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系统乌托邦耳机没声音怎么办_电脑系统乌托邦耳机没声音
1.在乌托邦里穿梭是什么歌
2.铁三角fc700
3.歌特到底是什么意思?说玩歌特的人会死的很快,是嘛?
4.最贵的耳机
5.穿越火线专用耳机 给个
6.小乌托邦重量
7.帮我的zune一代30G选个耳机吧
范围不同,性能不同。
1、劲浪小乌托邦它的声场都是比大乌托邦窄,听大编制古典的话会略显拥挤,听听小编制室内乐到时不错,自带的染色属性还会有一种箱子的混响临场感。
2、大乌托邦的整体性能较小乌托邦有很大的提升,能够清晰把握音乐的每一刻细节,将动圈耳机的性能带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在乌托邦里穿梭是什么歌
我觉得你要先定一个方向,才好回答这个问题。
要我说的话,给你推荐一个森海塞尔 HE1或者 劲浪 乌托邦配个BMC DAC1 + Woo Audio W33 你也未必知道去哪买~~
最好说个价位,和个人音乐的喜好比较好给建议。
铁三角fc700
在乌托邦里穿梭是《放空》的歌词。
歌曲歌词:
放松再慢慢升空
被窝里做一个梦
外面的噪音太多
说什么don't wanna know
我想要翻过山峰
在乌托邦里穿梭
没有人能打扰我
造一座我的王国
就关闭了所有讯号
戴上耳机在我脑海里面寻宝
再见了我的年少轻狂和莽撞
再见那年夏天为你快的心跳
Much luv 4 ya
再见我扬起了船帆
我发誓要掀起点波澜
对我家人朋友全都full of love
背后风凉话的全都听好了
我不会 被你的 一句话
放弃了自己 被打倒在地
爸妈早 从小就 教育我
为人随和 隐藏我的脾气
全都在看 满怀期盼
放松点脚步别乱了
对失去的错过的落魄的全部
都过去了 放下吧算了
以前的我也很堕落
浪费的时间都被埋没
躲在了角落太懦弱
机会偷偷流过我指缝没抓住
想成为大家的焦点
所以要把目标定的遥远
漫漫的长路向前跑
做一首歌来当作我的消遣
放松再慢慢升空
被窝里做一个梦
外面的噪音太多
说什么don't wanna know
我想要翻过山峰
在乌托邦里穿梭
没有人能打扰我
造一座我的王国
在天上遨游我不需要飞机
你停留原地对过去在回忆
捉摸不透我往前进的轨迹
一步一脚印把经验都堆积
抚平了伤口 调整状态
我打出了漂亮的回击
透过了落地窗
阳光在我身上
就像是成功的回应
放松再慢慢升空
被窝里做一个梦
外面的噪音太多
说什么don't wanna know
我想要翻过山峰
在乌托邦里穿梭
没有人能打扰我
造一座我的王国
歌手资料
《放空》是大籽、Lil E演唱的歌曲。歌手大籽约在2018年出道,数年来,推出了《不可抗力》、《藏在冬天》、《暖失眠》、《摩登女孩》、《都市丽人生存报告》、《行星》、《白月光与朱砂痣》、《花与马》等音乐作品。
Lil E,中国内地歌手,演唱《嫁给寂寞的女人》《失去爱的城市》《冬至爱未至》《浴火玫瑰》《365夜》《尘缘》等歌曲。
歌特到底是什么意思?说玩歌特的人会死的很快,是嘛?
我用的是iGrado,就和你说一点点感受吧!
