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室设计方案_配电房电脑系统设计方案
1.工厂无线监控方案的厂区无线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2.配电房土建施工方案谁能给份?
3.标准化实验室建设方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消防电源配电规范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之消防电源配电标准是什么?近年来。由于夏季气温高,很多地方发生火灾。下面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消防电源配电规范标准,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下列建筑物、储罐(区)和堆场的消防用电应按一级负荷供电:(一级负荷电源备份,线路备份)
1 建筑高度大于 50m的乙、丙类厂房和丙类仓库;
2 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下列建筑物、储罐(区)和堆场的消防用电应按二级负荷供电:(二级负荷电源不要求备份,线路备份)
1 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 30L/s 的厂房(仓库);
2 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 35L/s 的可燃材料堆场、可燃气体储罐(区)和甲、乙类液体储罐(区);
3 粮食仓库及粮食筒仓;
4 二类高层民用建筑;
5 座位数超过 1500个的**院、剧场,座位数超过 3000 个的体育馆,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 3000m2的商店和展览建筑,省(市)级及以上的广播电视、电信和财贸金融建筑,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 25L/s 的其他公共建筑。
除《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 10.1.1和10.1.2 条外的建筑物、储罐(区)和堆场等的消防用电,可按负荷供电。
消防用电按一、二级负荷供电的建筑,当用自备发电设备作备用电源时,自备发电设备应设置自动和手动启动装置。当用自动启动方式时,应能保证在 30s内供电。
不同级别负荷的供电电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2的规定。
(非消防负荷双电源短期内(一般20min)能合闸可以用手动切换,可靠、经济。)
(消防负荷不要求末端自动切换,一般就是一个电源一个回路就可以了,如室外消防用水量不大于25L/s。)
(住宅小区内的生活水泵房,区域生活水泵房,不低于二级负荷供电。)
建筑内消防应急照明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疏散照明时间增加)
1 建筑高度大于 100m的民用建筑,不应小于 1.5h;(基于进了避难层也不一定安全考虑,有条件尽量跑出大楼)
2 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总建筑面积大于 100000m2的公共建筑和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 m2的地下、半地下建筑,不应少于 1.0h;
3 其他建筑,不应少于 0.5h。
(一般消防应急照明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自带蓄电池,国产蓄电池质量估计也就保证三年,其中还有电池衰减等问题,因此一般按照3倍容量配备电池,如需要0.5h时间,配备蓄电池至少为1.5h时间才行。对于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规范要求不小于1.5h。建议前端还是加双电源或者EPS吧。有柴发时电池组可按一倍考虑,只做一个过渡。)
(逃生时需满足可视的疏散路径、疏散通道上低的烟气浓度、低的烟气温度,所以在满足消防应急照明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时间要求的条件下也应满足后两条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对排烟风机、排风机等设备供电时间和可靠性也能达到消防应急照明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要求。)
消防用电设备应用专用的供电回路,当建筑内的生产、生活用电被切断时,应仍能保证消防用电。
(消防队呼声,要求从变电所把消防负荷和非消防负荷分开。救火时快速、准确切非。因为像一些比较老的楼,切非控制模块可能故障失效,火灾时切非信号虽然发出了,但非消防设备可能没有被切掉。火灾时随着温度升高,非消防设备电缆绝缘层变质,再加上灭火喷水等因素可能发生接地故障,而通常做法变压器二次侧只有一个总开关,时间一长可能会使此总开关跳闸,造成消防设备断电。所以从消防员的角度希望消防负荷和非消防负荷由两个开关控制。负荷不分组设计方案,消防负荷可靠性受非消防负荷影响较大;负荷分组设计方案,接线较复杂,投资较大。)
备用消防电源的供电时间和容量,应满足该建筑火灾延续时间内各消防用电设备的要求。
