卡好的。

打开CPU底座的金属卡子,将金属卡子完全打开。安装CPU时,注意CPU缺口和底座凸口对准放入。

将卡子盖下,卡好固定扣。卡子卡好后,塑料保护盖会自动弹下。

散热器底座有标识1150的字样,将扣钉扣入1150的方向,将散热器底座安装在主板上。

将塑料螺钉插入散热器底座固定。

散热器底部有预先涂好硅脂,记得要先拿下散热器底座上的透明盖子。

将散热器两边的扣具跟底座卡好,当然这里算个小难点,先将一边扣具卡住。然后一手扶散热器主体,一手将另外一边扣具向下压。

注意,千万不要忘记将散热器供电接口插在主板“CPU_FAN”的风扇电源口。

安装内存硬盘、电源

安装内存时注意内存的缺口部分。 拉开内存槽两边的卡子,插入内存。内存正确安装好后两头的塑料卡子会刚好卡紧内存。(可能会有“咔”的一声)

再安装SSD,本次装机我们使用的是M.2固态硬盘,安装也比较简单。将M.2 SSD插好拧紧螺丝即可。

安装完成后,将主板放入机箱中,开始安装电源。

接入24PIN主板供电,电源卡口与主板电源凸口对齐,插反是插不进的。

接入4PIN主板供电。这里说下,有的主板CPU供电是4+4PIN的,就需要将电源的接口全部插入,不论哪种供电都是有防呆设计的,大家可以很容易找到插入方向。

安装独立显卡和机箱跳线?

在装机时我们通常最后安装显卡,因为显卡体积比较大,先装显卡不太方便操作。

先将主板的PCI-E显卡槽卡子打开。再将显卡对好主板的PCI-E显卡槽,注意显卡金手指的缺口,将显卡插入显卡槽。

显卡供电千万不要忘记插,不然将无法开机。为了保证不出意外,一定要插紧。

最后接好机箱的跳线,按照主板上的标识对应插好即可。一船情况下,跳线包括:USB接口、音频接口、USB 3.0接口、开关机及LED灯等。

我们公司有台小型的服务器,20台左右电脑,但是没有固定ip,能不能构建一个公司的ERP系统?

无盘Windows XP网络的安装

无盘Windows XP的安装软件为Venturcom出品的BXP,目前的最高版为BXP2.5,它是Boot-NIC的升级版本,其工作原理及安装方法与Boot-NIC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本文将简述无盘Windows XP的安装过程,对于与Boot-NIC不同之处,本文将作详细说明。

1 BXP 2.5概述

1.1 BXP 2.5简介

BXP支持可远程引导的基于网络的虚拟磁盘,使工作站无盘启动到Windows 2000或Windows XP,它不需要特殊硬件设备 , 也不需要专用BIOS系统,就可以使用无盘工作站拥有类似于IP/iSCSI的适配器,并要连接服务器的虚拟磁盘映象,生成一个虚拟的本地硬盘,从而使无盘工作站完全象有盘站一样工作。

BXP是利用服务器的硬盘空间,通过网络存储虚拟映射的纯软件的无盘解决方案,与传统的无盘网络大不相同。所有的处理都在工作站系统上完成,服务器只提供启动和存取服务,也就是说在无盘工作站运行软件时,所消耗的资源(主要指CPU和内存资源)都是工作站自身提供的,这点与Windows 2000 终端是完全不同的,也正是由于这个因素,使得无盘Windows XP对工作站的要求较高,因为本身Windows XP对系统硬件的要求就比较高。

BXP的工作原理与本丛书基础篇的第5章所介绍的Boot-NIC基本类似,它们都是基于网络存储,为了实现从网络上远程引导, BXP工作站端大多使用了 PXE(预置执行环境)的引导技术。 PXE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前面介绍的无盘Windows 98系统,还可以用于较新的一些无盘软件,目前已成为是一种定义网络客户如何自动地下载启动映象和结构参数的开放工业规格。 BXP 使用 PXE 下载一个带引导程序映象文件,然后装载Windows 2000 或Windows XP操作系统。 较新的网卡基本上都支持PXE。

BXP服务器由一些服务和管理模块所组成,主要的服务包括:输入/输出 (IO) 服务和登录服务,这些服务和模块我们将在后续章节中作详细的介绍。。

一个工作站系统被分配一个位于BXP服务器相关目录下的虚拟磁盘文件,IO 服务负责处理从BXP客户机传送过来的的IO请求,并负责存取这些虚拟磁盘映象文件,对于较大型的无盘网络,可以适当增设一些IO服务器,以分担数据流量,提高运行速度。登录服务用于验证工作站帐号, 且提供此帐号的工作站分配的虚拟磁盘的系统数据。