我听过的耳机不多,就听过PX100,PX200,K24p,Koss pp和iGrado,更贵的就享受不起了,在买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iGrado,当时的意向是k24p,后来在试听过程中觉得实在太夹头,听店主说有个支点特别容易断而且不在保修范围内,于是对比和听店主介绍后,基本都确定买koss pp的时候,店主说“如果你不排斥后挂式耳机的话,可以试试这款”
说实话当时在听到igrado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它和pp之间仅仅40元的差价可以早就如此之大的差距,一代经典pp几乎是瞬间就让我失望了,那一刻在iGrado的对比下pp什么都不是了,其音色的均衡让我动心,我不是专业测评人员说不出太多的东西,但是我想如果只在这个价位考虑的话,iGrado值得你去试一试。
当时我就拿下了iGrado,在之前没有任何了解的情况下,尽管我知道这绝对是大忌。回去后查了不少资料,关于其音质主要有三个说明:
1,iGrado用了同为Grado的一代经典S60的相同的发声单元,而S60的价格是六百多
2,Grado对iGrado的定义是“Hi-End”即终极发烧
3,400元价位你实在是很难在找出比iGrado音质更好的耳机了,这个价位我听过pp和PX200,差距很明显
使用过程中iGrado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1.做工显得有些粗糙,想来它和S60的差价就来自于此吧,毕竟iGrado用的是在六百多元价位都堪称一代经典的耳机S60的发声单元。在大的方面不存在质量问题,但后面的那块印有“iGrado”的金属牌几乎可以肯定一定会脱落,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我的几天前一不留神遗失了,痛心...)
2.其次不能折叠,如果你常常要外出,先想好你是否方便携带,我一直是用一个铁三角的布袋子(店主送的)来装
3.最初看觉得很丑外观不容易接受,不过我现在带着觉得有种古典耳机的美感
4.我不戴眼镜,所以不知道它的配戴是否会受眼镜的影响,最初佩戴时间长了耳朵前面会夹着有点疼,现在不会了不知是耳机磨合了还是我习惯了
5.iGrado是半封闭式的,漏音有点严重,对外界声音隔音还好,但是听的时候声音会传出,如果你常常在很静的地方听,比如图书馆,自习室或者夜晚在宿舍听,声音稍大就可能影响到周围的人,因此在没人或者室外听会更好些。不过话说回来,这种便携式的小耳机即使是全封闭式的,隔音效果都好不到哪里去。
最后给你两点建议
1.尽管向你推荐iGrado,但是不管任何人怎么评价,有条件的话一定一定亲自试试,毕竟不同的人喜欢风格还是有差异的,所以一定自己权衡好再出手
2.你可以尽可能多的和其他可接受价格范围内耳机进行对比,但是如果有一款耳机,它的价位高得您根本不可能接受,那在你出手前最好不要去试它。耳机这东西单独听时几十的耳塞也能接受,最怕的就是和更好的对比,这会立即让你产生嫌贫爱富的感觉——如果我当时根本不对比拿了就走人的话,现在应该戴着K24p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最贵的耳机
哥特(Gothic)这个特定的词汇原先的意思是西欧的日耳曼部族。在18世纪到19世纪的建筑文化与书写层面,所谓“哥特复兴”(Gothic Revival)将中古世纪的阴暗情调从历史脉络的墓穴中挖掘出来。
哥特人的来源:
[编辑本段]
哥特人是日耳曼的部落,从公元第一世纪开始,罗马人就已经知道他们居住在多瑙河的边界地区。当匈奴人从中亚往西边迁移时,哥特人因为受到压力而从该地区撒离。他们向西迁徙到欧洲,并越过多瑙河以逃离迎面而来的游牧部落。自罗马衰落之后,中古早期的哥特人就与其他蛮族争夺西罗马帝国留下来的土地。
我们唯一知道的是哥特人来自波罗的海的葛兰岛,当他们南渡至中欧时分裂为两个群体。西哥特人在公元第二世纪时,定居于今天的罗马尼亚;东哥特人继续往东迁移到黑海的西北岸。在376年,西哥特人在匈奴人的压迫下,从今天的罗马尼亚南渡多瑙河。合计男子与妇孺的人数约有六万人。他们打败来自君士坦丁堡的罗马军队,一度定居在多瑙河南岸,然后向意大利挺进。409年时,西哥特人在国王阿拉烈的领导下劫掠罗马城,然后往北迁徙到高卢。罗马人只好让出西南部的高卢,其势力最后扩展到今天的整个西班牙。