1、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一类建筑的.财贸金融楼、图书馆、书库、重要的档案楼、科研楼和高级旅馆的消防水泵火灾时持续运行时间为3h; 其他高层建筑为2h。
2、用于防火卷帘的水幕泵火灾时持续运行时间为3h; 消防电梯应大于消防水泵、水幕泵火灾时持续运行时间;
3、加压风机、排烟机应大于疏散时间30min。
4、喷淋泵1h。(从变电所出来只带消防负荷,专用供电回路,认识不要偏激,如消防泵和喷淋泵可以合用一个回路)(十二层住宅要设置消防电梯,一般8KW,4mm2导线直接从配电房引,从技术上不合理,可以和其他消防负荷合用,切换后放射)
消防配电干线宜按防火分区划分,消防配电支线不宜穿越防火分区。
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和排烟风机房的消防用电设备及消防电梯等的供电,应在其配电线路的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置自动切换装置。
(要求消防设备的供电在末端配电箱切换,不是控制箱切换。可以由一个配电箱放射给多个控制箱供电,控制箱再给设备供电,不需要每个控制箱都设双电源转换开关。据说民规会把双电源配电箱放置的位置给固定下来,比如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消防电梯机房、防火分区内各配电小间,因为配电箱离消防设备较远的话还是单回路供电,不太可靠,到时可以看看民规规定。)
按一、二级负荷供电的消防设备,其配电箱应独立设置;按负荷供电的消防设备,其配电箱宜(给小工程少量应急照明开口)独立设置。
消防配电设备应设置明显标志。
消防配电线路应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的需要,其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明敷时(包括敷设在吊顶内),应穿金属导管或用封闭式金属槽盒保护,金属导管或封闭式金属槽盒应取防火保护措施;当用阻燃或耐火电缆并敷设在电缆井、沟内时(建筑内部电缆井沟),可不穿金属导管或用封闭式金属槽盒保护;当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不单指氧化镁电缆(750度,3个小时),还有柔性矿物绝缘电缆,氧化镁和云母,铜、铝、不锈钢带护套)电缆时,可直接明敷;
(阻燃类,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报警总线、疏散照明暗敷)
(防火涂料、防火漆三年就失效)
2 暗敷时,应穿管并应敷设在不燃性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
(暗敷设时,配电线路穿金属导管并敷设在保护层厚度达到30mm以上的结构内,是考虑到这种敷设方式比较安全、经济,且试验表明,这种敷设能保证线路在火灾中继续供电,故规范对暗敷时的厚度作出相关规定。)
3 消防配电线路宜与其他配电线路分开敷设在不同的电缆井、沟内;确有困难需敷设在同一电缆井、沟内时,应分别布置在电缆井、沟的两侧,且消防配电线路应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新条款,电气竖井发生火灾,普通电缆起火把消防线路电缆烧了)
;工厂无线监控方案的厂区无线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配电室规定温度为-5℃~+40C。
配电房温湿度根据设备不同,低压开关柜温度15度,湿度75%以下;高压开关柜温度25度,湿度50%以下。相对湿度:90%,海拔高度:1000m以下。
人工巡检的方式保证现场恒温恒湿比较难,如何才能确保现场处于国家规定的高压配电房温湿度范围之内,只需要一套高压配电房温湿度监测系统。
这个系统通过温湿度监测模块、环控主机、报警模块,可以对现场各个区域的温湿度状况进行实时监测,温湿度超出规定的范围时,立即通过本地声光、短息、电话、APP等方式及时通知管理人员,也可通过继电器控制空调、风机等设备,自动对现场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智能化的调节,确保现场温湿度处在适宜的范围内。
如何保障配电室温湿度的稳定?
解决方案就是安装一套配电室温湿度监控系统。本系统用温湿度传感器+环境监测主机(包括软件)+报警模块,实现了对温度湿度的自动分析,当温度湿度超过规定标准时,可联机控制空调、风机、除湿机、加湿机等设备,实现对环境的远程调节,既方便快捷,又省时省力,无需到现场处理,效率极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电力建设、生产、供应和使用活动。
第三条
电力事业应当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当超前发展。国家鼓励、引导国内外的经济组织和个人依法投资开发电源,兴办电力生产企业。
电力事业投资,实行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三条
与低压电器安装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工程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的有关规定。当设备或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其要求。
配电房土建施工方案谁能给份?