1.2 较Boot-NIC的改进之处

BXP为Boot-NIC的升级版本,在系统功能、性能及稳定性方面都有所提高。

BXP无盘工作站支持Windows XP操作系统和Windows 2000操作系统,而Boot-NIC只能支持Windows 2000 操作系统。

BXP的虚拟磁盘最大限制为8GB,Boot-NIC最大只能支持2GB。

在工作站/虚拟磁盘的使用模式增加了服务器缓冲方式。

1.3 对系统的要求

BXP对服务器的要求

操作系统: Windows XP 、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Windows 2000 Server、或 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

Service Packs: 安装最新的升级补丁,对于Windows 2000,应用安装Service packs 2 或以上的版本。可以到微软的网站去下载更新补丁(http:// windowsupdate.microsoft.com)。

磁盘空间: BXP 服务器应有有充足的硬盘空间,以保证虚拟磁盘映象文件的存放。

服务器有固定的IP地址。

安装IE4或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安装DHCP或BOOTP服务器,可以为工作站提供IP地址。

BXP 客户

工作站的硬件配置应用超过Windows XP的最低要求,最好能高于推荐的配置。

每个工作站的网卡,必须安装PXE或BOOTP芯片。

共享一个虚拟磁盘文件的多台工作站的硬件配置应用完全相同。

1.4 工作站/虚拟磁盘的使用模式

根据虚拟磁盘文件是否能被多个工作站共享可分为专用模式和共享模式,根据缓冲方式又可分为:无缓冲方式、内存缓冲方式和服务器缓冲方式。由上述两种方式可以组合成五种工作站/虚拟磁盘的使用模式,以下将分别介绍。

1.无缓冲专用映象模式

这种工作模式为系统的默认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每个BXP工作站分配一个专用的虚拟磁盘,如图1所示。客户可以任意修改系统的数据,并可以得到保存。

图1 无缓冲专用映象模式

优点:

每个工作站独立地使用自己的磁盘映象,且可以保存文件。

工作站的可以使用不同的硬件 (若要使用一样的虚拟磁盘映象,则硬件配置要求是相同的)。

缺点:

增加网络负荷。

每个工作站要使用独立的磁盘映象,所以占用服务器硬盘空间很大。

2.带内存缓冲的专用映象模式

在这一模式下,每一个工作站分配一个专用虚拟磁盘,结构示意如图2所示。若用户向虚拟磁盘写内容或修改虚拟磁盘的内容, 那么写入的内容将自动保存到工作站内存中,而客户所看到结果是写入了磁盘中,当工作站重新启动的时候,虚拟磁盘的所有变化被全部消失,就象在有盘工作站上安装了还原卡的效果一样。

图2 带内存缓冲的专用映象模式

优点:

虚拟磁盘可以通过重新启动来恢复最初的状态,抗病毒和防黑客能力强,对公共机房来说可以使用软件的维护量大大降低。另外,由于缓冲区在工作站本机内存中,所以运行速度较快。

缺点:

无法保存客户数据。

工作站的部分内存将会被当作工作站磁盘隐藏使用,因此在这种使用模式下,系统的工作站的内存要求较高,在运行一些较大型软件时,系统常会因缓冲内存不够,而无法正常运行。

3.带服务器缓冲的专用映象模式

这种模式从操作无盘站的客户角度来看,完全等同于“带内存缓冲的专用映象模式”,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缓冲区的位置不是工作站的内存而是服务服务器的一个文件,这个文件用于暂存工作站的所作的数据修改,当BXP工作站重新启动时, 暂存在服务器的这个临时文件将被删除。它的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带服务器缓冲的专用映象模式

优点:

虚拟磁盘可以通过重新启动恢复初始状态,对公共机房来说可以使用软件的维护量降低,由于缓冲区设置中服务器上,所以对无盘工作站的内存容量的要求较低,且在运行大型软件时不会出现内存不够的现象。

缺点:

客户无法保存数据。

由于缓冲区与工作站间有较大的数据流量,使用网络的负荷加大。

4.带内存缓冲的共享映象模式

在这一使用模式中,多个的无盘工作站同时使用相同的虚拟磁盘映象。为使共享磁盘映象不被破坏,映象文件的使用必须采用缓冲方式,在这种使用模式下缓冲区设置在工作站本机的内存中,缓冲的大小可以在服务器上指定,工作站在修改虚拟磁盘时,被透明地传入BXP IO 服务器的缓冲区中作暂时的储藏。当BXP工作站重新启动时, 暂存的文件在服务器上将被自动清除。

图4 带内存缓冲的共享映象模式

优点:

软件的维护量小,虚拟映象文件被多个工作站共享使用,大大地节省了服务器硬盘空间。

缺点:

客户无法将数据保存到虚拟磁盘中。

缓冲区要占用部分工作站本机内存。

5.带服务器缓冲的共享映象模式

在这一使用模式中,多个的无盘工作站同时使用相同的虚拟磁盘映象。为使共享磁盘映象不被破坏,映象文件的使用必须采用缓冲方式,在这种使用模式下缓冲区设置在服务器的特定目录中, 工作站在修改虚拟磁盘时,被透明地传入BXP IO 服务器的缓冲区中作暂时的储藏。当BXP工作站重新启动时, 暂存的文件在服务器上将被自动清除。