东哥特人在匈奴人的统治下撒离,跟随同族人(西哥特人)曾走过的路线,于第五纪后期进入意大利。这项入侵行动乃受到东罗马帝国的耸恿,因为东罗马帝国想藉此消耗这些族群的力量,然后以总督的身份去统治意大利。在狄奥多里克(今天瑞士和巴尔干地区的国王)的指使下,哥特人在488年进入意大利,并在493年完全征服她。
狄奥多里克在526年死后,王国并没有维持多久。拜占庭以争取王位继承为藉口于536年派出由贝利沙鲁斯将军指挥的军队到意大利。拜占庭希望重夺意大利,并恢复古罗马帝国在西方的领土。战争一直持续,加上瘟疫和饥荒,乡间地区遭到严重破坏。在552年,东哥特人终于在意大利战败。在公元第六世纪的后期,当意大利被新来的蛮族伦巴底人入侵后,东哥特人就被消灭,幸免于难者崩散为小群体。
西哥特人在西班牙的王国就维持得比较久。在公元第五世纪后期,法兰克的克洛维把西哥特人从法国本土驱赶到庇里牛斯山以外的地区。随着克洛维去世,其王国也出现分裂,使西哥特人暂时得以喘息。711年,新的威胁来自南方。回教的军队从北非渡海而来,仅用了四年的时间就把最后一个哥特王国消灭。
哥特人是史上首批能够劫掠罗马城的武力,光凭这点便令后世难忘;而古代世界的秩序也因而开始在欧洲瓦解。他们很欣赏罗马城并企图加以维护,让许多罗马文化得以留存下来。例如,现代的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罗马尼亚的语言都是起源自拉丁语,然后受到这些地区的居民影响而形成这些国家的语言,情况与日耳曼语在英格兰流传下来类似。
哥特文学流派
[编辑本段]
从18世纪末以来的一些文学作品,因为具有共同的基调与文体而被归类于“哥特”。例如:华尔普(Walpole)的《奥特朗托城堡》(The Castle of Otranto)、安·拉得克里夫(Ann Radcliff)的《奥多芙的神秘》(The Mysteries of Udolpho)、路易斯(Lewis)的《僧侣》(The Monk),当然还有玛丽·雪莱(Mary Shelley)的《科学怪人》(Frankenstein)。这些作品戮力于处理残酷的与超自然的恐怖主题,而的背景通常建构于荒凉的古堡或者幽深的修道院,主角(通常是稚嫩的少男少女)身陷于无以摆脱的魔欲,和(通常是阳性的)施虐者展开一段以死亡为终结的际遇……在这些中包含的情欲/性别(ual/gender)的关系,古怪地纠缠于神圣与魔鬼的角力;极度的高潮来自于破灭(也就是仪式的“完成”)的那一刻。象征父权的宗教系统与企图超越的的黑暗(阴性)力量,在某种不可明说的层面,其实隐讳而酷异地分享著“爱欲交配死亡”的快感模式。在当代的恐怖阵营中,象安妮·莱斯(Anne Rice)的作品《吸血鬼纪事》(The Vampire Chronicles)就流露出男同性恋情欲与父性机制的复杂互动。
这一时期许多哥特式家不断涌现,不仅哥特文学是对人类自身黑色阴暗面的展示,也是对当时社会正统思维模式的一种挑战,是一种恐怖,神秘色彩的混合体。哥特中比较典型的角色是吸血鬼,例如布来恩·斯托克的《德古拉伯爵》(Dracula),还有埃德加·艾伦(Edgar Allan)诗集中的描写。斯托克笔下对吸血鬼化身的描述同以往比较走入了对立的角度。(当代作家安妮·莱斯(Anne Rice)的《夜访吸血鬼》(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和布莱特(Poppy Z. Brite)的《勾魂时分》(Lost Souls)等作品也是斯托克式的延续。)到了20世纪的70年代,朋克作为一种亚文化侵入了主流文化的领域。原始的朋克来自于暴力和强大的颠覆。而原名为“华沙”(Warsaw)的“快乐分裂”(Joy Division)的出现,无疑将这场充满了破坏欲望和无主义的朋克运动带进了后朋克(Post-Punk)时代。
不过以上只是一种类型,历史上还有许多更好的作品,
哥特音乐流派
[编辑本段]
早期的哥特式音乐代表有如苏可西与女妖(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包豪斯(Bauhaus)等等。它们充斥着沉郁厌世的情调。音乐往往冰冷刺骨,既带有精细的美感,但又同时在音域层面上大量使用偏离旋律线的不协调音,对于一切传统音乐极端的蔑视。在歌词与表演概念层面,展现着生命与爱欲的荒凉。从对现实状态的厌弃,进而追求心灵深渊的奇诡乐趣。在舞台上,她/他们以偏激的狂乱扮装出现,如苏可西略带虐待与被虐情调(SadoMasochistic)的“冰女王”神,包豪斯的主唱彼特·墨非(Peter Murphy)把自己打扮成冶艳无常的双性吸血鬼?这种对性别的颠覆与反转,还表现在对神学(或恶魔学)概念的狂热执迷。在1981年成立的仁慈姐妹(The Sisters of Mercy),是几个爱好中世纪风格的男子对于音乐意识的反扼,一度被形容为“狂笑著注视罗马城烧成一堆瓦砾”的主唱爱特利奇(Andrew Eldritch)一语道破歌德摇滚乐团的宗教立场——对于我们,犬儒精神就如同天主教徒的圣水一样。