本套监控系统主要是由摄像部分、无线传输部分、显示和记录部分、远程控制管理以及电视墙显示部分组成。 无线监控就是指不用布线(线缆)利用无线电波来传输、声音、数据等信号的监控系统。
无线监控的优势:
1)、综合成本低,性能更稳定。只需一次性投资,无须挖沟埋管,特别适合室外距离较远及已装修好的场合;在许多情况下,用户往往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和工作内容的限制,例如山地、港口和开阔地等特殊地理环境,对有线网络、有线传输的布线工程带来极大的不便,用有线的施工周期将很长,甚至根本无法实现。这时,用无线监控可以摆脱线缆的束缚,有安装周期短、维护方便、扩容能力强,迅速收回成本的优点。
2)、组网灵活,可扩展性好,即插即用。管理人员可以迅速将新的无线监控点加入到现有网络中,不需要为新建传输铺设网络、增加设备,轻而易举地实现远程无线监控。
3)、维护费用低。无线监控维护由网络提供商维护,前端设备是即插即用、免维护系统。
4)、 无线监控系统是监控和无线传输技术的结合,它可以将不同地点的现场信息实时通过无线通讯手段传送到无线监控中心,并且自动形成数据库便于日后的检索。
5)、 在无线监控系统中,无线监控中心需要实时得到被监控点的信息,并且该信息必须是连续、清晰的。在无线监控点,通常使用摄像头对现场情况进行实时集,摄像头通过无线传输设备相连,并通过由无线电波将数据信号发送到监控中心。
传送内容
每一个监控点需要向监控室方向传送的信息内容,即除了要求传送图像信息外,是否还需要传送声音信号,无线指令控制(云镜控制)以及其它数据信息。
工作方式
在无线监控系统中,图像系统一般用一对一工作方式或称为点对点工作方式,即一台发射机对应一台微波接收机,10个监控点需要10台微波发射机,同时在接收端需要10台微波接收机.这主要由系统图像的显示方式决定的。
对于控制系统而言,一般控制主机只有一台,如一台硬盘录像机或一台矩阵,而解码器则有多台.所以,控制系统一般工作在一点多址模式下,无论你有1个监控点,还是100个监控点,遥控指令发射机只需要一台,而遥控指令接收机的数目则取决于需要控制云台、镜头的数量。
无线传输部分是系统的图像信号通道。本无线传输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无线微波传输系统和无线指令控制系统。 无线微波传输系统:是用来传输的,把摄像机集的图像通过无线微波传输到监控中心。无线指令控制系统:如果需要控制球、云台、镜头,就需要用到无线指令控制系统。这种监控方式图像非常清晰,没有延时,没有压缩损耗,造价便宜,施工安装调试简单,适合一般监控点不是很多,需要中继也不多的情况下使用。
无线微波传输系统:
近距离:前端监控图像由HD-680微波发射机调制后通过天线把微波信号发射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接收天线接收到的微波信号,通过HD-680RX微波接收机解调后直接输出图像信号到监视器。(详见)
远距离:HD-630系列无线微波传输监控系统原理图:
无线指令控制系统:
近距离:无线指令控制部分的监控中心由指令控制天线、HD-2080无线指令控制发射机、控制键盘/硬盘录像机/矩阵,前端由HD-2090无线指令控制接收机、指令控制天线组成。(详见)
远距离:HD-2050系列和HD-2060系列无线指令控制系统原理图:
无线设备的防雷措施
对于一般建筑物来说,避免雷击的方法主要有:
①疏导,即将雷云中的电荷疏导至大地 ,从而避免直接雷击或感应雷击电流流经被保护的建筑物或设备,从而使这些建筑物或设备免受雷击。
②隔离,即将雷电信号和被保护物隔离开来从而避免雷击。
③等位,即将铁塔地、工作地、建筑物的公共地等置于同一电位。
④消散,即释放出异性电荷和雷云中的电荷进行中和,从而阻止雷电的形成。根据以上雷击通信设备的途径,结合建筑物避免雷击的方法,具体到一个无线电通信工程的防雷设计来说,其主要的防雷措施有以下几种方法。
安装避雷针或避雷装置