图5 带服务器缓冲的共享映象模式

优点:

软件的维护量小,虚拟映象文件被多个工作站共享使用,大大地节省了服务器硬盘空间。缓冲区要不占用工作站本机内存。

缺点:

客户无法将数据保存到虚拟磁盘中。

网络负荷较重。

2 安装环境简介

服务器(1台)

主板:微星845E Max(6566E)

CPU:P4-2.4

内存:1024MB

硬盘:迈拓金钻80GB

网卡:Intel 8255 10/100M

其它:略

服务器名:yxzfs1

IP地址:198.168.0.1

工作站(40台)

主板:天虹815E

CPU:赛阳III/1G

内存:256MB

网卡:RTL8139(带PXE启动芯片)

其它:略

软件环境:

服务器端安装Windows 2000 Server操作系统,并安装SP3补丁程序

将BXP 2.5所有服务和管理组件都安装在同一个服务器上

工作站端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

网络环境:

基于TP-LINK交换机的100MB星形网

3 BXP服务器的安装

安装BXP之前必确定以下两点:

确定服务器的网络协议已安装配置,本实例中,添加了TCP/IP、NetBOIS和IPX等协议,设置服务器的IP地址为198.168.0.1。

若在安装Windows 2000 Server时没有安装DHCP服务,则应在“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中添加DHCP服务组件,并设置其作用域,本实例设置作用域的范围为198.168.0.20~198.168.0.100。若准备使用BXP提供的DHCP服务器,则在Windows 2000 Server中不用添加DHCP服务。若使Windows XP等不带DHCP服务的操作系统,则只能使用BXP自带的DHCP组件。

具体安装过程:

1.双击BXP的安装文件BXP2.5_evalxi.exe,开始安装。(BXP2.5_evalxi.exe为BXP 2.5的测试版,只能连接两个用户,且虚拟磁盘的空间限制在2G以内,《无盘网络完全教程—提高篇》一书配置光盘的“纯无盘windows xp相关文件\BXP2.5”目录下有此安装文件。文件自动解压后,开始安装,出现一个“Welcome”的欢迎安装界面。

2.若需要查阅BXP的英文安装文档,则可以单击“View”按钮;若不需查阅则单击“Install”按钮开始安装。

3.在阅读产品授权协议书并表示同意之后,便可以继续安装,后面的几个步骤可以按默认值设置,当出现“Setup Type”时,需根据具体情况来时行选择,由于本例只使用一台服务器,所以可以选择第一项,即“Full Server”,如图6所示。

图6 安装类型选择

4.单击“Next”出现“Select Components”界面,如图7所示。

图7 组件选择

在组件列表中有以下两个组件:

“Tellurian DHPC Server” BXP内置的DHCP服务器组件,选择此组件时,在后续步骤中,系统将会自动安装BXP内置的DHCP模块,若不准备使用外部的DHCP来为BXP提供服务,可以选中此选项,当然此项选中后,外部的DHCP仍可以照常使用,也就是说在BXP管理器中可以选择使用哪一个DCHP,因此在这里我们先选中此项目。

“Embedded Tools” 嵌入工具组件,此组件可以在窗口中嵌入XP,类似于XP的远程桌面。

注意:

如果内置上的 DHCP 组件被选择,那么就不能配置BOOTP方式启动无盘工作站。 当选择DHCP组件时,可以不安装微软DHCP组件。

5.后面几个步骤要按默认值设置,本例使用的BXP 2.5的测试版,所以没有注册界面,若需正式使用,需购买正式版,并正确进行注册。最后出现“Setup complete” 对话框,如图8所示界面。

图8 安装结束

单击“Finish”按钮,完成BXP的安装。

4 配置BXP服务器组件

配置BXP服务器组件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配置BXP相关的服务

配置DHCP服务(在需要的情况下)

产生并且处理BXP客户登录

4.1 配置BXP相关的服务

在配置一个BXP服务器之前,必须确定以下服务组件已正确安装在服务器:

3 Com BOOTP 服务 或3 Com PXE 服务

BXP TFTP 服务

BXP IO 服务

BXP 登录服务

1.引导方式的选择

BXP工作站的引导方式有两种,一种为PXE方式,另一种为BOOTP方式;PXE是通过DHCP服务动态地为工作站分配IP地址,其网络构架如图9所示。

图9 PXE的网络结构

在PXE的网络结构DHCP服务器和BXP服务器可以作到一台计算机上。

在BOOTP 引导方式下,工作站的IP地址是固定的,每个工作站必须在服务器上手动地指定。其网络结构如图10所示。

图10 BOOTP的网络结构

无盘系统采用何种启动方式,取决于不同的应用环境,在小型的较单一的网络中建立使用PXE方式,对于较大型的网络,尤其是多种网络混合组网时,应用采用BOOTP方式。以下的设置以PXE为例进行说明。