早期的后朋克对于生命的诠释往往饱含着沮丧与绝望。例如快乐分裂(Joy Division)的主音歌手伊恩·柯蒂斯(Ian Curtis)于80年的自缢身亡。那些耗损生命而成的音符,成就了快乐分裂(JoyDivision)的不朽经典,见证着整个低调文化。他那套灰暗而孤离的人生观,隐藏着阴郁的遗传因子,将整个后朋克文化尽染成深灰与暗黑。八十年代,在迂落的音乐里构筑了一个悲观的年代,至少在英伦及欧陆地下文化的层面上来说如此。在当时的独立音乐圈里,趁势涌出一大批黑暗病态、风格邪异的乐队,他们的音乐源自于无尽的压抑,以及对生命的诅咒。如教会(The Mission),所有的夏娃(All about Eve)、列伏林之地(Fields of the Nephilem)、祭仪(The Cult)等等。这些被视为绝望、邪气、颓废的乐队/乐手,从朋克那种过激的破坏意识,反方向潜逃往一个内敛而黑暗的世界——这就是那个占据了摇滚乐大半个八十年代的低调音乐时空。哥特摇滚在英国地下音乐圈的形态与演进,正犹如一派邪教降临大地时伸出巨魔的手掌。它通过难以想象、天马行空的邪异素材来悦纳听众,这就不仅包括了在音乐领域圣灵齐放的空前创造力,也包括了在视觉造型上,所给予人们的前所未有的刺激视觉体验。中性化的身份造型,浓妆艳抹的打扮,这些并非新浪漫一族的专利。哥特仿佛是新浪漫的个性相反的孪生兄弟,是华美艳丽背后黑暗病态的一面。现在让我们去了解一下哥特音乐的改良风格和其他相关乐派.产生于比利时的EBM(Electronic Body Music)是一种电子化阴冷黑色的音乐。受德国Krautrock运动中Kraftwerk之类电子乐队的影响下产生的。
EBM创始乐队之一Front242以低限化的节拍,抑郁的声音和军国主义突击队的装束被大家认识。The Klinik,Insekt,Dive,Click Click,A Split Second还有后来的Suicide Commando都是BM的一些重要乐队。Dive和Klinik利用声纳噪音营造出一种冰冷的外太空气氛。Suicide Commando则融入了更多的舞曲化成分。类似的乐风在美国和加拿大被称为Industrial,象Front Line Assembly,Skinny Puppy等乐队。他们制造出的合成音乐和多层次的声音非常适合带上耳机去欣赏。Front Line Assembly的经典专辑Classical bumsare Caustic Grip(1990)和Tactical Neural Implant(1992),值得每个喜欢EMB的人去收藏。
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谈到德国,那里可是现在哥特音乐的重镇。许多德国的乐队被惯以DARKWAVE的音乐标签。Project Pitchfork乐队是德国最早涉及到哥特音乐领域内,虽然他们的乐风有所改变,但一直算是一支流行化的组合。首张专辑《Dhyani》亦为经典,有典型的黑色音乐和评论性的歌词组成。Deine Lakaien乐队的成员有着深厚的音乐基础,他们做出了象“Love me to the end”这样的浪漫主义歌曲。作品带有着某种程度的中世纪感觉。德国很大一部分组合演唱时保持着自己的母语,例如Goethes Erben,乐队的名字也就说明了一切。他们的前三张专辑就象是三部曲,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而Lacrimosa,Tilo Wolf这些乐队通过添加金属乐的元素不断的对音乐的表现手法做出尝试。当然我们必须要知道Das Ich这个组合,他们的经典专辑是《Die Propheten》,专辑中的歌曲机构复杂歌词充满着智慧化。阴暗电子乐派代表团体Calvay Nada用德语和西班牙语交错演唱,他们最有特点的是主唱Brenal的低音,而歌词方面多涉及政治,社会之类的话题,从这方面看这支乐队在哥特音乐王国中显得与众不同。