大部分无线设备的防雷措施,主要是在通信塔上安装避雷针,这种方法经济、简单,但要严格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安装。避雷针应当装在高于天线尖端数米,避雷针与天线之间应有一定的间隔,以防止由于避雷针的存在而损坏天线的辐射图形影响通信效果。一般的做法是避雷针成为天线塔体的主杆,通信天线却装在避雷针外缘大约15个波长以外。避雷地线的直流通路的电阻要求足够低,一般为10~50Ω,由于雷电浪涌电流较大,频谱较宽且持续时间短,因此要求必须有尽量小的电感量。地线不能用扁平编织线或绞合线,因为这种线电感较大,不利于泄放雷击电流,且容易被腐蚀。要尽可能使用3毫米以上的实心导线,且最好是相同的金属材料。为了增大地表层的泄放面积,可用埋设有一定间隔的多根接地体,且相互焊接。如在建筑物的四周以1至2米的间隔埋上10根左右的铜管,并把它们焊接起来。
在通信塔上安装避雷针虽然经济简单,但却难做万无一失。对一些重要的通信工程来说,可以考虑安装放射性避雷装置。放射性避雷装置可以说是目前世界最先进的防雷保护装置之一。放射性避雷装置的关键部分是放射源,它能连续自行发射α粒子,使周围空气电离产生大量电子。在雷电场的作用下这些电子不断加速,对空气产生连锁的多极电离或雪崩电离,形成与电场强度成正比的电子流,这时产生的由放射源指向雷云的电离通导会永不间断地中和及释放空间电荷,把已有的低电场消除掉,把可能形成的高电场降为低电场,从而有效地防止 发生雷击,起到显著的消雷作用。这种放射性避雷装置的防护面积较大,其半径大约为260 米左右,且安全可靠对人身无伤害。
安装避雷器
除在通信铁塔上安装避雷针或避雷装置的同时,还要注意消除感应雷击,其通常的做法是在天馈系统中安装避雷器。
在天馈系统中安装避雷器时要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一是避雷器的接地端必须与地可靠连接,接地电阻不得大于5Ω,否则将影响防雷效果。二是因避雷器存在一定的插入损耗,对于天线辐射信号的强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还要注意驻波比的变化,一般要求天馈系统的驻波比小于或等于15。三是安装通信天线时,天线支撑杆要与铁塔可靠连接,连接电阻等于零。馈线应从铁塔内部垂下,并每隔一段距离用铜丝与铁塔固定。对重要的通信工程而言,除在天馈系统中安装避雷器外,还要注意供电系统的防雷,一般的做法是在变压器和配电房安装避雷装置。
设均压带
沿通信设备机房屋顶的四周敷设均压带,并用两根以上的引下线与围绕通信设备机房敷设在房外的水平闭合接地带相连,房外的水平闭合接地带与通信设备接地网之间至少有两根以上连接。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所引下的雷电流发散均匀,减少可能出现的感应过电压。
自然接地体
在现代高层建筑物内,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的钢筋作为接地体,以及利用供排水用的金属管道作为自然接地体,其地网的面积是相当可观的,利用其引雷入地,既可大大削弱闪电侵入时的瞬变电磁场,又可作为金属屏蔽削弱电磁脉冲的入侵,这时用共地运行方式地运行方式对人体和通信设备的安全保障更为有利。接地电阻要求小于或等于1Ω。
在非钢筋混凝土的建筑里,应取分地运行方式,接地装置间的相互距离一般为20m以上,接地电阻可视实际情况按2~10Ω考虑。
合理布置各类接地
通信设备的接地系统一般可分为:防雷保护接地、交流电源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系统等。屏蔽防雷措施目的是阻挡空间电磁波感应、过电压以及磁场能量侵入被保护的通信设备,起到抑制、消除电磁场的干扰和危害。总之,由于雷电过电压造成的通信中断、计算机网络瘫痪、设备损坏等事故时有发生,给国民经济造成极大危害。通信设施的雷电过电压及电磁干扰防护,是保护通信线路、设备及人身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是确保通信线路、设备运行率不可缺少的技术环节,是通信网建设及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对控制室内所有设备的接地极和设备金属外壳进行接地处理。接地的具体处理方法是:从共同接地体的接地干线上引一条支干线到中心机房,在机房安装汇流铜排,电源接地、防静电接地、防雷接地和设备外壳接地各单独引接地导线到接地铜排,牢固连接,以保证电气设备和人身的安全。
标准化实验室建设方案