2.配置PXE服务

在服务器上,打开“控制面板”,双击“3 COM PXE”图标。如果出现警告信息,说明 PXE服务还没有启动,单击“是”按钮,若已安装Windows 2000 自带的DHCP,系统将提示已安装DHCP,将禁用BXP内置的DHCP,单击“确定”,此时出现“3COM PXE”对话框。在“Options”标签中的Data files框中,输入BOOTPTAB文件及其正确的路径,也可以单“Browse”找到此文件,由于事先已安装了Windows 2000自带的DHCP,所以“Proxy DHCP”为不可用状态,如图11所示。

图11 设置BOOTPTAB文件路径

单击“Network Adapters”标签,在服务器IP地址列表中,选中要绑定的IP地址,本例为198.168.0.1,如图12所示。

图12 绑定网卡

单击“OK”按钮,完成PXE服务器设置。

3.配置 Venturcom TFTP 服务

打开服务器的“控制面板”,双击“Venturcom TFTP Service”图标,出现“TFTP Settings”对话框,单击“TFTP Option”标签,在“Transmit (GET) directory”框中为启动引导文件 Vldrmi13.bin所在路径,若在在安装期间是以默认的路径安装的BXP,则此文件的路径为 C:\ Program Files\Venturcom\BXP\ Tftpboot),设置好后如图13所示。

图13 引导文件的路径设置

单击“TFTP Network”标签,将TFTP服务绑定到相关的IP地址上,本例为198.168.0.1,如图14所示。

图14 绑定网卡

单击“确定”按钮,结束BXP的TFTP的设置。

4.配置 BXP IO 服务

在服务器上,建立一个用来存放所有的虚拟磁盘映象文件的文件夹,例如:D:\VLD,请确定此文件夹所在的磁盘有足够的硬盘空间。单击“开始”菜单→选择“程序”→ Venturcom BXP→ “BXP IO Service Preferences”,出现“BXP IO Service Preferences”对话框,单击“Virtual disks directory”框后面的“Browse”按钮,在弹出的“Select Directory”对话框中选择我们在前面建立的用以存放虚拟磁盘映象文件的文件夹D:\VLD,在“IP Settings”的列表中,选中“198.168.0.1”,其它选项可以按默认值设置,完成后如图15所示。

图15 配置 BXP IO 服务

最后,单击“OK”按钮,完成配置 BXP IO 服务的配置。

5.配置BXP登录服务

在服务器上,单击“开始”菜单→选择“程序”→ Venturcom BXP→ BXP Login Service Preferences,出现“Login Service Preferences” 对话框,检查数据库路径是否正确定(默认情况下在C:\ Program 文件\Venturcom\BXP\ VLD.MDB),单击“Browse”按钮可以选择一个不同的数据库。在“IP Settings”列表中绑定“198.168.0.1”,其它的选项可以按默认值进行设置,完成后如图16所示。

图16 配置登录服务

单击“OK”按钮,完成登录服务的配置。

4.2 启动BXP相关的服务

打开服务器“控制面板”,双击“管理工具”图标,打开管理工具窗口,双击“服务”图标,出现“服务”对话框,按以下顺序启动各项服务并将它们设置为自动运行。

3Com BOOTP 或 3Com PXE

BXP TFTP Service

BXP Adaptive Boot Server (此服务无需配置)

BXP IO Service

BXP Login Service

BXP Write Cache I/O Server (此服务无需配置)

服务启动并设置完毕后如图17所示。

图17 启动相关服务

4.3 配置DHCP服务

如果使用Windows 2000 系统的自带的DHCP,那么配置DHCP服务的方法与PXE无盘Windows 98完全相同,详细情况请参见本丛书基础篇的第7章相关内容。若服务器采用Windows 2000 Workstion 或Windows XP等不带DHCP的操作系统,则可以设置BXP的DHCP,以完成PXE的启动过程。

5 配置BXP管理程序

5.1 管理程序概述

BXP 管理程序有管理IO服务器、工作站帐号、虚拟磁盘和配置启动文件路径等功能。使用管理程序对数据的修改都被储存在BXP数据库中(VLD.MDB)。

单击“开始”菜单→程序→ Venturcom BXP→BXP Administrator就可以打开BXP管理程序,当BXP的各项服务器都启动时,其界面如图18所示。

图18 BXP管理程序的界面

由于还没有建立工作站帐号、虚拟磁盘,及没有添加IO服务器,所以在列表中只有一个登录服务器的图标,在后继章节设置完成后,就会出现在列表中。

5.2 管理程序的使用

1. 1. 配置自引导文件

单击“开始”菜单→程序→ Venturcom BXP→BXP Administrator就可以打开BXP管理程序。单击“Tools”菜单,选择“Configure Bootstrap”命令,在“Path”框中,输入引导文件及其路径,也可以单击“Browse”按钮,在“打开”窗口中找到此文件,默认情况下引导文件为:C:\ Program Files\Venturcom\BXP\ TFTPBoot\VLDBMI13.BIN。其它选项均按默认值设置。完成后如图19所示。