总的来说由于浪漫主义情节,德国的大多数乐队是浪漫的歌曲和阴暗电子化相结合的产物。如今哥特范畴内的音乐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例如阴暗民谣(darkfolk),这种乐风的代表是Current93,Deathin June,Sol Invictus还有Fire+Ice。早期的C93作品比较实验性难以理解,之后Did Tibet利用他个人化的思维开始向声学民谣的方向探索。C93的前身乐队Deathin June自从首张专辑Nada推出后颇受争议,他们甚至被指控为极端的右翼倾向。但DIJ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异教的祭典式的音乐。如果想听这类音乐推荐给大家去找World Serpent,一个卓越的音乐厂牌,上面的提到的几支乐队均在其旗下推出过作品。对了,还有一支意大利的组合Ordo Equitum Solis也应该值得我们的关注。许多哥特乐队都有着某种中世纪的情节,他们将中世纪时期音乐和现代的创作手法相结合。德国有着许多这样的中世纪组合,音乐的创作者一般有着良好的古典音乐教育背景,知名的乐团包括Qntal,Estampie,Freiburger Spielleyt等。在意大利这种音乐更有影响,象Ataraxia,Camerata Mediolanense都做出了许多出色的音乐作品。这类组合不仅仅有哥特的听众群还吸引着部分古典音乐的欣赏者。而The Moonlay Hidden Beneath a Cloud和Rosa Crux的音乐中吸收了祭典音乐的成分。
当然许多乐队的风格是非常难以界定的,象意大利的Take Kirlian Camera,20年来乐队风格年年都有变化。而法国的情欲主义阴暗电子乐队Die FORM的音乐主题多涉及S/M(),他们每一部作品多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奇。另一支来自法国的乐队Collectiond 'Arnell Andrea的钢琴声非常有特点,成为自己的独特的标志。善于创作管弦乐的In the Nursery乐队的作品非常适合作为**中的陪乐。在北欧的瑞典,Cold Meat Industry这个厂牌通过多年的努力推出了很多独一无二的音乐作品。旗下的乐队风格多样,如血腥派实验乐队Brighter Death Now和Deutsch Nepal,氛围音乐组合Raisond 'Etre,新古典主义的The Protagonist,天音组合Arcana等。说到天音如果想更好的了解建议去听一听like Love is Colder than Death,Black Tape for a Blue Girl,Stoa这些代表乐队。
而在哥特音乐的文本中,我们可以细味到一些涉及宗教、、死亡、绝望、基督以至匪夷所思的虚无论语句,这些都是哥特音乐不可或缺的一环,Gothic Rock,这覆盖在影像模糊、虚无飘渺的外在躯壳之下的音乐,一切都是那么神秘。哥特摇滚的风格,可说是继承自Joy Division的遗传,尤其是那种把贝司提升至主奏位置的癖好,直至今日的后哥特朝代仍无法完全摆脱。那些抑压着低沉声线或扭曲的人声,沉重如郁结般的贝司,迷幻的吉它声,充满控诉力的鼓击,偶尔发出鬼哭神号般的嘶叫,如同石磨般沉重或是狂野得分崩离析的曲式,还有一张张Rock Music苍白的面孔∶当你对生命感到茫然无助时,你会想到在它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吗?是心灵的孤立无援?是死亡阴影的笼罩?还是人世间的悲剧?Gothic Rock,是建筑于无意识的抽象表达而多于刻意性的音乐颠覆行为。如同面临一季暗晦的寒冬气候,我们被哥特文化侵占,在非人化的后工业现代社会里面,追逐着一种活着死亡的体验。同样存在着Barry的音乐先觉,除一贯本色的Rock Music在那个悲观的八十年代里,Gothic这种栖身于主流文化的阴影里的次文化,其影响力早已越过音乐的界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的态度,一个哥特信徒所追求的黑色国度。度过模糊的九十年代,下个世纪今天的哥特摇滚已被解构得支离破碎、残缺不全,The Sisters Of Mercy,The Mission这些昔日的哥特守护神也早已离弃了他们的信徒。但是在今日的阴暗乐派(Dark-We)运动中,在死亡民谣(Death Folk)、后工业噪音(Post-Industrial)、阴暗氛围音乐(Dark Ambient)以至新古典(Neo-Classical)这些形式主义的风格外壳之下,我们仍然欣喜地发现Gothic依然是这些地下文化中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遗传基因。在这场突破和冲决了情欲与性别的革命中,歌德次文化追求所谓的理想典范“阴阳同体”(hermaphrodite)成为了砸碎禁锢的美丽武器。看吧,以往被视为妖魔的异类勇敢地摆脱了苍白的天堂,绞碎天使的面孔,抵达永远无情的欲望。