一、编制依据1.1由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三林城W5-5,W5-8,W5-11地块公建工程》图纸。1.2《三林城W5-5,W5-8,W5-11地块公建工程楼施工组织设计》1.3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有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规程:《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建筑施工测量手册》二、工程概况三林城W5-5,W5-8,W5-11地块公建工程位于上南路,建筑占地面积9810m2,总建筑面积79480m2,主楼地下二层,地上四层(局部五层),地下建筑面积36400M2,地上43080M2。建筑物檐高23.45m,室内外高差150mm,±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50m。基础为桩承台—阀板基础,开挖深度-11.60m,基础底板厚650。建筑外轴线尺寸为243.6米×79.200米。三、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3.1从场地的实际情况看,场地局部位置较宽敞,故对布设控制点无影响,根据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总平面图内坐标点形成四边形进行控制,将控制点引测至场内,南北向控制点集中布设在南侧绿化带上,北侧只布设远向复核控制点,东西向控制点布设在西侧,东侧设复核控点。控制点布置及复核点3.2布设的控制点均引向四周永久建筑物或马路上,且要求通视,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轴线时或后视时均在观测范围之内。3.3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楼层进行网状控制,设置控制轴线1、6、14、23、30轴,A、L轴为控制轴,详细控制点布置及引侧详见附图。3.4高程控制点数据:根据总平面图提供的上南路路中(H4.900)向建筑物四周引测固定高程控制点,东侧两个,南侧一个,距离基坑至少5m,埋于土层0.5m以下或设于周围永久建筑物上。3.5控制点放样用极坐标法,为便于复测,控制点的布置均成直线型。(见附图)3.6、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3.7、所有控制点必须设专人保护,定期巡视,并且每月复核一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核。四.轴线及各控制线的放样地面控制点布设完后,转角处线用2″级电子经纬仪进行复测。各控制线间距离用全站仪检测,经校核无误后进行施测,各工艺施测程序见第五项(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4.1基础施工轴线控制,直接用基坑外控制桩两点通视直线投测法,向基础平台投测轴线(用三点成一线及转直角复测),再按投测控制线引放其它细部施工控制线,且每次控制轴线的放样必须独立施测两次,经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4.2基础施工(即±0.000以下)用悬吊钢尺法将标高导人护坡桩上,且基坑四周不低于6点(1轴线30轴线一点,A轴线L轴线各两点),校核无误后方可引测其它控制标高点,必须两点以上后视且两后视点标高差在规定范围之内。4.3±0.000以上施工,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其它细部轴线。4.4±0.000以上高程传递,用钢尺直接丈量法,若竖直方向有突出部分,不便于拉尺时,也同样用悬吊钢尺法。每层高度上至少设两个以上水准点,两次导入误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否则独立施测两次。每层均用首层统一高程点向上传递,不得逐层向上丈量,且层层校核,±0.000以上结构用横向多次砼浇筑施工,在固定的竖向钢筋上抄测结构0.500mm控制点,以供结构施工标高控制,且必须校核无误。4.5各层平面放出的细部小线,特别是柱、剪力墙的控制线必须校核无误,以便检查结构浇筑质量和以后的进一步施工。4.6二次结构施工以原有控制轴线为准,引放其它墙体、门窗洞口尺寸。