图19 配置引导

单击“OK”按钮完成设置。

2. 2. 注册IO服务器

在安装BXP服务器时,IO服务组件已自动安装,本机的IO服务器,必须在数据库中注册登记后才能正常的使用。

注意:

本实例的中只使用一台服务器,包括IO服务在内的所有组件都安装在同一台服务器,当使用多台IO服务器时,也将外部的IO服务器加入数据库。

具体注册方法如下:

单击“开始”菜单→程序→ Venturcom BXP→BXP Administrator打开BXP管理程序。从“File”菜单中,单击“New”→“Server”,出现“New IO Server”对话框。在“Name”框中,输入IO服务器的机器名,然后单击“Resolve”按钮,此时与此服务器绑定IP 地址便会在“IP Address”框中显示出来,若服务器有多个IP地址,则需手动输入服务器的IP地址。

注意:

不要改变端口(port)中的数值。 因为BXP内置程序将使用这个端口。

在“Descriptio”框中,输入入此IO服务器的描述信息,例如:I/O服务器,完成后如图20所示。

图20 注册IO服务器

最后点击“OK”按钮。IO 服务器和登录服务器图标就会在BXP管理界面中出现。 如果BXP服务处于已启动状态,则出现由于绿色的荧屏,如果服务处于停止状态,则图标以黑色的荧屏出现。

3. 3. 建立虚拟磁盘

创造一个虚拟磁盘前,应确定BXP IO服务已启动,具体建立过程如下:

单击“开始”菜单→程序→ Venturcom BXP→BXP Administrator打开BXP管理程序。将管理程序的面板模式改变为“Server”→“Disks”。 操作为:单击“View”菜单,选择“Server”→“Disks”。如图21所示。

图21 改变面板显示模式

选中IO服务器图标,本例为yxzfs1,从“File”菜单中,选择“New”命令,然后单击击“disk”,出现“Add Virtual Disk”对话框,选中“New Disk”选项,在“Virtual disk size in……”框中输入虚拟磁盘的大小,如果在IO服务器上的虚拟磁盘目录为NTFS,最大的磁盘大小是8024MB,其它的方式则最大的虚拟磁盘大小如果 4095MB(以上数据均为正式版,测试版最大容量为2006MB)。

注意:

虚拟磁盘的大小在生成之后是不能改变的。因此要确定分配空间足以满足客户需要。

在“Disk name”框中输入虚拟磁盘的名字,它可以支持长文件名字,在“Description”框中,输入虚拟磁盘的描述,描述最多允许50个字符,若输入汉字描述则最多为25个汉字,设置信息输入后,如图22所示。

图22 建立虚拟磁盘

单击“OK”按钮,完成设置,系统开始建立虚拟磁盘,系统可能要花费几分钟时间产生虚拟磁盘文件,并出现如图23所示界面,提示生成虚拟磁盘的进程。

图23 系统提示

4. 4. 格式化虚拟磁盘

单击“开始”菜单→程序→ Venturcom BXP→BXP Administrator打开BXP管理程序。. 单击“View”菜单,选择“Server”→“Disks”,选择需格式化的虚拟磁盘,本例为win XP。 从“Tools”菜单下,选择“Map Virtual Disk”命令,此时可以看到虚拟磁盘的颜色加亮,这个操作的目的是将指定的虚拟磁盘文件在服务器端产生一个虚拟盘符,操作人员可以对这个虚拟的盘格式化,添加、删除及修改其中文件。

警告:

正在使用中的的虚拟磁盘,不要映射一个虚拟的磁盘。这样作,很可能引起虚拟磁盘映象的损坏。

当作完以下映射操作后,打开“我的电脑”就可以看到虚拟磁盘的盘符了,本例为H盘,如图24所示。

图24 虚拟磁盘盘符

按常方法对虚拟磁盘进行格式化,完成后需将映射取消工作站才能使用,返回BXP 管理程序界面,选中刚才作映射的虚拟磁盘,然后从“Tools”菜单下,再次单击“Map Virtual Disk”,使前面的选中钩去除,从而取消虚拟盘的映射。

5. 5. 建立工作站帐号

建立工作站帐号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在工作站端自动添加(注意此方式只有在配置BXP登录服务期间,已将“Add new clients to data”选项选中时才有效,如图25所示)

图25 允许在客户机上添加帐号

使用BXP管理程序手动的添加

自动生成工作站帐户的操作:

启动无盘工作站,修改BIOS设置及网卡相关设置,使用网络远程引导优先。重新启动工作站。工作站将会从服务器到获得IP地址,接着从服务器引导系统,最后系统提示输入工作站帐号名及相关描述,此时可以在工作站的荧屏看到与下列相似的信息:

Venturcom BXP bootstrap v2.0 build 23

Copyright (c) 2002 Ventur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UNDI IRQ:000B

Bootstrap loaded at 8AC0:0000 Size 3BFE

Connectiong to the BXP services.Please wait…

Venturcom BXP could not find an entry for this client PC in its database. This may be because it is a new PC. You can enter the information below for this client PC and it will be added to the BXP database, or you can press the ESC key and the MAC address will be used as the client name and description. You can edit this client information later using the BXP Administrator.