在20世纪的后半期侵入非主流音乐的大花园,成为另类音乐中极为殊异的一个支脉。如果你熟悉新音乐历史脉络的话,就会知道大约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一些乐队分别顶著“后酷朋克(Post Punk Cool)”、“新古典(Neo-Classical)”或者是“新嬉皮(Neo-Hippies)”的招牌,并逐渐混融成日后的哥特摇滚乐派。
如果说早期的PostPunkCool对生命的诠释是沮丧与绝望(比如Ian Curtis——Joy Division的主唱——的自杀),那么“仁慈姐妹”以及同道的乐队比如“教会(The Mission)”、“全部的夏娃(All about Eve)”、“涅浮林之域(Fields of the Nephilem)”、“祭仪(The Cult)”等乐团所秉持的,可能是睥睨于现实中的种种烦俗,企图推翻惺惺的教条,抽取反对与不满的精神,化为音乐的“反面传教(negative preach)”。在“教会”的专辑《上帝自己的药物》(God's Own Medicine)中,开宗明义的第一首歌“荒原”(Wasteland)就嘲讽地唱出“我还是相信上帝,但是上帝已经不信仰我了。”这等堪称冒渎的宣言,呈现出骇人的事实:原来长久以来,神与人的权力结构恰如结构的主体与客体。在这张专集中,反复推敲着在推翻信仰的同时,死亡不再是父神用以胁迫的道具,反而是叛徒的乌托邦。如同在《爱我爱到死亡》(Love Me to Death)一曲,美妙地铺陈情欲的高峰不被僵硬的“主控-屈从”(Dominance-submission)关系所固置;也就是说,在死亡(旷缺)的领域,致命的阴性并不受到掌管与压制,发展出自己的美学。
不可否认,“死亡”在哥特摇滚乐的文化层面中,几乎是个关键字。当某些保守的声音或反挫势力,企图以这一点来抨击哥特摇滚乐与其次文化,我们可以看到两种回应:如“基督徒之死”(Christian Death)这个经营黑暗、痛苦情愫的乐队,对他们而言,死亡所演绎/延异出来的腐败、末世、毁灭等等情境,都足以让我们逼近“终极高潮”(ultimateorgasm)。在一些专辑如《痛苦剧场》(Only Theater of Pain)、《天使的狂怒》(The Rage of Angels)、《铁面具》(The Iron Mask)中,“基督徒之死”悉心探索的重心就是这种近乎临界点的痉挛之美。在其中一首歌曲“死欲”(Death Wish),结尾的歌词近乎狂喜地陈述“撒旦魔王是最仁慈的野兽”,配合凄厉的音乐,不啻地嘲弄了宗教/父权体系粗暴地规范在各种事物之上的二元对立价值观。
另一种反应,也许可以引述布莱特(Poppy Z.Brite)在吸血鬼选集《血脉深处的爱》(Love in Vein)前言中所说的话:“哥特次文化”(Gothic subculture)并不是礼赞或者爱慕死亡,只是纯粹地拒绝畏惧它。在探索死亡的过程,慢慢地和它体肤与共,逐渐与它亲近。”这段话正好解释为什么像“涅浮林之域”、“还有这些树”(And Also the Trees)、“意志”(Will)、“利姬雅”(Lycia)、“The Morendoes”等乐队,会不可自拔地沉浸于“与死去的君王交欢”的髑髅式意象(macabreimage),同时又在这般异端的情欲里浮生出细致的张力。此外,死亡不必然是生命的匮乏,顺着这些创作者的脉络、以及在许多异教神话或恶魔学发现的象征与寓言,死亡可能是贴近超自然、非人类领域的出口。
在此际90年代的中后期,哥特次文化不但在文学与音乐创作层面绽放,更影响了这个“混杂族群”(包括女性、酷儿、情欲的边陲份子)的文化生态与身份认同。在情欲与性别的革命,哥特次文化追求所谓的理想典范“阴阳同体”(hermaphrodite)虽然还值得更进一步检验,但也是有助于冲迫禁制的美丽武器让过往被视为妖魔的异类(它者)摆脱单一的天堂,品味自身的欲望与天使的尸体。
你说玩哥特 是指玩它的 什么呢?装扮?朋克音乐?还是颓废思想风格?