外窗洞口,用经纬仪投测,以贯通控制线于外立面上,窗洞口标高的各层50线控制且外立面水平弹出贯通控制线,周圈闭合,保证窗口位置正确,上下垂直,左右对称一致。4.7室内装饰面施工时,平面控制仍以结构施工控制线为依据,标高控制引测建筑50标高线,要求制校核。4.8外墙壁饰面施工时,以放样图为依据,以外门窗洞口,四大角上下贯通控制线为准,弹出方格网控制线(方格网大小以饰面石材尺寸而定)。五.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5.1基础工程5.1.1将DJ2经纬仪架设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线各不得少于二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一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3mm。5.1.2在垫层上进行基础定位放线前,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线为准,校测轴线控制桩无误后,再用经纬仪以正倒镜挑直法投测各主控线,投测允许误差±2mm。5.1.3垫层上建筑物轮廓轴线投测闭合,经校测合格后,用墨线详细弹出各细部轴线承台、柱、墙体、楼梯、电梯并在相应边角,用红油漆以三角形式标注清楚。5.1.4轴线允许偏差如下:60米90米轴线的对角线尺寸,允许误差为边长误差的√2倍,外廓轴线夹角的允许误差为1'。5.2±0.000以下部分标高控制5.2.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5.2.2士0.000以下标高的传递施工时用钢尺配合水准仪将标高传递到基坑内,以此标高为依据,进行坑底抄平。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应标在便于使用和保存的位置,根据基坑情况,在基坑内将其引测至基坑砖胎模内侧壁,并标明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便于施工中使用。墙、柱拆模后,应在墙柱立面抄测出建筑500线。〈500线相对于每层设计标高而定〉。5.2.3标高校测与精度要求每次引测标高需要作自身闭合外,对于同一层分几次引测的标高,应该联测校核,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5.2.4土方开挖测量方法5.2.4.1基坑开挖由1轴向30轴推进,高程分两次传递,在距槽底设计标高1.5米的边坡上钉钢筋头,架设水准仪,随时校核槽底标高。5.2.4.2开挖到槽底标高30cm处,在基坑边①轴处架设经纬仪,向基坑投测主控线,在木桩上钉铁钉,确定控制点,并用小白线拉通。然后,在基坑边A轴处架设经纬仪,以同样方法确定主控线。当纵横主控线投测交叉后,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修整槽边。随挖土进度依次放出各主控线及边线5.3地上结构施工(-10.3以上)5.3.1平面控制网的测设5.3.1.1标高-11.3米基础底板混凝土及地下二层顶板浇筑完毕后,根据场地平面控制网,校测建筑物轴线控制桩后,使用经纬仪将轴控线引弹到结构外立面上(墙体)及伐板上,同时以钢尺测弹出所有轴线及柱、楼梯梁柱、电梯墙轴线及外边线,同时在每条轴线外500处弹出控制线。5.3.1.2楼层上部结构轴线垂直控制,用在楼层结构相同的部位留200×200的放线洞口以便进行竖向轴线投测。预留洞不得偏位,且不能被掩盖,保证上下通视。5.3.1.3地下一层楼面的轴网须认真校核,经复核验收方可向上投测。5.3.1.4地下一层楼面基点上不得堆放料具,平常以木板覆盖钉牢并定期检查,以防破坏。5.3.1.5平面控制网根据结构平面确定,尽量避开墙体,保证通视。5.3.1.6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先定主控轴,再进行轴网加密。控制轴线满足下列条件:建筑物外轮廓线、施工段分界轴线、楼梯间电梯间两侧轴线。5.3.2基准线竖向投测方法及技术要求5.3.3竖向投测程序5.3.3.1架设仪器于各层放线孔,将控制点引至楼层。5.3.3.2轴线点投测到楼层后,用光学经纬仪进行放线。