Client Name:

Description:

输入一个工作站的帐号例如:X01,然后按回车,再输入相关的描述信息,例如“First ws”,按回车确定。系统提示“No virtual disk assgned”(没有分配虚拟磁盘)。

此时服务器, 打开BXP管理程序,若如果管理程序已经是打开的,可以按F5进行刷新,在管理程序窗口,将管理界面设置为“Server→Client→Disk”方式,如图26所示,就可以在Clients分支中看到刚才添加进来的工作站帐号X01,如图27所示。

图26 “Server→Client→Disk”方式

图27 新增的工作站帐号

由于工作站X01还没有分配到虚拟磁盘,所以它目前处于Clinets分支,若它分配了虚拟磁盘后将出现在提供给它虚拟磁盘的IO服务器图标下。

为上传工作站系统,并在有盘工作站中产生虚拟磁盘的映射,在此要将第一个工作站(带母盘的工作站)设置为硬盘优先,可以在图27所示界面中,右击X01工作站图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Properties”命令,出现“Client Properties”对话框,单击“Disks”标签,在“Boot order”下拉列表中,选择“Hard Disk First”即硬盘优先,如图28所示。

图28 设置工作站的启动顺序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设置。当系统上传后,可将此选项设置为“Virtual Disk First”即虚拟盘优先。

使用BXP管理程序手动的添加

单击“开始”菜单→程序→ Venturcom BXP→BXP Administrator打开BXP管理程序。从“File”菜单中,选择“New”,再单击“Client”后出现“New Client”对话框。在Name框中输入要建立的工作站帐号名,例如X02,在MAC框中输入工作站网卡的MAC地址,例如00e04c232201,在Descriptio框中输入相关的描述信息,也可以不输入描述信息,完成后如图29所示。

图29 手动添加工作站

注意不要改变Port的值,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

6. 6. 为工作站分配虚拟磁盘

打开BXP管理程序,在“View”菜单中,将管理界面设置为“Server→Client→Disk”方式。展开“Clients”分支,右击需要虚拟磁盘的用户,例如X01,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Properties”命令,出现“Client Properties”对话框,单击“Disks”标签,单击“Change”按钮,出现“Select Virtual Disk”对话框,在“All disks”列表中,展开IO服务分支,本例为yxzfs1,此进可以看到此服务器中的虚拟磁盘,本例为Win XP,单击此虚拟磁盘图标,然后单击“Add”按钮,将它加入到右边的“Attached disks”列表中,如图30所示。

图30 分配虚拟磁盘

单击“OK”按钮,返回“Clent Properties”设置界面,此时在IO Server列表可以看到刚才添加过来的虚拟磁盘。单击“确定”按钮,返回BXP管理程序界面。此时可以看到,工作站X01的图标已转移到yxzfs1的IO服务器分支上了,如图31所示。

图31 分配虚拟磁盘后的工作站

6 BXP客户的安装及设置

在一个工作站上安装硬盘及光驱,将Windows XP安装并设置好,另外,在安装BXP客户端程序之前,需确定以下工作是否完成:

BXP IO服务器已启动,且已在BXP

微型计算机由什么组成

完全没问题。20台左右的电脑,说明你们的ERP也不会太庞大,一个台式机都能胜任。不过如果你们的系统时JAVA写的话,内存就得大点,JAVA程序比较耗资源。如果是IIS,那很小菜了。至于固定IP,你只做公司内部用,内网IP随便设,不是个问题啊。

电脑是Dell的小型台式机,昨天晚上玩的好好的,今天中午重装系统,结果说无法装上去,之后开机一直打

问题一: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是什么? 输入设备,比如键盘鼠标游戏手柄等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运算核心,主机,内含cpu,显卡,声卡,内存等存储设备,硬盘,移动存储等。供电设备,机箱,电源等。网络设备,调制解调器或用于大型网络的交换机等。我自己总结的,应该还算全面了吧。

问题二:微型计算机系统由什么组成? 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所组成.(如果从外观上看,只能看到后2者组成)