穿越火线专用耳机 给个
TOP1:FOCAL Utopia by Tournaire乌托邦发烧耳机
103万
参考售价:约103万元人民币
Tournaire是目前世界上最昂贵的耳机,它全由大师级珠宝商Tournaire作坊手工制作,用了18K黄金,镶嵌6克拉钻石。作为奢侈级的产品,它销售的部分会作慈善,将会用于一个患脊髓性肌痿缩症的8岁男孩。
TOP2:安桥Onkyo H900M封闭式头戴耳机
参考售价:约69.1万元人民币
FOCAL Tournaire并不是唯一的豪华耳机,这款来自安桥的H900M也卖到近70万元的高价。当然,我们都能猜到如此昂贵的产品肯定外表不是贴金就是镶钻,H900M就在其耳罩上添加了20克拉的钻石,并把钻石嵌入在铝板上,周围环绕着一圈高度抛光的不锈钢环,戴上去无论近看还是远看都能闪瞎你的卡姿兰大眼睛。H900M是一款封闭式头戴耳机,用50mm动态驱动单元及铝外壳,主要针对便携市场,超宽头带增加舒适度,有黑色和金色两种颜色。
TOP3:森海塞尔Sennheier Orpheus/HE-1
参考价格:54000英镑
Sennheier HE-1的底盘用大理石制作,不仅美观,还能防止结构噪声。它还有一个特别的设计:当你按下开机键的时候,旋钮会自动伸出,8根电子管缓缓上升,旁边的耳机盖板也会自动打开,一整套耳机以高格调的方式呈现在你眼中。HE-1耳机用了静电驱动单元,整套耳机系统延用先进科技成果并渗透到方方面面,让体验者能够享受到目前最高音质的呈现。
TOP4:V-Moda Crossfade M-100盖耳式隔音金属耳机
参考价格:约34.5万人民币
M-100价格昂贵的原因之一大概是它用于装饰的盾牌,它用了3D打印,并且运用纯银、纯金或铂金这些材料打造,也有不锈钢以及青铜这些便宜的材料选择。M-100表现极佳的低频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喜欢低频来衬托氛围的,譬如DJ,热爱电音的人肯定会很喜欢这款耳机。
TOP5:oBro EAMT-1s真?无线耳机
参考价格:3700英镑
当然,昂贵的耳机并非都是耳罩式的,这款来自oBro的真?无线耳机EAMT-1s卖到了近33000元人民币的高价。如此高昂的价格并不是因为它贴了金、镶了钻,是因为它用了混合ATM单元同轴设计,将两种类型的单元组合成了一个,能够达到15Hz的低频和45kHz的高频,并且用了精密陶瓷手工制作。可以说,它是目前世界上最贵的真 无线耳机。
小乌托邦重量
耳机著名品牌:德国森海塞尔、拜亚动力 日本铁三角、索尼、STAX 美国高斯、歌德、音特美、舒尔 奥地利AKG。
为阁下推荐些性价比高的耳机:
150元:森海塞尔MX500(最经典的耳塞)
200元:爱华V741(停产的经典耳机)
360元:索尼e888(索尼顶级耳塞,经典啊... 人手一个应该)
360元:铁三角EM7(耳挂,外观超炫!!但音质可不咋地..)