5.3.3.3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细部放线。室内应把建筑物轮廓轴线和电梯井轴线的投测作为关键部位,为了有效控制各层轴线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并达到在装修阶段仍能以结构控制线为依据测定,要求在施工层的放线中弹放下列控制线:所有细部轴线、柱外框、电梯墙体边线轴线等,并设置偏轴线500的控制线。5.3.4测量精度要求5.3.4.1距离测量精度:1/5000;5.3.4.2测角允许偏差:20″;5.3.5垂直度控制。结构施工中每层框架柱及梁板砼施工完毕,应检测建筑四大角偏差并记录,并弹出竖向轴线;填充墙体砌筑后也应测量外墙垂直偏差记录及并每层检查门窗洞口净空尺寸偏差,同一外立面同层窗洞口高低偏差及各层同一部位窗洞口水平位移,弹外墙窗口边线竖直通线
标准化实验室建设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实验室平面布局设计、实验室面积及仪器摆放、通风系统设计、电气工程设计、给排水设计、实验室温度和湿度要求等。
1、实验室平面布局设计
实验室平面布局设计是根据实验室性质、实验室的目标定位、实验室的功能要求、实验类型以及实验工艺流程等因素,按照国家相关标准针对实验室既有场地进行科学、合理的功能间区分和布局的工作。实验室平面设计要求实验室设计师必须熟悉我国建筑装饰知识、我国实验室相关标准和规范、熟悉所设计的实验室实验工艺流程等。
2、实验室面积及仪器摆放
实验室设计前应根据该实验流程来确定仪器的种类、数量、规格型号、外形尺寸、电压功率等参数以及摆放位置,设计师针对性的做出仪器电源、给排水、供气、纯净水以及排风管道接口的设计。根据仪器数量及放置位置确定各区域所需面积,分割有效利用空间。仪器摆放不仅要方便工作,还要考虑地面承重问题。
3、通风系统设计
实验室通风系统设计是实验室设计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验室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实验室通风系统设计包含排风系统和补风系统两方面。依据流体力学进行综合的分析计算,科学合理的设计排风系统,进而达到设计上实验室的安全、舒适、节能等目的。
4、电气工程设计
实验室电气工程设计包含强弱电两方面。强电方面主要包含仪器用电、照明插座等,弱电包含:网络、数据通信、广播、监控等等。强电设计应根据各仪器设备功率汇总,按功能间、楼层、整栋大楼一级一级的进行统计,依据电气工程学相关知识进行配电系统的设计。
每个仪器间单独设置房间终端配电箱,且主要仪器需要单独留出一个回路,不能与房间照明或其他插座串联,这样主要是满足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要求。楼层配电箱应安置在专用的配电房,设置门锁,需专人管理。
5、给排水设计
实验室给排水包含自来水和纯水。因为实验室的给排水最好的方式都是用暗装,所以设计如果有遗漏的话将会给后期的实验室管理带来很大的不便和烦恼。
6、实验室温度和湿度要求
实验室的温湿度应根据实验要求设计,普通的理化室用普通的分体空调或多联机即可。对于精密仪器室对温湿度有一定的要求,比如ICP、ICP-MS等。另有一些特殊的如纤维检验、纸品检测、纺织面料等对温湿度都有更高的要求。设计师在设计这样的实验室是需要依据标准针对性的选材。
实验室的安全防火注意事项
1、以防为主,杜绝火灾隐患。了解各类有关易燃易爆物品知识及消防知识。
2、实验室及实验楼内严禁吸烟或焚烧其它物品。发现火险隐患及时报告处理,发现火灾主动扑救,及时报警(119)。
3、使用酒精灯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
4、实验室安全责任人每天离开实验室前,要作必要的安全检查,关好水,断电,关好窗户,锁门。
5、使用挥发性易燃物应在通风厨内进行。
6、实验室的电冰箱内不能存放易燃易爆药品,必须存的,应将药品封严,以防散逸,冰箱启动时打火造成事故。冰箱应放在通风处,严禁在冰箱后面堆放杂物。
7、按操作规程使用高压灭菌装置,防止发生爆炸事故。
8、确保安全通道的畅通,不得存放物品阻碍安全通道。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