问题三:微机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构成。

硬件系统主要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控制系统和各种外部设备组成。中央处理器是对信息进行高速运算处理的主要部件,其处理速度可达每秒几亿次以上操作。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数据和文件,常由快速的主存储器(容量可达数百兆字节,甚至数G字节)和慢速海量辅助存储器(容量可达数十G或数百G以上)组成。各种输入输出外部设备是人机间的信息转换器,由输入-输出控制系统管理外部设备与主存储器(中央处理器)之间的信息交换。

软件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由操作系统、实用程序、编译程序等组成。操作系统实施对各种软硬件资源的管理控制。实用程序是为方便用户所设,如文本编辑等。编译程序的功能是把用户用汇编语言或某种高级语言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机器可执行的机器语言程序。支撑软件有接口软件、工具软件、环境数据库等,它能支持用机的环境,提供软件研制工具。支援软件也可认为是系统软件的一部分。应用软件是用户按其需要自行编写的专用程序,它借助系统软件和支援软件来运行,是软件系统的最外层。

问题四:微型计算机的主机由CPU和什么构成的? C 是电脑都必须要有RAM和ROM

问题五:微型计算机主要由哪些基本部件组成 如果你了解单板机的工作原理就容易理解了。

简单的说,电脑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四件构成,主机是计算和运行中心,像他的名字一样,是电脑的心脏,显示器、键盘和鼠标都属于人机(人和主机)对话的辅助设备。主机里面预存了N多个运算程序,解决求和、求差、画图、划表格等基础操作。操作系统是使得这些程序能够被调用、进行运算,并处于可激活状态。主机由CPU,内存条、硬盘、显卡等组成,cpu是运算中心,内存条是程序指令中转站,硬盘是存储设备,显卡是把程序运行状态转成形象化可视的设备,与显示器连接使用。

工作流程是这样的:人连好各个设备,打开主机,这时进入操作系统,人通过键盘输入或者鼠标点取给主机发出指令,比如打开“我的电脑”,主机得到指令后,cpu开始调用程序到内存条中,进入cpu中运算,把“我的电脑”文件夹里的文件进行列表,通过显卡转换,显示在显示器上,我们就在显示器上看到了“我的电脑”里面有“c盘:”、“d盘:”、“我的文档”等,然后你可以在进行其它的操作,进行人机对话。

操作系统可以安装兼容很多别的程序,如realplay,photoshop,word,xunlei等等,这些都是程序开发人员为了帮助人们通过电脑实现某些功能专门设计的,如:看**(视觉享受),听歌,画图,做表格……,总之,电脑的出现,很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问题六:微型计算机系统由几部分组成?各起什么作用? 一 *** 整的微型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硬件部分

1、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制作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也称为微处理器。计算机利用中央处理器处理数据,利用存储器来存储数据。CPU是计算机硬件的核心,主要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大部分,控制着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工作。计算机的性能主要取决于CPU的性能。

运算器又称为算术逻辑单元。操作时,控制器从存储器取出数据,运算器进行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并把处理后的结果送回存储器。

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使整个计算机能够自动的运行。执行程序时,控制器从主存中取出相应的指令数据,然后向其他功能部件发出指令所需的控制信号,完成相应的操作,再从主存中取出下一条指令执行,如此循环,直到程序完成。

2、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的记忆存储部件。存储器既能够接受和保存数据,又能够向其他部件提供数据。存储器分为内存和外存两大类。

在计算机系统中,习惯上把内存、CPU合称为主机。

(1)内存

内存储器分为随机读/写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和高速缓冲存储器三类。内存一般指的是RAM。

(2)外存储器

外存储器主要包括硬盘、光盘、U盘和移动硬盘等。

3、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主要包括键盘、鼠标等。

(1)键盘

键盘是计算机的标准输入设备。通过键盘可以向计算机输入各种指令、程序、数据等。

(2)鼠标

鼠标是微机的标准输入设备,使用鼠标可以方便地对图形界面中的图标和菜单等进行可视化操作。目前微机上使用的主要是第2代光电鼠标,采用即插即拔的USB接口。

4、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主要有显示器和打印机等。

(1)显示器

显示器是微机必备的“软拷贝”输出设备,比较常见的是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和液晶显示器。

(2)打印机

打印机是微机的常用的“硬拷贝”输出设备。在显示器上输出的图像只能当时查看。为了将图像长久保存,就需要使用打印机输出。

软件部分

硬件鼎组成计算机的基础,软件才是计算机的灵魂。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上只有安装了软件后,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用不同的软件,计算机可以完成各种不同的工作。配备上软件的计算机才成为完整的计算机系统。

针对某一需要而为计算机编制的指令序列成为程序。程序连同有关的说明文档构成软件。微型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分为两大类,即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支持机器运行,应用软件满足业务需求。

1、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是指由计算机生产厂或“第三方”为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支持应用软件运行而提供的基本软件,最常用的有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管理系统、联网及通信软件等。

(1)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微机最基本、最重要的系统软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各种硬件资源(例如CPU、内存空间,磁盘空间、外部设备等),并且负责将用户对机器的管理命令转换为机器内部的实际操作。例如WIndowsXP、Windows2000等。