300-400元:拜亚动力DT231(500元以下性价比之王、拜亚的低端主力)
450元:森海塞尔PX200(随身耳机首选,音质不错,样子傻了点..)
630元:拜亚动力DTX900(千元以下性价比之王,不过大耳机恐怕戴不出去..)
700元:铁三角CM7(铁三角耳塞中的极品,不过说实话音质没比888多去一倍的音质)
1000元:B&O A8(外观音质都很棒!)
1200元:舒尔E2C(著名的入耳式啦,音质还不错.. 不过入耳式还是佩戴不舒服,我认为)
1300元:铁三角EW9(木质耳挂,王者耳机,戴出去回头率肯定高...)
1500元:铁三角A900(公认的封闭式耳机性价比王)
1500元:AKG K501(古典之王)
1500元:森海塞尔HD595(性价比、金耳朵奖获得者)
1850元:音特美ER4P(入耳式耳塞的最佳选择,通透)
1900元:森海塞尔HD600(曾经的旗舰,超级经典)
1900元:拜亚动力DT880(与HD600对抗的力敌)
2850元:森海塞尔HD650(现在的旗舰,发烧首选)
3100元:铁三角W1000(木耳机的代表)
3500元:舒尔E5C(入耳式耳塞的顶级之作)
4000元:歌德RS1(完美的动态,女声)
5000元:AKG K1000(奥地利AKG的旗舰)
15000元:铁三角L3000(真皮耳机,铁三角的旗舰)
30000元:索尼R10(梦幻声音,动圈耳机之王)
200000元:森海塞尔 奥菲斯(最著名的静电耳机,耳机中的宙斯)
当然最好的耳机便是奥菲斯了.
好耳机:
外壳材料高档
比如AKG旗舰K1000的外壳是全钛合金,日本铁三角A1000是钛金属,W1000用的是北海道樱花木,W5000用的是黑檀木,美国歌德的 RS1等也是相当好的木材,当然还有著名的索尼R10的木头也是精选出来的。材料对耳机的质量起很大作用,另外高端耳机已经不是温饱用品,而是奢侈品,自然豪华讲究,价格也就成倍上翻。
耳机膜材料高档
比如索尼从e888耳塞到高端的SA5000,用的是醋酸杆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单位毫米的价格已经不匪,更何况一个53平方厘米的大耳机单元。
膜材料当然在音箱方面更有研究头,比如法国劲浪旗舰:乌托邦的铍高音单元,英国B&W的防弹材料低音盆,钻石高音等等。不再赘述。
科技含量高
比如铁三角的轴承耳机转柄,人体工程学的配戴,都耗费了大量科技力量。 尤其是索尼铁三角等日系耳机,人性化设计达到了极至。
限量生产
铁三角最爱搞限量版,比如W2002,L3000,都是玩限量,连中端A1000也是限一个2000份,现在估计已经卖完了。
AKG的K1000搞编号,歌德RS1亦然。
综上所述,材料科技+限量便是好耳机.
你看看哪个耳机适合你,自己慢慢选!
帮我的zune一代30G选个耳机吧
150g。
提及法国的顶级音响品牌FOCAL劲浪,相信旗下的Hi-End级退烧神器乌托邦系列音响一直令无数的资深发烧友所亲睐。而多年来在高端音响及汽车音响领域崭露头角的劲浪。
在伴随个人便携音频产品越发受到市场认可的当下也终于开始涉猎耳机领域,并凭借其在Hi-End领域积累的声学研发经验,发布了多款素质优秀的高端耳机,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与自家旗舰音响齐名的乌托邦系列耳机。
px100,K420,混,不通透,首先排除
dt235不好推,不过zune据说推力还行,有点冒险。还有235外观太差。
px200还是比较理想的,比较均衡,便携性好,耐听。这个价位比较符合你的需求。
最建议你小超预算,入700元左右的森海HD555,通透,均衡,声场大,人声突前,中高频强,低频合理
Zune直推的话,最理想的并不是大耳机,而是耳塞,3单元入耳,以你的听音需求,tf10+极光线一定满足,简直毒死人,考虑到市面上已经基本找不到极光线,UE11线也可以,主要是为了填补tf10凹陷的中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