(2)程序设计语言

计算机语言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机器语言的运算效率是所有语言中最高的;汇编语言是“面向机器”的语言;高级语言不能直接控制计算机的各种操作,编译程序产生的目标程序往往比较庞大、程序难以优化,所以运行速度较慢。

(3)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安装在操作系统之上的一种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的系统软件,主要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微机上比较著名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Access、Oracle、SQL server、Sybase等。Access是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适合于一般的商务活动,而SQL Server是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适用于中小企......>>

问题七:微型计算机的主机由什么组成 主机箱却是很多种硬件组成,如:cpu、硬盘、主板、显卡、内存、光驱、电源。 CPU是整个计算机的运算和控制核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因特尔(intel)

主板,又叫主机板(mainboard),它安装在机箱内,是微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主板一般为矩形电路板,上面安装了组成计算机的主要电路系统,一般有BIOS芯片(基本的输入输出系统)、I/O控制芯片、键盘和面板控制开关接口、指示灯插接件、扩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电源供电接插件等元件

显卡全称显示接口卡(Video card,Graphics card),又称为显示适配器(Video adapter),显示器配置卡简称为显卡,是个人电脑最基本组成部分之一。显卡的用途是将计算机系统所需要的显示信息进行转换驱动,并向显示器提供行扫描信号,控制显示器的正确显示,是连接显示器和个人电脑主板的重要元件,是“人机对话”的重要设备之一。显卡作为电脑主机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输出显示图形的任务,对于从事专业图形设计的人来说显卡非常重要。民用显卡图形芯片供应商主要包括AMD(ATI)和Nvidia(英伟达)两家。

内存是计算机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计算机中所有程序的运行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因此内存的性能对计算机的影响非常大。内存(Memory)也被称为内存储器,其作用是用于暂时存放CPU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交换的数据。只要计算机在运行中,CPU就会把需要运算的数据调到内存中进行运算,当运算完成后CPU再将结果传送出来,内存的运行也决定了计算机的稳定运行。 内存是由内存芯片、电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组成的。 硬盘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组成。这些碟片外覆盖有铁磁性材料。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盘,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 光驱,电脑用来读写光碟内容的机器,是台式机里比较常见的一个配件。随着多媒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得光驱在台式机诸多配件中的已经成标准配置。目前,光驱可分为CD-ROM驱动器、DVD光驱(DVD-ROM)、康宝(BO)和刻录机等。

问题八: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由哪几部分构成? 就像你用的电脑一样 基本构成:

显示器 主机 键盘 鼠标

问题九:微型计算机系统主要由哪些系统组成?简述各部分的功能 硬件

CPU 存储器 I/O接口和总线 I/O设备 电源及辅助设备

软件

1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MS-DOS Windows UNLX,Linux)

汇编程序MASM

文本编辑程序

连接程序LI定K

调试程序DEBUG

编译程序

2程序设计语言

机器语言

汇编语言

高级语言(FORTRAN PASCAL Java C C++)

3应用软件

由CPU、存储器、磁盘、电源等硬件以及键盘鼠标、打印机等必要的I/O设备组装成了微型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与软件合在一起统称为微型计算机系统。

系统软件是为使用和管理计算机而编制的各种软件,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

程序设计语言用于书写计算机程序的语言。

应用软件是为某一应用目的而编制的程序,用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问题十:微型计算机有哪些组成部分,每个部分各有什么作用,哪 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1. 控制器(Control):是整个计算机的中枢神经,其功能是对程序规定的控制信息进行解释,根据其要求进行控制,调度程序、数据、地址,协调计算机各部分工作及内存与外设的访问等。

2. 运算器(Datapath):运算器的功能是对数据进行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即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3. 存储器(Memory):存储器的功能是存储程序、数据和各种信号、命令等信息,并在需要时提供这些信息。

4. 输入(Input system):输入设备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合称为外部设备,简称外设,输入设备的作用是将程序、原始数据、文字、字符、控制命令或现场采集的数据等信息输入到计算机。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器、光电输入机、磁带机、磁盘机、光盘机等。

5. 输出(Output system):输出设备与输入设备同样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外算机的中间结果或最后结果、机内的各种数据符号及文字或各种控制信号等信息输出出来。微机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终端CRT、打印机、激光印字机、绘图仪及磁带、光盘机等。

特别说明:若安装过程出现意外或个别机器安装不上或不理想,或者有的硬盘中有保留或隐藏分区(装WIN7或更好版本系统留下的,通常100-几百兆),请进PE系统把它们格式化了重分区再安装。

若是笔记本电脑,在BIOS里的SATA OPERATIONS里面有ATA/AHCI/IRRT三种模式,可以尝试更改后重做。若还有问题,考虑是不是双显卡引起的,可以先把独立显卡卸载或者禁用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